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大力发展语言产业 服务国家语言战略

2020-10-10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语言产业是生产语言产品以满足各种语言需求的业态集合,具体包括语言培训、语言出版、语言翻译、语言技术、语言艺术、语言创意、语言康复、语言会展、语言测评等行业。国家语委在“十二五”科研规划和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开展语言产业研究,促进我国语言产业发展。

  今天,语言产业不断满足着语言产品与服务新的消费需求,为增强国民语言能力、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语言文字工作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能力和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贯彻全国语言文字会议精神,面对国家语言战略的新要求,需要从以下方面着眼:

  一、连接传统与现代:中国语言产业的功能与使命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对语言资源经济属性认识的不断深入,语言产业在语言资源保护、传承以及相关产品研发、传播中的重要功能日益显现。如现代的语言艺术可以将古老的甲骨文设计成网络流行的表情包;运用语言智能技术可以搭建便捷高效的在线语言培训平台,还可以使每位学习者拥有一位人工智能老师,实时帮助其纠正发音;通过融媒体语言出版保存珍贵的语言文字音像资料;包括语言博物馆、语言博览会在内的语言会展,更是对各类语言产品的综合展示,唤起社会各界对语言文字问题的再认识与再思考。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推普脱贫攻坚战、推动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中,语言企业屡建“战功”。

  可以说,语言产业连接着传统与现代,在开发中保护、在传承中传播,使古老的语言文字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满足人们日益增强的语言需求、提高国民语言能力的同时,也不断提升自身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据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语言产业研究院初步研究,2019年我国语言产业全行业产值达1万亿元人民币。

  二、创新引领未来:语言技术赋能新经济与新业态

  语言产业以新经济为主要特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直接为新动能的壮大贡献力量;同时,其中以语言智能为代表的语言技术行业为其他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发展提供着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持,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助推器”,并与其他新基建内容一起,为国家智能经济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语言智能直接影响和推动着人工智能体系的进步,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据统计,语音智能领域单位技术产出高于人工智能行业整体:目前我国人工智能创业项目中有252家处于语音识别和语义分析赛道,占比10.6%;截至2018年底,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申请专利44.4万件,其中,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申请专利6.1万件,占比达13.6%。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生产要素的形态经历了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到数字经济时代的3次变迁,在数字经济这一新经济时代,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型生产要素具有无限增长和供给的特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性。随着语言智能的发展,语言数据的重要价值将日益凸显,在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服务行业中,拥有更丰富的方言、非通用语数据采集能力以及更优秀的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义理解等数据处理能力的企业将更易于脱颖而出。

  三、服务国家战略:协同共建语言产业交叉学科

  2010年以来,国家经济与社会各方面的进步、语言产业各业态的蓬勃发展势头、相关研究机构的成立推动了语言产业研究的发展。随着语言学与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不断深化、细化,形成了语言产业经济、语言智能、语言管理、语言政策与规划等专门学科方向。2012年,《语言产业导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建立“语言产业经济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高校启动了语言产业研究、语言经济学、语言智能与技术等方向的硕士生、博士生培养工作;“中国(北京)国际语言文化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三届,进一步激发、带动了学界对语言产业交叉学科相关问题的探讨。

  语言产业交叉学科的建设,有待多学科领域、产学研各界的携手努力、协同共建,根据国家发展需要不断探索、逐步完善,以“语言产业学科创新”来推动中国特色语言产业发展范式的构建,为语言产业发展培养和输送高端专门人才,在新技术变革、经济与社会发展、国际交流进入新时期的大背景下,面向语言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国家战略发展的新布局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共同肩负起推动语言产业发展、服务国家语言战略的历史使命。(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语言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 李艳;中国语言产业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贺宏志)

(责任编辑: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