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10月获批教育部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以来,北京大学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以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为导向,努力探索不同类型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教育规律,持续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对照任务目标,在加强顶层设计、理顺机制体制,改革人才选拔机制、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探索扩展高层次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等方面着力做了如下工作:
一、发挥综合优势,推动跨学科特色项目的建立
北京大学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探索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学科特色项目。例如:成立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培养国家发展方向硕士;开展辅修证书项目,助力交叉学科人才培养。
二、探索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选拔的新思路、新方法
第一,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根据学位项目的培养目标,结合生源状况分析,合理分配各项目中两类学生的招生比例。第二,推广“提前面试+统考+复试”的准申请制、案例大赛遴选优秀生源的“X 计划”等招生模式,扩大招生宣传范围和力度,提前锁定优质生源。第三,增加职业领域了解市场需求的专家在招生选拔工作中的参与度,提升招生选才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三、明确培养目标,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程体系
第一,学校在调整各研究生项目整体布局的同时,帮助各学院进一步厘清各项目差异化的培养目标,确立合理的课程分类标准,不断完善教学培养方案。第二,推动课程分类、分模块教学的同时,增加研究生的选课自主权。第三,大力推进MOOC、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增加专业学位教学的个性化、自主性和互动性。
四、倡导“实践育人”,探索实习实践新模式
深入倡导“实践育人”的培养理念,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多层次、多方向、多形式的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索在学校阶段完成职业教育的目标。建设了法律硕士项目的诊所式法律教育实践、工商管理硕士项目的整合实践、社会工作硕士的社区服务综合实践等一批校内实践项目。
五、开展“实习示范基地”评选,推进产学结合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北京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示范基地”的评选活动。学校划拨专项资金400万,用于示范基地的建设。通过以评促建的形式,调动院系和合作培养单位的主动性,并以基地建设为纽带,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社会服务、文化传播等多元一体、互惠共赢的资源共享机制和合作平台。
六、探索学位论文形式多样化,审核方式多元化
强化论文应用导向,重在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革审核程序,允许多种方式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把控。以艺术硕士为试点,取消传统学位论文,代之以“演出”实践成果为主、实用技术“文论”为辅的组合方式。
七、改革教师岗位设置,适应专业学位发展
探索以分系列管理为抓手,构建专业学位教师评聘管理、评估考核和激励晋升的制度体系,为改革铺路。教师岗位按照教学、研究、教学科研三个系列进行,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实行不同的支持模式,鼓励各系列教师立足本职岗位充分发挥作用。
八、落实组织机构建设,促进管理机制改革
第一,成立由各方专家组成的北京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全校专业学位教育的宏观指导与管理。第二,成立专业学位分委员会,将专业学位教育的评价和监督工作与学术型分开。第三,协调成立专业学位办公室,负责专业学位教育的管理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