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名称: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 | ||||
信息索引: | 360A17-08-2004-0482-1 | 生成日期: | 2004-09-29 | 发文机构: | 教育部办公厅 |
发文字号: | 教体艺厅〔2004〕9号 | 信息类别: | 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 | ||
内容概述: | 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保障 |
教体艺厅〔200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
为了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体育教育人才,我部组织有关高等学校起草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是我部关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指导性教学文件,它是各有关学校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开展教学评估、实施教学管理和教材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我部对体育教育专业点进行教育、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
《课程纲要》所列的课程门类,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教体艺〔2003〕7号)中列出的主干课程为准,其他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要求等,各校应参照《课程纲要》的精神制定。
《课程纲要》列出的各项内容,是按照必修课程的内容确定的,不含选修课程的内容。
《课程纲要》列出的教学基本内容,是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内容的排列体系和具体的教学安排等,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课程纲要》自2005年新学年开始执行。各校在执行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告我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请将此件转发到所属有关高等学校。
教育部办公厅
二○○四年九月二十九日
附件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
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一、课程目标
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是以体育运动中人的社会活动和心理活动为对象,揭示体育运动的本质,阐明体育运动的社会作用、个人价值以及体育运动运行与发展理论,促进体育运动更有意义、更有效率地发展的课程。这类课程包括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体育教学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提高体育人文素养,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具体目标是:
(一)掌握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体育教学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了解学校体育实践涉及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问题。
(二)具有综合运用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体育,尤其是学校体育所涉及问题的意识,形成将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解决实践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培养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学习的兴趣,初步形成对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教师职业的正确态度。
(四)在掌握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体育人文素养,培养体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二、选编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和正确的思想导向,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二)充分考虑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体育现象,揭示体育运动的客观规律。
(三)从时代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当代的学术成果与实践经验,并能结合我国体育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吸收解决现实问题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四)充分考虑相关学科的理论与知识,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认识与理解能力,正确认识与把握不同的思想和学术观点,将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理论、经验与我国的实际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形成批判性、开放性、兼容性的思维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在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同时,要重视内容的实用性,以便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与解决体育运动中的问题,尤其是学校体育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教学基本内容
(一)学校体育学
1.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嬗变;学校体育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中的体育;学校体育的结构;学校体育的性质与目标等。
2.体育与健康课程与体育教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科基础、性质、目标、功能、编制;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与评价;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
3.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特点与实施;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与实施等。
4.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与体育教师;体育教师作用的发挥与地位的确立;现代体育教师的知识、能力与素养;体育教师的职前培训与继续教育。
(二)体育心理学
1.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课程性质;学习体育心理学的意义;体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等。
2.运动兴趣和动机;运动中的注意;运动中的情意表现;运动与人格等。
3.运动技能学习心理;心理技能训练等。
4.体育教学心理;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体育社会心理等。
5.体育心理学的测量方法;体育心理学的实验操作等。
(三)体育学概论
1.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体育的本质与基本概念;体育的科学属性及其与其他科学的关系等。
