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 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服

--周济部长在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现场会上的讲话

2005年5月26日

《教育部通报》第19期

  今天,我们在云南召开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现场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交流总结近年来农村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的有益经验,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事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地区贫困家庭学生的学习生活困难问题,为中西部农村地区“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提供重要的支持作用。

  云南省委、省政府对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多年来,在云南省教育事业得到很大发展的同时,在省委、省政府及地州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云南广大边境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中小学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开展勤工俭学,创造了不少好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次会议之后,同志们还要到楚雄州参观学习,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楚雄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把勤工俭学作为发展农村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大力发展以校园经济为主的勤工俭学,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改善,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教师待遇的提高,都通过勤工俭学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支持。我们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大力推广楚雄等地开展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的经验,进一步推进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前,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十六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没有城乡的统筹和谐发展,就没有社会的整体和谐发展。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农村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将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必须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胡锦涛同志最近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论断,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推进农村教育发展要遵循的重要方针,为我们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育面貌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当前,农村教育正处在一个关键而重要的时期,面临着更加繁重的任务,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高度,切实把农村教育放在农村工作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把农村教育放在整个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以更大的信心和决心、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推动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这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社会公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不仅当前要把农村教育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而且在“十一五”计划期间,还必须把农村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我们正在制定《2020年教育发展纲要》,筹划未来15年中国教育的发展,在这个纲要中我们还要继续把农村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即使到2020年,我们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依然要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是新一届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2003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再次强调“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

  在各级政府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来,我国的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通过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了县级政府对教育事权、人权、财权的统筹管理力度,基本上做到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各级政府承担,对财力困难县通过上级转移支付进行解决。为扶持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中央投入大量专项资金用于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两免一补”等重大项目。这些专项资金有力地支持了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长期困扰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困难和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农村教育基础薄弱,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农民子女受教育程度相对于城市而言偏低,城乡之间教育事业的发展存在着差距拉大的问题。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得到尽快扭转,不仅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也会严重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我们还要看到,尽管国家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了大量资金,但要在2007年完成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的进程也是任重而道远。此外,由于家庭贫困的影响,在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往往上不了学或者中途辍学,即使到2007年实现“两免一补”的目标,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要真正把农村教育搞上去,我们要有坚决的措施、创新的思路,进行加倍的努力。

  二、紧密结合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大力抓好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

  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优良传统和特色之一,是广大的中小学教职工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在经济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依靠自力更生改善办学条件的一条成功之路,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特征,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要求,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小学勤工俭学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和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勤工俭学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影响。面对形势的变化,有的人认为,学校开展勤工俭学过时了,教育部门没有必要再抓勤工俭学工作了,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随着形势的变化,我们要调整对勤工俭学的认识,勤工俭学的方向、思路、措施也要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既要充分肯定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的历史作用,认真总结其有益经验,又要深刻认识在新的形势下勤工俭学对农村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须看到,在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情况下,在农村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仍然是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而必须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在要求,是当前在教育经费短缺的情况下支持农村学校发展的有效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党的教育方针,与过去对教育方针的表述是一脉相承的,但也有两个新的提法,一个是提出了为人民服务,另一个是提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这两点加进去,我们对教育方针的认识就更全面了。

  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要努力培育未成年人的劳动观念和创新意识。勤工俭学是一种有组织的集体劳动,是增强学生劳动观念、动手能力的有效方式。加强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做到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必须加强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勤俭品德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而且还要培养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如果从小就不参加劳动,不接触实际,怎么能够有劳动意识和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毫不含糊地加以解决。所以,我们要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勤工俭学对一代新人的重要意义。

  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同样还促进人的发展。勤工俭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方面具有突出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孩子们从小就应该接受一定的劳动教育。由于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现在我们的学生,最缺乏的是劳动的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足,与社会实践的距离较远,对劳动光荣和劳动神圣很少有切身的体会。不仅城市学生如此,农村学生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劳动神圣,劳动光荣,加强对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对勤工俭学也有一些不同意见,怕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实际上,如果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劳动之间的关系,勤工俭学不仅不会耽误孩子们读书成长,而且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其全面发展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开展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让孩子们多接触一些实践,多参加一些劳动,对孩子们不仅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而且还可以学习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体验到教室里学不到的经验。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进一步强化勤工俭学服务素质教育的意识,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现在孩子们参加劳动的机会很少,条件也不足。我们把勤工俭学坚持下去,要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勤工俭学,努力为中小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场所或基地,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创造条件。

