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766号(教育类326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职成提案〔2021〕82号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全国职业教育与中试熟化联动,建设全国职业教育新标准的提案》收悉,经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将全国职业教育体系升级,联合中试熟化平台定向技能人才培养,构建全国五业联动新生态

  一是职业本科教育稳步发展,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升级。《国家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都对发展本科职业教育作出部署。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重要指示中强调“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截至目前,教育部通过试点、独立学院合并转设等方式,已分批建设超过27所职业本科学校,打破了职业教育体系止步于专科的“天花板”。出台了《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发布职业本科专业目录,为本科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行稳致远提供扎实制度支持。

  二是紧密对接“十四五”规划,完善建立全国多合一人才标准,一体化设计中高本专业目录,建设满足产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标准,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首先,组织对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进行全面修(制)订,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推进职业教育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其中修(制)订中职专业358个、高职专科专业744个、高职本科专业247个。与原目录相比,中职调整61.1%,高职专科调整56.4%,高职本科调整幅度260%。其次,重点服务制造业强国建设,持续优化装备制造领域专业,现已设置金属热加工、焊接技术应用等中职专业,现代铸造技术、智能轧钢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等高职专科专业,以及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钢铁智能冶金技术等高职本科专业,积极引导职业院校加大制造业基础产业人才培养力度。再次,加强人才培养制度标准建设,完善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五位一体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修(制)订并发布347个高职和230个中职专业教学标准、51个职业院校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136个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

  三是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截至目前,全国组建了约1500个职教集团,吸引约3万家企业参与;遴选确定二批299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全国已有2340家企业纳入地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库,63家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目前正在公示。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开展产教融合,是推进院校联合产业中试,整合技能资源,盘活技能教育机制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开展实施“大国工匠成长计划”,在工程材料深加工、高端数控装备、节能与新能源装备、高端仪器仪表等制造业重点领域,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另一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办好“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深化产教融合,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扩大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布点,建强以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储能技术学院等为代表的制造业特色学院。

  下一步,教育部将动态调整专业目录,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学校更多开设紧缺的、含金量高的专业,鼓励联合更多的中试熟化平台开展定向人才培养。

  二、关于将全国职业教育与专业中试平台深度结合,作为区域创新策源地承接平台和产业服务的高地,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平台

  一是国家职业教育顶层设计密切关注职业教育科技成果转化。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提出“支持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引导高校将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需求作为工程技术研究选题的重要来源。完善财政科技计划管理,高校、科研机构牵头申请的应用型、工程技术研究项目原则上应有行业企业参与并制订成果转化方案。完善高校科研后评价体系,将成果转化作为项目和人才评价重要内容。继续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和高校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和高校共建产业技术实验室、中试和工程化基地。利用产业投资基金支持高校创新成果和核心技术产业化”。《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将“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作为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两大重点平台之一。

  二是依托创新平台研发科技成果,积极开展技术转化服务。据《2020年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职业院校各项成果和技术服务同比均实现新的突破,480个协同创新中心获得教育部认定。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技术服务到款额、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及技术交易到款项较2018年均有提升。从学校层面来看,有200余所高职院校的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超过500万元,其中,130余所院校超过1000万元,180余所院校的横向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1000万元。职业院校为落实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存量优化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引领增量高端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促进了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为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提供了技术支持。

  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深入推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鼓励和支持高水平职业专科学校、职业本科学校加强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深度合作,建设兼具科技攻关、智库咨询、英才培养、创新创业功能,体现学校特色的产教融合平台;同时,指导职业院校进一步提高专业群集聚度和配套供给服务能力,与行业领先企业深度合作,建设兼具产品研发、工艺开发、技术推广、大师培育功能的技术技能平台。

  三、关于出台政策鼓励职业教育进行股权混改,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改革

  一是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鼓励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政策制度。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指出“要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和业务部门的积极性,并且鼓励集体、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办学”。1992年,中共中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职业教育“主要依靠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学和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才作为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一种模式进行探索。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2016年,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探索举办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职教20条”进一步明确“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培训,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职业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山东省、河北省、云南省等地开展了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探索。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转发山东省〈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20〕13号),迈出了地方职业教育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的重要步伐。

  二是各地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院校层面已积累一定经验。首先,院校积极探索。如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持续探索完善“一个平台、两类资本、三驾马车、四项原则、五套机制”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从产权、体制、机制层面系统解决了办学经费不足、体制机制不活、产教融合不够、校企合作不强、人才培养能力不高等问题。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创立“三融、三不融”(融文化、不融属性,融资源使用权、不融资源所有权,融管理运营机制、不融办学风险)的混合所有制校企深度融合办学模式。其次,成立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联盟。2018年 1月,全国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研究联盟在山东成立,涵盖24个省份的4所本科院校、73所高职院校、16所中职学校和22家企业,旨在推广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为学校和政府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建议性技术支持服务。

  三是对接行业领先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调研发现,目前开展混合所有制的企业多为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领军型企业,或行业内骨干型企业,保障了混合所有制办学的高端性。另外,合作企业还具有先进的技术和服务能力,能够将先进技术运用到合作办学中,保证人才培养与技术迭代的同步性,如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中兴通讯信息学院,聚焦ICT产业链,依据“行业领先企业”的技术特点,每年更新人才培养方案。

  下一步,教育部将系统总结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经验成效,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完善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制度建设,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坚实的制度政策支持。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21年10月8日

来源:教育部收藏
(责任编辑:俞曼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