2.体育的生物学基本原理;体育的心理学基本原理;体育的社会学基本原理等。
3.体育的分类;体育的功能;体育的目的及实现途径;体育手段;体育手段与体育目的之间的关系等;
4.体育过程的结构与控制、体育制度的构成、体育制度与体育体制的关系等。
(四)体育社会学
1.社会学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功能及地位;体育社会学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国内外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等。
2.体育与社会;体育与社会制度;体育文化;体育与人的社会化等。
3.体育群体与体育组织;体育人口与社会分层等。
4.体育与城市、城市化和社区;体育社会问题与控制;体育的商业化与大众传媒;体育与社会工作等。
(五)体育教学论
1.体育教学的概念、地位、特点和任务;体育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演变;体育教学的构成以及相互关系等。
2.体育教学过程的结构、特点和规律;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与更新;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和构造等。
3.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分类和选编方法;体育教材和体育教科书的功能、用法;体育教学原则的意义、依据和注意事项;体育教学管理的意义和任务;水平、单元和课时体育教学计划制定的原理与方法;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体育教学评价的结构和类型等。
4.体育教学研究的特点、内容和基本方法;体育教学研究的优秀范例介绍等。
5.体育教学环境的概念和内容;体育教学条件的概念和内容;体育教学环境和条件的优化等。
四、教学基本要求
(一)知识掌握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有机结合。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的教学既要关注学生学习与建构知识技能,又要重视学生将理论知识的掌握与激发学习的兴趣、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体育运动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的教学在重视基本的理论知识与观点的讲授、分析,培养学生理论思辩能力的同时,要积极运用讨论、作业、社会调查等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体育运动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机结合。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弘扬人文精神,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崇尚科学、实事求是、敢于和善于批判的科学精神,真正做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机结合与统一。
(四)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既要积极传承古今中外人类社会体育运动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优秀体育文化遗产和成果,又要根据当代社会的发展与需要,积极创造新的、具有鲜明时代精神与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为繁荣与丰富我国的体育文化做出有益的贡献。
(五)关注专业教育与引领基础教育有机结合。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的教学中,既要关注专业教育的理论性与学术性,更要关注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和整个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同时要注意将新的教育思想和体育思想、体育方法贯穿和渗透在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之中,为学生积极投身基础教育体育改革奠定比较坚实的认知与思想基础,为基础教育体育改革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五、学习评价
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的学习评价应注意:在评价内容方面,既要重视基本知识与方法的评价,又要注重学习态度与能力的评价;在评价方法方面,既要重视终结性评价,又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在评价方式方面,既要重视闭卷的理论笔试,又要重视开放性的实际操作能力评价;在评价主体方面,既要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一)评价工具和方式:考试可以采用笔试、口试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可以采用开卷、闭卷或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除此以外,为了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应采用实验操作与测试、小论文写作等评价方式。
(二)课程学习成绩的评定: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由平时成绩评定(如作业、读书笔记、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和期末成绩评定(如闭卷或开卷考试中的笔试、口试成绩等)两个部分构成。
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具体确定各门课程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例。
六、教学基本条件
(一)具备数量足、素质高的教师队伍。
(二)充分的图书资料。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类——体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的期刊与图书(包括电子期刊与图书),并具有比较便捷的获取相关资料、信息的条件。
(三)多媒体教学设备。必须具备满足教学和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与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所需要的多媒体教学的投影、摄像、照相、录音设备。提倡和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编制网络教学课件。
(四)必要的实验仪器和设备。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应根据各门课程教学的需要配备相应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并建立体育人文社会学实验室。
(五)建立社会和学校实习与调查基地。建立能满足专业学生人数需要的、相对稳定的社会调查、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实验的基地。
编写召集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天津体育学院
编写参加单位:扬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苏州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香港教育学院、澳门理工大学
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一、课程目标
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是揭示运动过程中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能量代谢变化规律及其适应机制,阐述体育保健康复的知识技能的自然科学类课程,是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基础性课程。