  2.以服务于农村“普九”大业、服务于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为着眼点,发展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

  农村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的主要目的,是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为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服务,为“普九”和“普九”后的巩固提高服务。那种大规模的办产业的勤工俭学不是我们提倡的方向,要更多地把服务于农村推进和巩固“普九”、打赢“两基”攻坚战,服务于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我们的着眼点。

  当前,推进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是本届政府在教育工作方面的一项重点任务。随着“两基”攻坚的推进,将有更多的农村孩子进入学校。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欠帐太多,尽管国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经费紧缺仍是困扰西部农村教育的主要矛盾。同时,由于西部地区人民群众的贫困面很大,贫困程度很深,缺乏基本的教育支付能力,适龄少年儿童就学首先面临的就是解决生活上的困难问题。孩子即使上学了,往往由于贫困而中途辍学。现在我们在“两基”攻坚中正在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在不远的将来,广大西部农村地区还将出现一大批寄宿制学校,寄宿学生能否把住宿就学开支降下来,能否保证孩子们在进了学校之后有足够营养的伙食,能否切实有效地降低辍学人数,这是直接关系到2007年能否完成西部“两基”攻坚任务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因此是不能拖延和等待的,我们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承担起这个任务。怎么解决?大力开展勤工俭学就是一种有效的办法。通过养猪种菜,办好食堂,降低学生就学成本,减轻家庭负担,使孩子们能够在学校里吃上一点肉、吃上一些鸡蛋、多吃到一些蔬菜和豆腐,改善一点生活,改善营养,解决好生活困难问题,在校园中健康成长。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尽我们的力量,带着深厚的感情努力解决好这些问题。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教育部门抓勤工俭学工作,要把工作重点放到那些更加困难的农村地区和学校,在工作的着眼点上更加突出帮助贫困家庭学生解决生活困难,让他们吃得好一些,住得好一些,支持“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要组织和帮助农村中小学广泛开展勤工俭学,实实在在地降低学生开支、解决学生生活困难,让学生安心学习、健康成长,实实在在地保证学校运转、改善办学条件,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带来实惠。楚雄的经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楚雄这样一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农村贫困面大,教育投入紧缺,长期以来,全州农村中小学的勤工俭学从“养猪、种菜、办食堂”发展到“建好一片基地、办好一个食堂、资助一批困难学生”,有效地帮助和支持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的学校通过开展勤工俭学,每年增加收入一、两万块钱,数目虽然不大,但确实能帮助学校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一些地处深山的学校通过开展勤工俭学,不仅解决了部分贫困学生的生活问题,而且还让学生们吃上肉。孩子们在学校里吃饱吃好,依恋学校,舍不得离开学校,这就是勤工俭学对“普九”做出的特殊贡献。

  发展是硬道理,只要勤工俭学有利于解决学生的生活困难,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推进“普九”工作,就应该花大力气、理直气壮地抓好。只要把勤工俭学紧紧扣住为教育服务的主旋律,造福于亿万学生,造福于千家万户,使大家有目共睹,有口皆碑,就能得到广大农村干部、农民和农村学生的普遍欢迎,这样才能使勤工俭学事业长盛不衰、深入人心,勤工俭学工作的意义才能更大,对教育的贡献才能更突出,对农村、农民和农业的服务才能更显著。这是农村学校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勤工俭学的生命力所在。

  3.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勤工俭学活动。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历史、自然、经济和文化大不相同,即使是县、乡之间的情况也可能各不相同。因此,农村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必须坚持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从目前情况看,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应以发展多种形式的种植、养殖和农副业的校园和基地经济为主。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经费紧缺,农民群众生活困难。在这样的条件下,一定要认认真真分析县情、乡情,审视自身能力,因地制宜地开展勤工俭学。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应突出农村特色。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校园有较多可供种、养的条件和空间,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以后,不少学校校园、校舍闲置,如何运用好这些闲置资源开展勤工俭学,大有文章可做。农村中小学可以结合当地经济特点,积极发展养猪、养鱼、种菜、培育苗木等种养殖业,对内可以补充师生生活不足,对外可获得一定经济效益,这样投入少、宜操作、见效快,能使农村学校的特色得到发挥。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还可以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农业生产劳动。此外,学校还要充分利用勤工俭学基地,引导周围农民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农村实用技术。

