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袁贵仁同志在第十五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2006年12月27日

  在全党全社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我们召开第十五次高校党建会,对教育战线特别是高等教育战线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作出重要部署,意义十分重大。党中央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庆红、李长春同志对开好会议作出重要指示,并审阅会议主要文件。昨天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同志、贺国强同志和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出席会议。云山同志作了重要讲话,至立同志主持会议。与会代表围绕云山同志的重要讲话,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深入讨论。刚才,中共北京市委、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吉林大学、兰州大学、上海大学、石河子大学、青岛滨海学院等高校党委负责同志作了经验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既有大力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新鲜经验;也有加强院(系)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有效做法;还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学生党建工作,把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的有益探索。由于时间关系,这次会议只安排了7个单位发言,各地各高校还有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大会专门印发了书面交流材料供同志们参阅。

  大家普遍反映,云山同志的重要讲话,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精辟阐述了建设和谐校园的重大意义,指明了和谐校园建设的方向,提出了建设和谐校园的任务和要求,对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作出了全面部署。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和针对性、操作性,对于我们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家普遍认为,这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主题鲜明,重点突出,非常必要,非常及时;会议分析了形势,明确了目标,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既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次例会,又是一次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大会。同志们表示,通过学习云山同志的讲话,以及会议期间的讨论交流,进一步提高了对六中全会精神的认识,加深了对建设和谐校园重要意义的理解,明确了建设和谐校园的目标和思路,深受教育,倍受鼓舞,很感振奋。下面,我就学习贯彻落实云山同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不断增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这次会议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作为主题,是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和实际行动。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准确把握当前建设和谐校园面临的形势,不断增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深刻理解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云山同志在讲话中,从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充分发挥高校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深刻阐述了建设和谐校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大作用和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建设和谐校园的高度重视。建设和谐校园,既是高校面临的一项紧迫的现实课题,也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工作。和谐校园建设,将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形成,促进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弘扬,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基础。和谐校园建设,将增强高校创新活力,保证学校安定有序,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谐校园建设,将促进高等学校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我们要充分认识建设和谐校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战略定位上来,统一到中央对这项工作面临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对这项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

  2.准确把握和谐校园建设面临的有利形势。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提出了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和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发展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教育的殷切希望,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决心。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稳步提高,目前在学人数超过2300万,毛入学率达到21%。“十五”期间,高等学校为各行各业输送了1397万毕业生,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在规模扩大的同时,我们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招生就业制度、教育教学、后勤社会化等一系列改革,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科研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十六大特别是中央16号文件下发以来,全党对高校师生思想道德建设高度重视,高校党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明显增强。我国高等教育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和谐校园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3.清醒认识和谐校园建设面临的挑战。当前,高校师生思想状况积极健康向上,校园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确实存在不少影响校园和谐的矛盾和问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重大转变,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由此带来的社会思潮、思想观点、行为方式等,对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提出了新的考验。高等教育发展还不能很好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由于国内外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管理的不到位,高校还存在着不少影响安全稳定的因素。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科学规划,重点推进,把和谐校园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云山同志在讲话中提出了建设和谐校园的总体要求,明确了建设和谐校园的工作思路,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云山同志讲话精神,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整体规划、重点推进、扎实工作,努力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1.科学制定和谐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各级教育工作部门、高校党委要按照云山同志的讲话要求,把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放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中去认识,放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中去谋划。要结合地区、学校“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认真梳理影响本地、本校改革发展的问题,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和谐校园”和“怎样建设和谐校园”这个主题,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认真研究、理清思路,科学谋划、整体布局,抓紧制定本地、本校和谐校园建设规划,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2.着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重点工作。云山同志在讲话中提出,和谐校园建设要紧紧抓住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这个首要任务,抓住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基础,抓住心理健康教育、塑造良好心态这个重要环节,抓住校园文化这个重要载体,抓住高校发展这个主题,抓住队伍建设这个关键。抓住抓好了这些工作,就抓住了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和根本。各地各高校在贯彻落实过程中,要根据统一部署,全面落实、整体推进,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力争在较短时期内取得突破,开创和谐校园建设的崭新局面。为完成好建设和谐校园的各项任务,必须抓住抓好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抓住学校发展这个重点。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和谐校园的建设也离不开学校的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各地各高校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握发展这个主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统筹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关系,统筹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力提高质量、优化结构、规范管理、增强实力,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抓住师德建设这个重点。教师是和谐校园建设和共享建设成果的重要成员。要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意识,使广大教师自觉做到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文明的言行引导人,以敬业的精神教育人,以渊博的学识折服人。引导广大教师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给孟二冬教授女儿的回信精神,进一步增强作一位人民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和谐校园建设贡献力量和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三是抓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重点。大学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依靠力量,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任务之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央16号文件下发两年多来,各地各高校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取得了可喜变化。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进程中,要进一步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切实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构建长效机制,确保工作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进一步扩大工作覆盖面,减少工作中的不平衡现象;进一步探索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要充分调动广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四是抓住营造环境这个重点。建设和谐校园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地教育工作部门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发挥好综合协调作用,主动争取有关部门的配合,指导帮助高校开展和谐校园建设,努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高校要及时总结宣传建设和谐校园的好做法好经验,总结宣传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高校要主动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和指导,集中解决和谐校园建设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为和谐校园建设赢得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五是抓住人才队伍建设这个重点。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建设和谐校园,同样离不开队伍,离不开人才。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按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采取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切实保障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有所作为。要坚持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要抓好领导班子建设,确保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中;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兼具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师资队伍;要建设一支品学兼优、群众基础好、活动能力强的学生骨干队伍。

