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让无声世界奏响天籁之音

——记福建省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黄金莲

2011-06-13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本报记者 龙超凡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人们或许不知道,报告中“关心特殊教育”这句话,竟然来自一名闽北山区基层学校普通校长的建议。

  这位校长就是福建省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黄金莲。1991年,她在一片茅草丛生的荒山上建起了三明市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招收的特教生从最初的28人发展到如今的182人,教学班级涵盖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

  荒山上办起特教学校

  1971年,17岁的黄金莲在一所初小校担任民办教师。半年后,她到原三明师范学校普通师范专业就读。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一所农村小学任教。由于教学业绩突出,她先后担任了三明市梅列区洋溪中心小学总辅导员、副校长、校长等职务。

  1991年,三明市决定建立全市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人选却令人发愁。几经讨论,市教育局一致认为黄金莲最合适。考虑到工作的艰巨性,上级给她提供了三个优厚待遇:在市区安排一套住房、爱人可以调动到市区工作、可以带几名助手。

  当时的黄金莲很茫然,因为她对特教工作一无所知。不少同事、朋友劝她不要接手这项工作:“去教那些聋哑人,出不了什么成绩呀!如果干不好,还会抹杀了你以前的成绩。”

  对此,黄金莲有过动摇,内心有过挣扎,但想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想到每年只有两三个聋哑孩子有机会到外地上学,黄金莲便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特教事业干好,填补三明市特教事业的空白。”

  同时,她委婉拒绝了上级给予的三个优厚待遇,仅从学校带了一名副总务主任当助手。

  建特教学校完全是零起点,建校地点是市区郊外一片长着茅草的荒山,黄金莲接手后的首要工作就是兴建校舍。

  市财政拨款300万元盖学校,但经核算,300万元只够建一座综合楼。于是,她开始千方百计省钱。建校之初,她舍不得在城里租办公室,但家又住在偏远乡镇,于是她每天早上6点就出门赶第一趟进市区的班车,然后走10余公里到学校。

  1992年春节,综合楼终于盖起来了,学校招收了第一批28名盲聋哑学生。她跑遍了全市的工厂,买来便宜又优质的办公用品和教学设备。由于农村的课桌椅比城区要便宜一半,她便带着男教职工乘坐拖拉机到乡下去搬运课桌椅。

  18年过去了,黄金莲仍对1992年的春节记忆犹新。那时,综合楼刚刚竣工,学校四周没有围墙,她主动承担了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三的值班。当时,这幢楼没有通水通电,只能点蜡烛照明,用煤炉煮饭,用水就到隔壁的园林处去挑,晚上则住在黑灯瞎火的大楼里……

  千方百计给孩子找前途

  没搞过特殊教育的黄金莲,并非两眼一抹黑,她在教学和办学上有自己的思路。

  黄金莲第一个目标就是学会手语。独处时,她认真看手语书自学;晚上,她向特教专业毕业的教师学习手语;白天,她就把自己学会的手语教给学生。若遇到手语水平较好的聋哑学生,她则把字写在纸上,让学生教自己。一年后,黄金莲便能用手语与学生无障碍地交流。

  在办学经验上,黄金莲注重向其他聋哑学校取经。1993年,她带领教师们到福建省其他县市的聋哑学校考察,学习教育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经验。考察中,黄金莲发现了聋哑学校的一个重大弊病——混合班教学,即不论学生是否有听力,一律打手语。“有一些听力的学生,不让他们通过听来训练说话,多可惜呀!”黄金莲感叹道。

  回到学校,黄金莲便通过测听器对每一个聋哑学生进行听力检测,把有部分听力的学生分在同一个班级,完全没有听力的学生分在一个班级。对于有部分听力的学生,黄金莲让他们戴着助听器直接听,教师上课尽量不使用手语,而是努力训练学生开口说话。在教师的辅导下,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能说话了,不用依赖打手语与人交流了。不少家长说:“铁树开花,聋哑人说话,奇迹呀!”