  楚雄州农村学校开展勤工俭学的成功实践,就是紧密结合本校本地实际,因地制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全州农村学校唱的是“农”字诀,念的是“山”字经,做的是“土”文章。他们的勤工俭学因为条件限制,都是从小开始,即从小菜园、小果园、小猪厩、小苗圃、小鱼塘、小食堂开始,先做到种好菜、养好猪、栽好树、办好食堂,不因小而不为,不贪大求全。少数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生产规模大一点,科技含量高一点,也必须从小开始,逐步发展壮大。如果不切实际,贪大求全,好高骛远,则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4.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勤俭办好勤工俭学事业。

  多年来勤工俭学的实践和成功经验表明,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大多是在资金、技术、人才缺乏的艰苦条件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那些能够长期坚持开展勤工俭学,而且道路越走越宽广,事业越来越兴旺的地方和学校,其成绩无一不是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始终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不等不靠,苦干实干而创造出来的。走进楚雄任何一所勤工俭学开展得好的学校,都可以看到,学校的校长、教师,大都一身土、一身泥。谈起勤工俭学,谈起当地气候、土壤,谈起种植、养殖,他们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这充分反映出他们对勤工俭学的切身体验和对农村孩子的深厚感情;更反映出他们身在西部边远贫困山区,却不甘落后,艰苦奋斗,通过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改变现状的锐意进取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楚雄州的经验表明,大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就是要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荆棘丛生的土地上,开山引水,挖石填土,养猪种菜,这是符合中国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学校实际的勤工俭学路子。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过去战争年代,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赢得了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同样需要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等、靠、要”没有出路,苦熬不如苦干,苦干才有希望。只有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正视现实,有思变图强的决心,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就一定会有所作为。

  三、加强领导,开创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新局面

  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是一项非常基层的工作,离不开在第一线的校长和师生员工的努力,同时这项工作也涉及到方方面面,如果没有地方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就难以统筹规划和协调,就难以保证勤工俭学的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面对新形势,研究新问题,克服各种畏难情绪,以更加崭新的姿态,支持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事业的发展。

  一是要切实加强对勤工俭学工作的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对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的领导,把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纳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强化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的领导和服务职能,建立稳定的管理机构和队伍。建立和完善勤工俭学督导评估体系,根据勤工俭学工作的特点及其服务的目标和要求,充分发挥规划、协调、指导、服务和监督的职能。要对勤工俭学给予政策扶持,重视和加强勤工俭学基地和场所的建设。我们要带着深厚的感情抓好这件事,真正抓到实处。

  二是要规范管理,引导勤工俭学健康发展。发展需要规范,规范为了更好地发展。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必须强调加强规范管理,才能健康发展。农村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劳动技能的培养和精神境界的提高。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和劳动实践活动要保证安全,必须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勤工俭学,要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不得随意增减时间;严禁组织学生参加有毒、有害和危险的生产作业以及超过学生身体承受能力、有碍学生健康成长的劳动。教育行政部门不能对学校勤工俭学活动下指标,不能在勤工俭学过程中乱摊派、乱收费。切实做好学生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确保学生的用餐卫生与安全。

  三是要加强舆论宣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次会上各地将介绍很多很好的经验,要注意进一步宣传、巩固、发展和完善。要向社会广泛宣传勤工俭学工作在促进“两基”攻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宣传勤工俭学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形成支持、鼓励勤工俭学工作的正确舆论导向和良好社会氛围。勤工俭学随着时代的变迁、条件的变化以及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在今天有着新的内涵和意义。我们要从时代发展的要求出发,针对新时期勤工俭学的特点、难点、方法、功能等方面的问题,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促进新时期勤工俭学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是要加强协调,营造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的良好环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地方政府和有关方面对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的支持,在土地划拨、资金投入、技术引进、减免税费等方面争取优惠政策,为勤工俭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特别是要努力争取各级政府为学校建设勤工俭学基地划拨一点土地,没有生产实践基地,勤工俭学就难以持久。对没有生产基地或基地太少的农村学校,要争取划拨一定数量的土地。这是勤工俭学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作为一件大事抓好。

  同志们,中国特色的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在推进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大有作为,并将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开创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新局面,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