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保健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提高科学素养,并具备分析和解决体育运动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奠定运动人体科学的基础。
具体目标是:
(一)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形态结构的基本特征和运动器官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动作的形态学分析方法、人体形态测试方法及二者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了解人体生长发育一般规律。
(二)掌握人体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运动中人体生理功能的变化规律和机制,熟悉常用运动生理功能检测与评价方法及其在体育教学、大众健身、运动训练及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三)掌握人体的化学组成以及运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代谢的规律与特点;理解运动过程中人体适应性变化的规律与分子机制;学会常用生化指标检测方法及其在体育教学、大众健身、运动训练及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四)树立现代健康观,了解影响健康的因素,掌握体育卫生、医务监督及运动性病症的基本知识,具备运动损伤的简易处理和预防、急救、按摩及运动疗法的基本技能。
二、选编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一)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满足学校体育课程中体育教育和相关健康教育的要求。
(二)突出体育教育专业特点,在注重基础性的同时强调应用性,精选在体育教学、大众健身和运动训练等方面应用价值高、指导意义强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建立体育教育专业的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教学内容新体系。
(三)体现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及先进性,补充生命科学发展的新知识,反映运动人体科学学科的新进展。
(四)在实验教学及实践性教学环节中,不仅要有基本操作,还应强化与体育实践紧密结合、对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进行科学监测及分析评价的内容。
三、教学基本内容
(一)人体形态结构与运动
1.人体的组成
细胞和基本组织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器官、系统和人体的组成。
2.运动系统
骨、关节和肌肉的构造和功能;全身骨的分布和形态特点;主要关节的构造、功能及运动;主要肌肉的位置和功能;肌肉工作的原理、动作的形态学分析方法以及实例分析。
3.内脏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胃、小肠、肝、气管、肺、肾、睾丸、卵巢和子宫等器官的位置、主要结构特点和功能。
4.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心脏的构造、血管的结构和分布特征;淋巴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5.感觉器官
感受器和感觉器的概念和组成;视器、前庭蜗器和本体感受器的位置、基本结构和功能。
6.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组成、功能;主要器官(脊髓和大脑等)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7.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特点;主要的内分泌腺、内分泌组织的位置及其激素的功能。
8.人体形态测试方法
人体整体指标、长度指标、宽度指标、厚度指标、围度指标和体型的生物学意义;测量方法与评价。
9.人体的生长发育
人体的发生;人体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青少儿的解剖结构特点;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二)人体生理功能与运动
1.运动生理学现状和发展。
2.物质代谢与肌肉活动
物质与能量代谢的生理学原理、肌肉收缩过程与机制、肌纤维类型与运动适应。
3.运动的神经控制和激素调节
人体功能调控的神经生物学基础、肌肉活动的中枢调控、植物性神经系统、高级神经活动、激素调节。
4.氧运输系统与运动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呼吸过程和气体交换、血液循环与心脏功能评价、有氧运动能力评价
5.体育锻炼与运动训练的生理学
体适能、运动与免疫、体重控制、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原理、运动能力的生理学检测与评价、运动与疲劳。
6.不同人群、环境因素与运动
青少年、老年、女性、残障人群和慢性病人的运动生理学;水环境与运动、高原训练;噪声、空气污染与运动能力。
(三)人体运动与适应的生化基础
1.人体的化学组成与运动适应
糖类、脂类、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的概述;酶的催化功能与特性;运动与人体化学组成的适应。
2.人体运动过程物质与能量代谢的规律和特点
高能磷酸化合物(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过程;生物氧化;运动时能量释放和利用的基本过程和特点(无氧代谢、有氧代谢)。
3.运动与适应的分子调控
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运动时物质代谢的分子水平调节;运动适应过程和运动疲劳的生化规律与机制;增强运动能力的物质和手段的生化基础。
4.不同人群运动的生化特点与评价
人体各个发育阶段及不同性别的生化特点与运动;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效果的生化评价。
5.运动生化实验操作与设计
(1)基本操作:血乳酸、血红蛋白、血糖、血脂、血尿素和尿蛋白的测定。
(2)实验方案设计:用血红蛋白、血糖、血脂评定健康状况;用血乳酸评定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能力以及体育锻炼、运动训练的效果。
(四)体育保健与健康
1.现代健康观及影响健康的因素
2.体育卫生
体育锻炼卫生;环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营养卫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的体育卫生。
3.体育运动的医务监督
医务监督的概念、体格检查、自我监督,判断疲劳的简易方法和消除疲劳的常用措施;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竞赛的医务监督。
4.运动性病症的处理和预防
过度紧张、运动性贫血、运动中腹痛、肌肉痉挛、中暑、冻伤、溺水、游泳性中耳炎。
5.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运动损伤的分类、原因与预防;急救的意义、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常见的运动损伤。
6.按摩
按摩基础理论、手法;运动按摩、自我保健按摩和几种常见伤病的治疗按摩。
7.常见疾病的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的概念、特点;运动疗法的生理机制及实施原则;运动处方的概念、主要内容及格式。
四、教学基本要求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文件。本纲要中的内容是各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各校在完成纲要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可有所侧重,以体现各校的个性特点。
(二)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多媒体设备和技术辅助教学,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注意教师的指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倡师生互动,重视研讨、探究式教学方式的运用,让学生学会学习。