  这一年,原福建省教委在三明召开全省特殊教育现场会,推广该校聋哑学生分类教学班的做法。

  黄金莲还介绍了学校一些有重大意义的发展举措:1998年,学校开办了职教班;2006年,学校开办了聋哑学生高中班;2008年,学校开办了聋哑学生学前班;2010年,学校开办了智障学生职业班。

  黄金莲说,学校现在开设了美容、烹饪、裁缝、木工等10个职教班,让学生都有一技之长,毕业后能靠手艺谋生,“有的学生开了金银首饰加工店,一个月可以挣一两千元呢!”

  在校孩子一个也不能少

  黄金莲深深地感到要干好特殊教育,首先必须有一颗博大的爱心。十几年来,她凭着女性特有的慈爱,对聋哑儿童的健康成长倾尽爱心。她提出,要用“爱心、耐心、信心、诚意、愿意”来对待工作。她这样做了,也要求老师们这样做。

  1998年,有一位来自永安市的聋哑孩子因父亲突然病故,家庭没有了经济来源,他母亲来到学校要让孩子退学。得知这一情况后,黄金莲带头捐款,全校教职工积极响应,纷纷慷慨解囊,为孩子解决了学费。母亲激动地对孩子说:“你是妈妈生的,但你是老师们培养的,你就认黄校长做妈妈吧!”

  类似的事情举不胜举。然而,最令人感动的是黄金莲亲自“主演”了一个真实版的《一个都不能少》。2002年12月的一个星期天早上,5名聋哑学生向学校请假到校外超市购物,一个小时后仍没回来。学校教师赶到超市一看,哪有学生的踪影!超市的人推测说,可能被外地的聋哑人骗走了。当天,黄金莲立即组织教师在三明市区附近到处寻找,毫无所获。

  报案后,黄金莲赶印了大量的寻人启事,和教师们一起四处张贴。一天天过去,热心的电话一个个打来,教师立即跑过去辨认是否是学校的学生,仍无果。黄金莲说:“有时半夜接到相关消息的电话,我们也立即起床前往辨认。”

  把三明的大街小巷、乡镇农村找遍了后,黄金莲带领教师们到福州、厦门、南平等地寻找。终于,他们在厦门获得了一条线索:5名聋生可能被骗到湖南长沙了。于是,黄金莲和教师们马不停蹄地赶赴长沙,向长沙市公安机关报案,与公安人员一起到一个个收容所、派出所寻找。

  结果,他们不仅找回了5名聋哑学生,还帮助长沙市公安部门破获了一个外地聋哑人盗窃团伙,解救了全国各地被骗的在校聋哑学生200多名。长沙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说:“我们以前也破获过聋哑人犯罪团伙,也知道一些被骗的聋哑人还是在校读书的学生,但是却不知道往哪里送,你们学校由校长带队来找学生,还是第一回遇上呢!”

  10余年来,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一个也不少!人们说,是黄金莲用爱心换来了孩子们的希望,让孩子们无声的世界有了天籁之音。

  【师生评说黄金莲】

  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马兰英:

  黄校长对老师严中有爱,引导有加,决不厚此薄彼。她对学生倾注爱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都十分关心,可谓事无巨细。她刻苦钻研,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让特教生有一技之长。学生顽皮走失,天涯海角黄校长也要把他们找回来。由此,学生们都称呼她为“校长妈妈”。每逢教师节、母亲节、生日,黄校长总能收到特别多的鲜花和贺卡。

  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全体盲生:

  上学之前,我们在各自的小山村里,对未来一片迷茫,对世界、对人生一无所知。自黄校长拉住我们的手,我们就有了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的机会,我们这些残疾孩子就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逐步向着人类文明进发。我们不会忘记,黄校长对我们说的,“做一个身残志不残的孩子”。在我们的心目中,校长就如同和蔼可亲的妈妈。可以说,我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都饱含着“校长妈妈”的心血。

(责任编辑:李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