  这里,我想再着重强调一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辅导员是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2006年4月,教育部在上海召开了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陈至立国务委员亲自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对辅导员队伍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以教育部令形式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于2006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各地各高校务必以建设和谐校园为契机,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明确政策和培养人才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把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做好。教育部2007年将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开展辅导员队伍建设专项督查。

  3.切实加强对和谐校园建设的统筹领导。建设和谐校园是一项复杂的、庞大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要落实和谐校园建设的各项任务,实现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要求,必须采取有力举措,深入推进,努力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同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相结合,同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同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一是健全领导体制。推进和谐校园建设,领导是关键。各地教育工作部门要对和谐校园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宏观指导和督促检查。高校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和谐校园建设领导体制,明确领导责任和任务分工,把建设和谐校园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使命,放在突出位置,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制度管长远,管根本。建设和谐校园,要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工作机制。要加大投入,建立健全有力的保障机制。要制定和谐校园建设标准和评估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全面督查或专项检查,建立健全长效的督查机制。三是形成工作合力。要充分发挥校内宣传阵地的作用,广泛宣传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统一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认识,形成全校上下共同的思想基础,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参与,逐步形成和谐校园建设的校内合力。要大力开展服务农村、服务社区、服务社会活动,密切学校同社会的关系,争取社会对和谐校园建设的支持,逐步形成和谐校园建设的校外合力。四是注重工作创新。要认真总结和谐校园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加强研究,破解和谐校园建设的难题,不断创新和谐校园建设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和谐校园建设的新举措、新办法。

  三、抓好基层,打好基础,用党的先进性建设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云山同志在讲话中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建设和谐校园,关键也在各级党组织。高校党的各级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在建设和谐校园工作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和谐校园建设的力量源泉来自于基层,和谐校园建设的各项任务要落实到基层,和谐校园建设的成效最终也体现在基层。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处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最前沿,是党在高校中的战斗堡垒,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和谐校园,必须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夯实党在基层执政的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建设和谐校园各项工作的有力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1.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把好方向的作用。党的领导首先是政治领导。高校党的基层组织要切实根据中央的要求和上级党组织的部署,把好政治方向。一是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确保基层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在基层认真宣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使广大党员、师生员工明确建设和谐校园的重大意义,把握和谐校园的科学内涵,认清和谐校园建设的总体要求。二是院(系)党组织要参与本单位的重大决策,支持行政组织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共同制定总体发展规划,根据总体规划确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任务,团结带领广大党员群众为实现共同目标努力奋斗。三是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组织决议在基层的落实情况、对党员作用的发挥情况、对党员干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对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确保政令畅通、上下一致。