(四)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的训练。既加强各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又重视运动人体科学类综合应用的实验设计与能力训练,让学生较熟练地掌握实用的实验操作技能,学会应用人体科学的理论分析评价实验结果,增强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五)注重教学研究及科学研究。通过开展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学习评价
(一)重视过程评价,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态度,将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有机地结合,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二)注重应用技能的训练,将理论知识评价与应用技能评价相结合。
(三)强调能力培养,将学生课堂学习与研究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相结合。
(四)考核评价的形式可用开卷、闭卷、平时作业、实验考核等多种形式,具体评分百分比及操作方法由各校自定。
六、教学基本条件
(一)重视教学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梯队合理的师资队伍,各课程主讲教师须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讲师以上或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
(二)必须保证基本实验条件,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对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要求,建立相应课程的专门实验室,配备实验仪器设备,并有专职实验教辅人员。
(三)必须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应配备电化教育设施(多媒体系统,如幻灯机、投影仪、放像机和多媒体电脑等)。
(四)必须配备理论和实验教学的各类影像资料,制作相关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五)配备运动人体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参考书刊。
(六)必须配备的实验仪器设备:
运动解剖学的基本教具和实验设备:教学挂图;全身各器官的标本(骨、关节、肌肉、内脏、心和脑等);细胞超微立体结构模型,人体全身模型、半身模型、全身各器官模型(胃、肝、肾、脊髓、脑、眼和内耳等);身高计、体重秤、皮尺、长度尺、测径规、皮褶厚度计、关节角度测量仪等。生物显微镜、组织切片机、显微图像处理系统;动作的摄像和解析系统。
运动生理学基本实验设备:心率遥测系统、体成分分析仪、多道生理记录系统、健康体适能测试系统、运动心肺功能检测评价系统、等速肌肉力量评价系统、运动负荷装置(跑台、自行车功量计和台阶)、血细胞检测仪和肺活量计等。
运动生物化学基本实验设备:分光光度计、血乳酸分析仪、离心机、冰箱、冰柜、水浴箱、烘箱、天平、荧光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电泳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自行车功量计、人及动物跑台、酶联免疫仪。
体育保健学基本实验设备:按摩床、自行车功量计、心电图仪、心率遥测系统、肺活量计、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心肺复苏模型、止血器材、包扎器材、固定器材、简易的冷敷设备、理疗设备、常用治疗运动损伤的药品、物品等。有条件可建一个定期开放的体育保健诊疗室。
编写召集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南京体育学院
编写参加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浙江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山西大学、首都体育学院、苏州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扬州大学、肇庆学院
田径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一、课程目标
田径类课程是以走、跑、跳、投等多种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竞技性、健身性、实用性练习项目为主要内容,以发展人的基本运动能力和生活生存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基础性体育实践课程。
课程的总目标是:掌握田径类课程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基本方法与技能,达到一定的运动技能水平;具备田径类课程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指导课外田径健身锻炼的组织管理能力,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具体目标是:
(一)全面发展走、跑、跳、投等基本运动能力和生活生存能力,提高体能,为田径类课程和其他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掌握田径类课程主要项目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达到一定水平的运动技能。
(三)具备田径类课程的基本教学能力、主要项目的竞赛组织与裁判的工作能力和田径健身的指导与管理能力。
(四)充分认识田径类课程的竞技性、健身性和实用性等属性,了解田径运动文化特点,理解田径类课程对人的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价值,培养终身体育观念。
(五)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发展个性,提高道德修养,促进身心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选编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一)选编内容应与《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的改革精神相一致,与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相适应,充分体现田径类课程的内涵和价值。
(二)选编内容能反映本课程领域的新进展、新成果和当代国内外体育教学的新观点、新方法。所选内容应有助于构建适用于全体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体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式与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
(三)选编内容应符合《课程方案》规定的田径类课程的基本要求,紧密结合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精神与要求,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以及各校的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针对性强,实用并便于操作。
(四)选编内容要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生掌握促进身心健康的知识与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终身体育观。
三、教学基本内容
根据《课程方案》精神和要求,田径类课程教学内容的构建,以竞技性、健身性和实用性三大属性为依据,主要由基础运动能力、田径主要技术和实用技能三大板块构成。
(一)基础运动能力
1.走、跑、跳、投的多种健身练习方法与手段。
2.走、跑、跳、投的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
(二)田径主要技术
1.理论部分
田径运动概述。田径教学理论与方法。田径竞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田径运动场地。
2.运动项目
短跑、中长跑、跨栏跑、接力跑。
跳远、跳高。
铅球、标枪(介绍项目)。
建议: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田径教学的技术项目。
