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做法

2019-01-24 来源:研究生司收藏

  清华大学紧密围绕“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改革主线,全面推进“继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继续加强培养模式探索,重构质量保障体系、重构教育治理体系”的试点任务,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工程博士培养两项工作中形成了经验做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在百余年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以及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建立了校系统筹、分工协同、贯穿培养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从2004年时任校党委书记陈希为新生作成才报告开始,校党委书记、校长为新生讲授入学第一课成为优良传统。2018年首次实现中外研究生新生校级入学教育全面同步,学术成长与发展、学风道德和学术素养、校规校纪、校园安全、职业发展等专题报告在同一时段安排两位老师分别用中英文讲授。在院系层面,主要领导讲党课也成为新生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

  落实课程和培养环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从2017年秋季学期起,新开课程除了审核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方式等,增加了对政治立场的审查。2007年起,学术道德和规范教育成为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的必修环节,2018年首次实现对国际研究生新生的同步覆盖。2017年启动建设面向国际学生、以“理解中国”为主题的中国概况课组,目前建成18门课程,14门采用全英文讲授。在博士生论文选题报告、中期考核、最终学术报告等环节增加了对政治立场和学术规范的审查,并加强了保密管理。

  积极探索新时代社会实践育人机制,提出了“走向海外、走向国家大工程、走向创新创业制高点、走向地方特色产业和交叉学科前沿、走向基层”的布局。2018年,1200余名博士生奔赴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167个实践基地以及1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为期6周的社会实践,深度体验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从2017年起探索社会实践支队临时党支部建设,2018年99个实践支队设立临时党支部,覆盖了90%以上的党员,实现党建工作不断线,组织了党建活动300余次,服务干部群众万余人次。

  二、工程博士培养

  在过去6年工程博士培养试点的基础上,2018年启动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项目,扩大招生规模,并将培养院系由原来的8个院系扩展到全部22个工科院系。项目定位于培养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工程高端人才培养的新格局。根据这一定位,确定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设立项目中心及其管理委员会和培养指导委员会,在学校层面统筹招生、培养和管理。

  招生对象既包括具有较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取得突出成果并主持或者作为骨干参与重要工程项目的行业领军人才,也包括科技创新企业的技术企业家。招生采用“申请-审核”制,项目中心统一组织、执行统一标准。首期招收135人,全部为非全日制在职攻读,在全国高校同类项目中规模名列前茅,受到社会高度关注,申请录取比达到9.5:1。

  项目培养指导委员会制定了模块化的培养方案,并由项目中心统筹公共课程与培养培节安排,突破学科壁垒,突出实践导向、问题导向,促进融合创新。第一年学生按5个工程领域编成平行班,完成课程学习。第二年开始,学生进入对应工程领域的纵向班,纵向班责任教授负责组织论文选题、中期检查、最终研究报告以及工程博士生高峰论坛。

  工程博士培养采取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指导的方式,校内导师由认定的博士生指导教师担任,企业导师由合作企业或相关领域专家担任,一般具有正高职称,并鼓励导师根据研究课题组成论文指导小组。论文选题要求与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实现企业技术进步和推动产业升级紧密结合,开展工程新技术研究、重大工程设计、新产品或新装置研制等。学生论文完成后,提交项目中心统一送审。

(责任编辑:刘潇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