  2.加强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建立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引导广大党员在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中带头奋斗、多做贡献。一是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要在坚持本科生“支部建在班上”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调整党支部的设置形式,尽可能把教师和研究生党支部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组织相对应。要加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努力实现“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要把党的工作向学科团队、重大项目组、重点实验室等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组织单元拓展和覆盖。要加大发展优秀人才入党的工作力度,积极吸收符合党员条件的青年教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入党,把各类优秀人才凝聚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二是严格党的组织生活。要坚持和完善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内谈心制度和党员思想汇报制度,把经常性的党内生活作为教育党员的主要手段,努力使基层组织的学习内容丰富起来,学习方式灵活起来,学习氛围浓厚起来,努力使广大党员思想上更加成熟、政治上更加坚定、道德上更加高尚、行动上更加自觉。三是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推进基层党组织的民主建设,拓展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实施党务公开,落实和保障党员的权利,增进党的团结统一,以党内和谐促进学校干群和谐、师生和谐,促进校园和谐。四是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领导干部要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标准,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做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奋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改革发展的领头人。党员教职工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忠实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成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模范。党员学生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团结和带领广大同学共同进步,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凝聚力量的作用。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直接面对群众,是党在基层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要做好群众工作,密切联系群众、组织团结群众、引导服务群众,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凝聚各方力量、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增强群众意识,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认真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利用基层党组织最贴近师生的优势,用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和党组织的模范行动,把建设和谐校园的战略部署转化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认识和积极行动,成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事业的强大力量。二是坚持群众路线,畅通渠道途径,注意倾听师生的意见和呼声,经常了解师生对党员和对党的工作的意见,及时掌握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合理采纳师生提出的关于和谐校园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强化服务群众意识,多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要紧密结合本单位改革发展实际,明确任务,找准位置,履行职责,把党建工作渗透到教学、科研和育人工作中去,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

  最近,中组部、教育部党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原则、目标任务以及具体措施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这次党建会还专门征求了大家的意见,我们将组织力量作进一步的调研修改后尽快下发。希望同志们认真贯彻执行,切实把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抓实抓细抓好。

  四、维护稳定,确保安全,为和谐校园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新世纪新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高校连续十七年保持稳定,说明高等教育战线的工作是努力的、扎实的、富有成效的;近年来高校相继出现了一些不稳定事端,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有薄弱环节,还有不到位的地方。2007年,我们党将召开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种形势,要求我们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思考和做好维护高校稳定的工作。维护高校稳定是硬任务,我们务必要下硬功夫,把它摆在压倒一切的位置,作为2007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1.切实抓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西方敌对势力的鼓噪,国内的各种噪音、杂音,不仅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关键是我们自己要有主心骨,要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高等教育战线要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教导,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工作责任感。一是牢固树立阵地意识,加强阵地建设。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必须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师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融入到学校教育全过程,贯穿于学校工作各方面。要坚持课堂讲授有纪律,严格课堂、讲台、论坛的管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管理,绝不给错误的政治观点和有害的言论信息提供传播渠道。禁止在校园传播宗教。要加强高校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平台。要综合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加强校园网管理,防止有害信息在网上的散布和传播。二是加快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认真总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使用情况和经验,加快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的编写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全面反映、有机融入到新教材之中。要高质量地开好各门课程,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三是积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教材编写工作,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绝大部分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继续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力度,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精心组织编写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教材,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四是继续抓好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培训,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课的育人作用。要继续办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紧密围绕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工作,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文化培育大学生。

  2.加强防范和抵御渗透。最近,中央领导同志针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高校的渗透破坏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应当说,高校领导对防范和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的自觉性和警惕性是高的,工作效果是好的。但对当前西方渗透的形式特点和严峻程度,大家未必都了解得十分清楚。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高校渗透手法多样,形势严峻,日益呈现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暗到明的趋势。它不只集中于重点高校,还将触角伸到一般院校;不仅同高校频繁联系,而且重视与研究机构的关系;不再满足自然科学领域的交流,也不断向人文社科领域拓展;还与各类非政府组织相勾联,“官民并举”,渗透方式也往往以合法掩盖非法;在有的地方甚至由地下活动转向公开渗透。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防范渗透工作,关键是“固本”。高校要将反渗透斗争纳入维护学校稳定的大框架,统一领导,综合运筹,积极防范和应对。要认真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揭露各种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政治图谋,提高广大师生的政治鉴别力和对各种腐朽思想的免疫力,筑起防范敌对势力渗透的思想长城。