(三)实用技能
1.越野跑。远足。游戏性、休闲娱乐性跳跃和投掷。
2.定向越野
(1)理论部分
定向越野运动概述。识别地图。设计和编制路线图。定向越野比赛基本规则。小型定向越野比赛的组织方法和注意事项。
(2)实践部分
利用地图和指北针进行定向和辨向,选择路线、寻找检查点等基本技能的练习方法与手段。借助绘图软件,自制用于教学、训练的简单定向越野地图的方法。
建议: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校园定向、公园定向等方式的教学。
3、野外生活生存
(1)理论部分
野外生存生活概述。野外生存生活活动的设计、组织与注意事项。
(2)实践部分
野外宿营、野外饮食、特殊地形的行走与穿越、野外方位的辨别等野外基本生存生活技能的方法与技能。使用安全带、绳降、上升器攀登、搭绳过涧、穿越丛林、保护与帮助等野外生存生活特殊技能的方法与手段。野外安全急救、搬运伤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建议: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与学生班级、年级活动相结合进行此项目教学。
四、教学基本要求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
明确课程为培养目标服务的指导思想,体现田径类课程功能,以《课程方案》、《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和《课程标准》为依据,构建新的教学内容体系。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文件
《指导纲要》提供了田径类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各校在执行过程中,可以根据本校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文件。
(三)选择与整合课程教学内容
根据《指导纲要》提出的田径类课程教学目标,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充实、更新和精选教学内容,整合课程内容,组织教学。
(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在田径类课程教学中,要转变传习式技术教学的倾向,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积极引进多媒体辅助教学,努力开发教学课件,积极创设、改造教学条件,保证田径类课程教学内容的实施。
认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探讨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加强组织与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组织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田径类课程的教学质量。
五、学习评价
(一)评价要求
教学评价与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相结合。既要重视对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评价,也要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评价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指导实践的能力。
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要对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评价,也应重视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进步程度进行综合评价。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在对技术、技能定量评价的基础上,应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定性评价。
(二)评价内容
田径类课程根据课程目标,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1.基础运动能力方面
走、跑、跳、投等基本技术的掌握程度。
以多种方法与手段发展体能的运用能力。
2.教学基本技能方面
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主要项目的运动技术水平。
田径类课程教学组织的基本能力。
健身锻炼的指导与管理能力和竞赛活动的组织与裁判能力。
3.传承田径运动文化方面
对田径类课程主要项目的文化特点的了解与掌握程度。
田径类课程主要项目的竞赛规则、场地、器材和装备的了解与掌握程度。
4.社会适应能力方面
田径类课程对促进心理健康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作用的理解程度。
学习过程中意志品质、个性发展、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表现。
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表现和能力。
(三)评价方式
各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把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考试、测验等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改革与创新评价方式,保证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六、教学基本条件
(一)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一般应具备讲师以上职称或硕士学位。
(二)应有能够满足田径类课程教学使用的基本场地、器材、设备和装备。
(三)应有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挂图、录像和教学课件。
(四)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应配备必要的参考教材、图书资料和专业文献期刊。
召集单位:首都体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
参加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体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山西大学、苏州大学、天津体育学院
体操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一、课程目标
体操类课程是以徒手、持轻器械和利用器械的各种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健身、健美和发展运动技能为主要内容,塑造学生健美体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为目的的体育实践性课程。
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体操类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学校体育教育所具备的体操、健美操、舞蹈的教学和组织活动的能力,并具有运用体操、健美操、舞蹈的手段和方法在指导社会体育活动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具体目标是:
(一)掌握体操类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技术及实际运用能力,能够从事学校体操、健美操、舞蹈教学和指导大众健身锻炼。
(二)基本掌握体操类教材的重点内容,了解教材的延伸内容,并初步掌握开展学校体操活动与竞赛的方法。
(三)学会运用体操、健美操、舞蹈手段科学地锻炼身体,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形成。
(五)塑造学生健美体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意识与能力。
二、选编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一)选编内容要夯实学生基础,对其延伸学习有益,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二)选编内容要充分体现体操类课程价值,注意吸收国外课程发展的新成果,紧密联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进展,使课程更具实用性。
