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全纳+融合 扎实推进义务教育随班就读工作

2020-06-24 来源:基教司收藏

  近年来,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第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充分发挥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示范作用,树立“共享、共生、共融”的全纳教育理念,坚持“全覆盖、零拒绝、多层级、妥安置、优服务”的区域融合教育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政策,强化保障,加大投入,健全机制,扎实推进义务教育随班就读工作,助力全区特殊教育改革发展。

  一、政府主导,强化特殊教育发展保障

  西湖区认真落实政府在发展特殊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将随班就读工作纳入全区教育发展整体规划,成立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教科体局、残联、卫健、财政、人社、发改等部门为成员的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将随班就读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工作范畴,每年召开多次特殊教育工作联席会议,高位推动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发展。二是完善政策保障。西湖区先后出台《特殊教育第一期提升计划(2014-2016年)》、《特殊教育第二期提升计划(2017-2020年)》和《特殊教育随班就读三级资源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西湖区开展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工作经费管理办法》、《西湖区开展随班就读工作专项督导评估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政策保障。三是强化资金保障。优先落实特殊教育经费保障,将随班就读生均公用经费由4200元提高至6200元,增长幅度近50%;设立专项经费,每年投入250万元,用于随班就读和医教结合康复;投入750余万元提升改造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投入200余万元建设5个重点资源教室,17个普通资源教室,构建全区三级随班就读支持体系。

  二、多措并举,扎实推进随班就读工作

  西湖区坚持特教全纳,普特融合,不断提高随班就读管理和服务水平。一是坚持“学校+家庭”结合。实施家长共同参与的家校共育服务模式,家长全程参与个案会、教育计划的制定、教育康复服务的实施,让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康复工作得以延伸到课后,延伸到家庭。二是坚持“全纳+融合”结合。坚持“学校摸排、医学评估、教育评估、教育局审核”的随班就读认定机制,每年5月由各普通学校进行摸排,将疑似对象上报区特教资源中心汇总后由残疾人专家鉴定委员会评估鉴定,区教科体局根据安置建议审核确定随班就读对象,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做到“应纳尽纳”。三是坚持“医教+康教”结合。在区特教资源中心和资源教室设立康复点,由医疗机构派出康复治疗师对学生的能力和需求进行综合、全程评估,开设康复课程和服务项目,通过融合教育和康复训练,让学生能力最大化提升。四是坚持“群体+个体”结合。在做好日常课堂教学的同时,充分考虑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建立随班就读学生发展评价体系,让他们更好地融入教育教学。

  三、特色创新,提高随班就读成效

  西湖区以融合教育理念为根本,聚焦教育质量,以特殊儿童为中心,以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为主线,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不断提高随班就读成效。一是队伍建设有力度。严格随班就读教师配备,5人及以上随班就读学生配备1名专职资源教师、2至3名兼职资源教师;与高校签定资源教师培训合作协议;制定《西湖区中小学教师特殊教育培训方案》,将特殊教育教师、资源教师纳入全区教师培训计划,并将特殊教育理论培训纳入新教师岗前培训内容,实行资源教师表彰单列;严格随班就读教师准入标准及聘任、考核、退出机制。二是教学研究见深度。深入推进“六个一”教研和课程改革:重点资源教室每半月接受一次片区巡回指导,每月接受一次区级巡回指导,每两月承担一次区级观摩活动;普通资源教室每半月接受一次片区巡回指导教师的备课点评,每两月接受一次区级巡回指导教研,每学期接受一次区级专项督导评估。三是专家指导多维度。坚持“专家+巡回指导”相结合的专业指导模式,聘请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特殊教育哲学博士、台湾东华大学华师教育学院特教系杨職康教授及省内高校特教教授、省内医学专家和市教科所特教教研员等,共同承担随班就读工作指导、教师培训、业务咨询等工作,选派资源中心优秀教师组成巡回指导团队,指导和管理所在片区的随班就读工作。四是家校合作显温度。组织各类专家面向家长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指导活动;为每个随班就读学生精心挑选3-5名助学伙伴,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同伴助学活动;每周开展一次个别化辅导;每月开展一次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的融合活动;组织特殊学校、随班就读学校青年教师、大学生、慈善机构的志愿者队伍利用节假日参与融合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截至2019年底,全区随班就读学生达到110人,较最初的27人增长了3倍,全区22所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全部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真正实现了“普特全纳融合,共享一片蓝天”。

(责任编辑:姚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