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是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的关键时期,也是语言文字事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发展、取得决定性成果的关键时期,抓好语言文字规划的贯彻落实,必将有力增强国家语言实力,提高国民语言能力,推动语言文字事业快速发展,助力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未来五年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二五”时期,河北省认真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语言文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河北省比国家规划提前五年实现了“普通话初步普及、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目标,成为全国第五个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达标省。积极承担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试点,不断强化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督查和服务。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北京、天津一起初步建立京津冀语言文字事业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机制。以“提升文化品位、助力产业发展”为视角,开展滦平普通话体验区建设等富有创新特色的工作,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积极开展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河北汉语方言调查项目,探索新形势下语言文化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开展经常性中华经典诵读、书法名家进校园、汉字听写比赛和成语文化研讨等活动,积极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展望“十三五”,在新形势下,河北省语言文字事业重点实施“一个重心、两个基本点、三个突破口”:
“一个重心”,即全面推进河北省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河北省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与县域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实行“四同”——同期规划、同时部署、同步评估、评估结果同样使用。具体分三步走:第一步,2016年,全省以一区一县为试点;第二步,2017年,各市确定一县(市、区)为试点;第三步,2018年,全省全面铺开。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督导,加强省、市、县各级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对县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实行县级自评、市级复核、省级评估、国家认定,全省每4年一轮,按规划、分年度实施督导评估。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的长效机制,将对河北省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起到持续的推动作用。
“两个基本点”,即继续加强学校和社会用语用字规范化建设。一是充分发挥学校的基础阵地和语文课的主渠道作用。坚持“三纳入一渗透”,推动各级各类学校结合语文课程改革、语文考试评价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普通话口语、规范汉字使用与书写、中华经典和人文素养、语言国情等教育教学,培养和储备复合型语言人才。二是深化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坚持督查与服务并重,规范与传承并举,加大培训力度,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不断提高语言文字社会应用规范化水平,提高农村地区普通话普及率,提高重点领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提高全省公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三个突破口”,即京津冀语言文字事业协同发展、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河北汉语方言调查、语言文字产业化试点建设实现新突破。一是京津冀语言文字事业协同发展将进入深度合作、实质协同、全面推进阶段,在统筹规划区域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新布局、推进现代语言文字服务体系探索与建设、加快语言资源保护与传承、促进语言文字科研项目互通与合作、强化语言文字人才交流与培训、推动语言文字应用领域融合与发展、加强语言文字展览协作与共享、建立语言文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八大项目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河北汉语方言调查以第一期调查为基础,提高信度和效度,在调查数量、范围、质量上取得突破性成果。三是语言文字产业化试点建设,在打造滦平普通话体验区的基础上,通过长城文化带调研、古运河文化带调研、太行山文化带调研等河北三大文化带调研,继续推进语言文字产业化试点,使语言产业化取得突破性实效。(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省语委副主任 刘教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