(三)选编内容要考虑运动文化发展的延续性,做到经典内容与时尚内容的和谐统一,重点内容与拓展内容的有机结合,突出体操类课程的特色。
(四)选编内容要促进学生掌握强身健体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基本内容
体操类课程包括体操、健美操和舞蹈等。
(一)体操
根据培养目标需要和课程教学的实际,体操课程教学内容构建如下:
1.基本理论:体操概述、体操的保护与帮助、体操术语、体操教学理论与方法、体操健身原理与方法、竞技体操比赛的欣赏等。
2.体操健身手段与方法:选择具有健身性、健美性、实用性、趣味性与生活化的体操练习,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
建议选择的内容:队列队形、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专项素质练习、跳绳等;攀登、爬越、支撑、悬垂、负重搬运等;单人、双人和多人的技巧动作及造型等;山羊、跳马(箱)、单杠、双杠等;提高性体操练习。
3.教学技能培养:队列队形指挥能力;编操、带操能力;保护与帮助能力;讲解示范与组织教学能力。
(二)健美操
1.基本理论:健美操运动概述、健美操创编、健美操科学锻炼、健美操观赏指导等。
2.基础训练:健美操基本动作及组合、健美操成套动作、健美操素质训练方法等。
3.创编实践:健身健美操、竞技健美操。
4.健美操拓展:健美操竞赛及裁判、时尚健美操、器械健美操等。
(三)舞蹈
1.基本理论:舞蹈概述、舞蹈健身、舞蹈教学与创编等。
2.基础训练:定位基本姿态、移动基本姿态等。
3.健身舞蹈:民族民间舞蹈、大众交谊舞、校园集体舞等。
4.舞蹈拓展:健身时尚舞蹈等。
四、教学基本要求
(一)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紧扣培养目标促进学生掌握增进身心健康、提高技能水平的科学锻炼方法与手段。
(二)以《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及进度,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之具备从事体操类课程教学及组织活动的能力。
(三)徒手体操作为体操类课程学习的基础,应保证一定的教学时数,要建立合理的课内外学练一体化的模式,确保教学任务完成。
(四)体操类课程的教学要体现教育功能,要紧密结合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展现自我的自信心和超越障碍、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互助团结的精神,在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并使体育美的教育在体操类课程教学中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五)注重教学方法创新,帮助学生建立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方式,课堂教学要为学生课下延伸学习创造条件。在教法运用方面要体现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教法手段,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切实加强安全教育、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伤害事故。
五、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应与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紧密结合。
(一)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做到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评价既要包括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更要有体现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及创新,学生的学习态度应在评价中占一定比例。
(三)重视评价方式的创新,理论考核应做到开卷与闭卷、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实践考核应做到规定考核内容与自选考核内容相结合。
(四)要结合本课程特点,选择恰当的考核内容,确定考核内容科学的百分比,使考核结果更趋合理。
六、教学基本条件
(一)主讲教师须具备讲师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并具有良好的师德和较高的业务素质。
(二)专任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
(三)实践课的师生比为1:15~20。
(四)场地设备:根据体操类课程的教学需要,应具有体操馆、舞蹈房等。
(五)器材设备:器材应具备与学生人数相适应的单杠、双杠、跳马(跳箱、山羊)、助跳板、弹板、地毯和垫子等。轻器械包含棍、绳、圈、实心球、哑铃等;专门器械包含把杆、肋木、爬绳、爬杆、平梯、踏板以及领操台等。
(六)图书资料和电教设备:根据教师教学科研与学生学习的需要,应具备一定数量的体操图书音像资料,还应具备电化教学所需的录音机、电视机、摄像机、录像机、计算机、数码相机等各种设备。
编写召集单位:扬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编写参加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成都体育学院、大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南京体育学院、苏州大学
球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一、课程目标
球类课程是以身体练习、游戏方法为主要手段,以篮球、排球、足球等项目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为目标的体育实践课程。
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球类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球类运动的基本规律,掌握球类运动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球类课程教学能力和指导开展球类活动的能力。
具体目标是:
(一)传播球类运动文化
注重球类运动教育功能的开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球类运动文化熏陶,培养学生具有感受、鉴赏、表现、创造球类运动美的能力,养成学生正确的体育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结合球类运动特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顽强拼搏作风、文明守纪品质、竞争合作意识。
(二)学习和掌握球类运动基本知识和技能
体现球类运动竞技性、游戏性、健身性、集体性的课程价值,使学生基本掌握球类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战术和基本技能,具备球类课程的教学能力,做到会讲、会做、会教、会写。
(三)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根据球类运动竞技性、游戏性、健身性、集体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具有组织学校和社会球类活动的实践能力,运用各种形式和方法指导大众进行健身活动。
(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发挥球类运动对促进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在合作、竞争的环境中,增强体育凝聚力,感受球类活动协同、对抗、多变的特点,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选编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要考虑其时代性,要与高校教育改革相一致,要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相适应。
(二)教学内容要能够反映球类课程领域的新进展、新成果、新观点与新方法,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要适用于全体学生,有助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三)教学内容要突出球类运动特点,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团结协作,勇敢顽强等优良品质和作风的教育。