  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团组织以及教师、学生干部的骨干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增强师生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理解与支持,巩固高校思想阵地。要坚持依法治校、严格管理,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法规,制定相应实施细则,依法依规及时妥善处置各种针对高校的思想渗透和政治破坏活动。要加强与外事、公安、安全等有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建立经常性协调沟通机制,及时通报情况,共同研商对策,形成工作合力。

  3.切实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建设和谐校园,稳定是前提和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维护高校稳定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作为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高校党委的重要政治使命。一是建立安全稳定工作责任体系。要建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各地教育工作部门要加强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督导检查,各高校要落实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二是健全维护安全稳定的工作机制。以解决广大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统筹兼顾,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积极拓展师生意见反映渠道,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制定实施校内外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矛盾调处机制;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权益保障机制。三是完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各地各高校要根据2006年10月教育部召开的维护高校稳定工作会议部署,年底以前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并及时上报备案。同时,预案还要在实战演练中逐步完善,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四是加强安全稳定的基层基础工作。要加强以院系党组织和学生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完善维护安全稳定的基层组织网络。加强高校保卫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保卫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强化校园内部安全管理,整改和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师生守法自律意识,有效预防违法违纪行为。充分发挥学校群团组织、学生社团以及学生党员骨干力量在维护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五是综合治理校园周边环境。高校稳定是个系统工程,要积极争取公安、司法、检察、工商、交通、城市管理、文化、新闻宣传等部门的支持,逐步完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限期治理承诺制度、整治项目台帐制度、执法及时联动机制和社会参与监督机制,逐步形成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社会合力。要突出整治重点,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及时、妥善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事端。

  4.切实加强民办高校管理。《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民办高校迅速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成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较短,在规范管理和积极扶持等方面,我们还缺乏成熟的经验。自2006年,民办高校群体性事件增多,且在事件性质、聚集规模、激烈程度和反复性方面,都比以往严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要求我们加强民办高校规范管理,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民办高校规范管理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通知》,中组部、教育部党组印发了《关于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近期还要根据这两个文件制定下发关于加强民办高校规范管理的若干规定。希望同志们认真学习贯彻,并把学习贯彻情况按要求报告有关部门。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们要切实把民办高校以及独立学院的党建工作、和谐校园建设工作、安全稳定工作摆在重要工作议程。一是进一步端正民办高校办学指导思想。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坚持我国教育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这里所说的教育,既包括公办教育,也包括民办教育。《民办教育促进法》提出允许合理回报政策,是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前提下的政策。公办或民办,这只是办学经费投入渠道的不同,在办学方针和教育目标上是一样的。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任何学校,都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紧紧抓住抓好“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个学校办学的根本问题。二是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可选派德才兼备、熟悉高校工作的党员,到民办高校担任党组织负责人,也可选派退休干部中的党员,到民办高校党组织任职,党组织负责人兼任政府派驻学校的督导专员,担负对学校工作的督导责任。民办高校要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选好配齐党务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要结合实际,积极拓展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三是全面排查和化解民办高校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和突出问题。要制定专门的排查工作指标体系和排查方案,重点排查涉及学籍、学历、学制、学位等方面可能引发事端的问题。对排查出来的突出问题要及时报告,并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及时、妥善做好调处和化解工作。四是进一步规范民办高校招生环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本地区民办高校的招生简章(广告)进行审核,严格按照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和省级招生部门办理的录取手续对新生学籍实行电子注册。不按国家规定招生的,要进行严肃查处。

  同志们,这次高校党建会议为各地各高校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建设和谐校园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目标任务,现在的关键是要狠抓落实。会后,立即抓好会议精神的汇报、学习和贯彻落实工作。要及时向本地、本部门党委(党组)汇报,向有关部门和高校的领导干部、师生党员传达会议情况,重点是云山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要组织高校的党员、干部和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引导他们准确把握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各自的职责,自觉地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实践中去。各地各高校要按照会议的总体部署,根据本地、本校实际,认真研究,制定规划,分解任务,加强督查,全面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各项工作。教育部党组从2006年下半年启动了直属高校巡视工作,巡视组已对三所学校进行了巡视试点,效果很好。从2007年起,这项工作要全面铺开,我们将把和谐校园建设推进情况纳入巡视范畴,督促各项任务落实。

  切实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是党中央向全国高等教育战线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