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简报〔2023〕年第7期(总第244期)
【高校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编者按:为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和“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战略工程”重点任务,研究制定高校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标准,着力提升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思政司在主题教育期间围绕“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为加强典型宣传,营造狠抓落实的工作氛围,特开设专栏,专题介绍各地各高校的经验做法,共同塑造党建引领“大先生”涵育的良好生态。
武汉理工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教师工作的全面领导,构建大教师工作格局,在体制机制、主体责任、教育引领、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强化“融、实、细、评”,稳步提升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在“融”上下功夫,完善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体制机制。坚持多元主体协同融合,构建大教师工作格局。学校成立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并制定议事规则和会商协调机制,构建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履职尽责协同配合的大教师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教师党支部三级联动的教师工作机制。坚持多种渠道理论武装融合,筑牢教师思想根基。建立教职工理论学习制度体系,开展二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巡听旁听,实施思政课骨干教师联系服务学院制度和校党委宣讲团对口定期宣讲制度;每月发布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教职工集体学习内容安排,以及党支部主题党日重点学习内容提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全覆盖、常态化、系统化,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多维党建与业务融合,激发教师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探索构建“党建+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复合型教师党支部党建新模式,注重选拔政治素质硬的学术带头人担任“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实现“双带头人”全覆盖,强化党员在“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围绕“国之大者”,带头开展“有组织科研”,团结引领广大教师各展其才,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协同发力。
在“实”上下功夫,压实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责任。切实加强顶层设计。将教师党建与思政工作作为学校党委重点工作,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定期专题研讨部署落实。把“旗帜领航·师德养成·文化涵养 构建新时代价值引领下的育师体系”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党委统筹制定“党委抓课堂”“名师名导班主任计划”“卓越队伍建设计划”“师德强基计划”,全力支撑新时代育师体系。召开党委人才工作会议,出台学校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意见,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实施“15551卓越人才工程”“人才工作重点举措十四条”等,推动各类人才以过硬政治素质引领事业发展。稳步推进中间环节。明确党群部门在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职责,压实院(系)直接责任,强化资源支撑和责任落实。健全党群部门、院系级党组织定期研究工作的制度,推动示范引领、协同联动和氛围养成。一体化推进课程思政与教师思政工作,推动各级党组织深入落实“课程思政”建设方案,推动校院两级128名党政管理干部担任思政课兼职教师,召开课程思政推进会、课程思政专题培训会,举办课程思政微课大赛,开展思政课与课程思政优秀教师评选,编辑出版《课程思政案例集》,获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及团队3项,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课程育人项目1项,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及团队4项,形成课程思政与教师思政同向同行的良好氛围。高效畅通最后一公里。全面开展师德固本工程“八个一行动”,编印发放一套师德学习读本,立项建设一批示范项目,选树推介一批先进典型,举办一系列报告会,组织一系列培训,开展一系列案例教育,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凝练展示一批特色案例。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号召超过3000人次党员在疫情转段期间下沉社区或冲在教育教学保障一线,筑牢教育科研、研究生入学考务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等防线,让党旗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高高飘扬,引导广大教职工党员为全体教师做好行为示范。
在“细”上下功夫,增强教师队伍党性修养与思想政治素质。细化人才政治引领、政治把关和政治吸纳实操。制定人才引进政治把关办法,建立党员干部联系优秀教师“四个带头”工作机制,落实领导干部与教师谈心谈话制度,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为教师施展才华、安心工作创造条件。近四年来,学校累计发展高知识群体入党近270人,高知识群体教师中党员占比达77.6%。细分群体开展教师党建与思政工作。常态化开展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着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举办新教师入职培训,推进“导师与新教师一对一传帮带”,帮助新教师扣好立德树人的第一颗扣子。实施青年教师“四个能力”提升计划,成立青年教师科学技术协会,举办有届次的青年教师跨学科学术论坛,在政策机制等方面向青年教师倾斜,创造适合青年教师发展的氛围和环境。每年举办“卓越之光”理工故事展演会,评选讲述“我最喜爱的老师”“我与导师的点滴故事”,建好“师道大讲堂”主题教育平台,生动呈现老中青三代教师立德树人的感人故事,增强师生“筑梦铸魂、立德树人”的价值共识。举办师道传承荣休仪式,为退休教师定制荣休纪念牌,弘扬师道文化,赓续教育初心。细抓骨干教师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定期举办“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管理干部培训班、党务工作者培训班、骨干教师培训班,组织海外归国教师国情研修和专题培训,坚定干部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在“评”上下功夫,不断完善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科学设计评价方案。党委牵头为教师党建与思政工作树高线、划红线、守底线,从指标规范、程序方法、组织保障等维度规范评价工作,将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二级单位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二级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以及学校党委巡察督查工作的重要观测点。多维立体实施评价。统筹开展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师德考评、年度目标任务评价等,综合运用个人自评与党组织或单位内互评、定量测评与定性评价等,健全数字化考核及过程管理系统,建立“师德指数”,完善“教师画像”体系,推进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精准化管理与评价。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招聘、职称评聘、岗位晋级、人才和科研项目申报、推优评先、表彰奖励、考核评价等工作的首要要求,第一时间预警沟通、公示通报、督促反馈。健全教师荣誉体系,发挥学校“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最美高校辅导员”“中国政府友谊奖”“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工人先锋号”等一大批优秀教师典型作用,推动典型示范成为群体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