(四)教学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五)教学内容要符合各校的办学条件并能充分发挥各校的优势和特色,有助于各校办出特色。
三、教学基本内容
(一)球类课程包括各种球类项目,其教学内容重点是篮球、排球、足球,在此基础上,各校可根据地方特色的项目特点,选择相应项目作为教学内容。
(二)球类课程的教学时数比例:基本理论知识占10%,基本技术与战术占55%,基本技能与能力占30%,考核占5%,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上下浮动5%。
(三)本内容分成三类,教学重点内容要求掌握并能运用;一般内容要求基本掌握运用;介绍或自学内容要求基本了解。
(四)教学具体内容(注:★——重点内容,▲——般内容,●——介绍或自学内容)
1.篮球:
基本理论:篮球基本教法★;篮球运动概述▲;基本技、战术分析▲;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篮球运动健身知识●。
基本技术:移动:侧身跑★、急停★、滑步★、起动▲、变向跑▲、转身▲、撤步●;传球:双手胸前传球★、单手肩上传球★、单手体侧传球▲;接球:双手接球★、单手接球●;投篮:★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投篮★、双手胸前投篮▲、跳起单手肩上投篮▲;运球:运球急起急停★、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背后运球●、后转身运球●;突破:持球交叉步突破★。个人防守:防守持球队员与防守不持球队员▲、进攻与防守的组合技术●。
基本战术:进攻战术基础配合:传切配合★、侧掩护配合★、策应配合▲、突分配合●;防守战术基础配合:挤过配合★、挤过配合▲、交换配合▲、关门配合●、夹击配合●;全队战术配合:半场人盯人进攻与防守★、快攻的发动与推进▲、防守快攻的发动与推进●、区域联防与进攻●。
基本能力:教学能力★;自学、自练能力★;运用技、战术能力★;篮球游戏创编与实践、竞赛组织与裁判能力▲;课余锻炼余健身指导▲;场地设施与管理●;篮球运动业余训练工作●。
2.排球:
基本理论:排球基本教法★;排球技、战术分析▲;竞赛规则与裁判法▲;排球运动一般知识●;比赛组织方法●;排球运动健身知识●。
基本技术:准备姿势:一般姿势★、后排防守准备姿势▲、前排保护防守准备姿势●;移动:并步★、交叉步★、跨步▲、跨跳步●、跑步●、后退步●;传球:正面传球★、正面一般二传★、传近体快球▲、背传●、调整传球●、传半高球●、软排传球●;垫球:正面双手垫球★、接发球垫球▲、接扣球垫球●、侧垫●、背垫●、软排垫球●;发球:正面上手发球★、正面下手发球▲、侧面下手发球●、勾手发球●、软排发球●;扣球:正面扣球★、扣近体快球▲、扣调整快球●、软排扣球●;拦网:单人拦网★、双人拦网▲、三人拦网●。
基本战术:阵容配备:“四二”配备★、“五一”配备▲、自由防守队员打法●、软排四人站
位●;交换位置:前排交换位置★、前后排交换位置▲、专位位置●;进攻战术:“中、二三”进攻战术★、“边、二三”进攻战术▲、“插三二”进攻战术●;防守战术:单人拦网下的防守战术★、五人接发球防守阵型★、双人拦网下的防守战术▲、三人拦网下的防守战术●、四人接发球防守阵型●。
基本能力:教学能力★;技战术运用能力★;组织比赛与裁判能力▲;创编排球游戏能力●;场地设施管理能力●。
3.足球
基本理论:足球基本教法★;主要技术分析▲;竞赛规则与裁判法主要内容分析▲;足球运动概述●;基本战术●;竞赛组织方法●。
基本技术:控制与支配球★;运球与运球过人:脚背外侧运球★、脚背正面运球▲、脚背内侧运球过人★;踢球:脚内侧踢球★、脚背内侧踢球★、脚背外侧踢球▲、脚背正面踢球▲;接球:脚内侧接球★、脚掌接球▲、脚背正面接球●、大腿接球●、胸部接球●;抢断球:抢球★、断球●;头顶球:原地前额正面头顶球★、跳起前额正面头顶球●;掷界外球●;守门员技术:守门员主要技术●。
基本战术:进攻:摆脱★、跑位★、踢墙式二过一★、斜传直插二过一★、直传斜插二过一★、回传反切二过一▲、交叉掩护二过一▲;防守:选位★、盯人★、保护▲、补位▲;边路进攻●、中路进攻●、区域防守●、常见比赛阵型●。
基本能力:教学能力★;自学自练能力★;足球裁判基本能力▲;竞赛组织能力▲;场地设施管理能力●。
四、教学基本要求
(一)体现健身与育人功能
充分认识球类课程对实现培养目标的作用,充分挖掘球类课程的运动文化价值、课程知识价值、强身健体价值。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与行为规范,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中应注重开发球类课程的教育功能、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严格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本《纲要》提供了球类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教学资源状况,选择和整合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达到球类课程的教学目标。
(四)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各校应研究开发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提倡教学相长,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
(五)加强实践性教学能力培养
帮助学生建立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方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之具备从事球类运动教学与组织活动的能力。
五、学习评价
应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反馈功能,评价要与教学目标相结合,学习态度与基础水平相结合,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办法要采取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办法。
为了使学习评价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应建立球类各课程试题库。
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考下列内容与比例,自行确定考核办法。
1.理论考核:包括全部讲授的理论知识内容(30%)。
2.技术考核:达标、技评相结合(40%)。
3.基本能力考核:包括技战术讲解演示,裁判操作,教学实践等内容(25%)。
4.自我评价:包括学生学习的体验和对本课程的认识等内容(5%)。
六、教学基本条件
为了保障教学工作正常进行,主讲教师应具备讲师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还应配备必要的场地、设施,器材和电教设备,应有与教学内容配套的挂图、录像、光盘,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还应配备必要的图书资料。
(一)篮球教学基本条件
1.应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室内篮球场地和室外篮球场地,每位学生一个篮球。
2.应配备记录台、计时表、秒表、记分牌、犯规示意牌、号码衣等比赛器材。
3.应配有实心球、磁性教学示意板、障碍架、无板球筐等教学用具。
(二)排球教学基本条件
1.应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室内排球场地和室外排球场地,每位学生一个排球。
2.应配备裁判台、司线旗、记分牌、标志杆等比赛器材。
3.应配有实心球、磁性教学示意板、活动装球筐、吊球、摸高器等教学用具。
(三)足球教学基本条件
1.应有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足球场地和室外一般足球场地,每位学生一个足球。
2.应有足球墙和活动足球门。
3.应配备足球网、角旗、手旗、记分牌、号码衣等比赛器材。
4.应配有秒表、标志杆或标志墩、磁性教学示意板等教学用具。
召集单位:福建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河南大学
参加单位;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
武术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一、课程目标
武术类课程是以攻防技击动作练习手段,以武术知识、武术技能和民族体育文化为主要内容,融健身、防身、修身为一体的体育实践性课程。
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武术类运动文化特点,传承民族体育文化;掌握基本的防身自卫知识和技能;成为热爱祖国、热爱体育事业,弘扬民族精神,具有一定教学能力和运用武术类运动方法进行强身健身指导的体育教育人才。
具体目标:
(一)掌握武术类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动作和技法,防身健身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二)培养探究学习的习惯以及自学和自练的能力,具有独立思考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初步掌握武术类运动的教学规律,具有指导武术类运动锻炼的实践能力,能够胜任中学教学和社会体育指导。
(四)理解武术类运动文化的传统与特点,熟悉武术类运动的多功能教育价值,促进个性发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选编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一)选编内容要体现武术类运动的文化内涵,要重视武术类运动的教育性和健身的科学性。
(二)选编内容要能充分体现武术类运动的攻防技击特点,反映武术类运动的规律和新进展;同时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兴趣爱好,动作简单实用、易学易练,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三)选编内容可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发挥地方教学内容的优势和特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体育文化传统;同时为了适应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可以吸收融合世界其它国家、民族的格斗类项目,不断充实和更新,体现继承与发展的时代特点。
三、教学基本内容
(一)武术类课程总学时中理论部分占20%左右,技术部分占80%左右。
(二)理论部分知识应包括武术运动概述、武术文化与武德教育、自卫防身基本理论与方法、动作术语与图解知识、太极拳健身原理、竞赛规则与裁判法介绍、武术类运动教学理论与方法等内容。
(三)技术部分可以在武术类运动项目中选用。如武术类运动的踢、打、摔、拿等基本技术动作,徒手单练组合或套路,器械单练组合或套路,徒手对练组合或套路,太极拳、各类地方拳种、散打、防身术、跆拳道等内容。
技术部分内容选用要简单实用、特点突出,要求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徒手练习
(1)拳、掌、勾三种手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四种步型,冲拳、贯拳、勾拳、推掌四种手法,蹬腿、弹腿、踹腿、鞭腿、勾踢腿五种腿法和摔、拿等动作技法以及相关武术类运动的练习方法。
(2)太极拳动作技法及单人练习动作组合或简化套路。
2.器械练习
(1)短器械选用刀术或者剑术的动作技法与组合。其中如选用刀术至少应包括劈刀、扎刀、缠头刀和裹脑刀动作技法;如选用剑术至少应包括劈剑、刺剑、点剑、撩剑以及剑腕花等动作。
(2)长器械选用棍术或者枪术的动作技法与组合。其中如选用棍术至少应包括劈棍、戳棍、抡棍以及舞花棍等动作技法;如选用枪术至少应包括拦枪、拿枪、扎枪以及把法等动作技法。
3.基本能力培养
(1)解析动作攻防含义和准确完成动作示范的能力。
(2)识图自学和自练的能力。
(3)欣赏武术类运动比赛和表演的能力。
(4)观察分析与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
(5)运用教学原则,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武术教学的能力。
(6)创编武术类动作组合的能力。
四、教学基本要求
(一)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应当以本指导纲要为依据,明确武术类课程为培养目标服务的指导思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二)结合武术类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教学中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新时期武德教育,树立民族自豪感。要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吃苦耐劳和勇于拼搏等优良品质和作风,强调武术类运动的礼仪规范,把教书育人贯彻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三)教学中要体现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的指导思想,内容选择与课时分配要保证重点,突出师范特点。教学过程中要重点抓好基本动作技术的教学,并加强课外辅导,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武术类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运动方法。
(四)在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内容选择与课时分配要保证重点,突出师范专业的教学特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勤学苦练的自觉性。要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展开经常性的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研究水平。
(五)教学中要加强安全性教育,并做好防范与保护措施。要重视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应通过教学和实际操作的有机结合,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中要加强安全性教育,并做好防范与保护措施。
五、学习评价
武术类课程的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的评价。
(一)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知识,运动技术、基本能力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内容。一般考核成绩理论知识占30%,能力部分占20%,技术部分占50%。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各部分的比重。各个部分中若有一项不及格者,补考及格后方可计算总成绩。在考核中,应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生学习进步的情况。
(二)评价方法上要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技术考核时,既要注意期末的考试,又应重视平时的阶段性的随堂考核。技术考核中应侧重对基本技术和动作质量的评定。
六、教学基本条件
(一)要配备能达到教学基本要求,具备讲师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担任武术类课程的教学工作。
(二)场地设备
1.至少应具备2个教学班同时上课的室外固定场地及3~4组合的肋木架。
2.至少应具备2个教学班上课的专用室内场地,室内一面墙有平面镜子,一面墙有肋木架和用于悬挂沙包的吊架若干个。
(三)器材设备
1.配有至少长14m、宽8m专用地毯。
2.配有能够满足教学需要,至少长3m、宽1m、厚度为5cm以上,能用于摔法练习的海绵垫若干块。
3.配有能够满足教学需要,高100cm,直径40cm,重量40kg以上的沙包若干个。
4.配有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的拳套、脚靶、手靶等护具。
5.配有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的金属刀、剑、白腊杆等器械。
(四)图书资料和电教设备
应具备一定数量的武术类图书与期刊,还应具备摄像录像设备、计算机及一定数量的武术类音像资料。配备计算机以及多媒体电化教学所需的各种设备与武术类教学软件。
编写召集单位:湖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参加编写单位:上海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河南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温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