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挖掘过程性数据中的教育价值

2020-12-12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正式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

  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的又一重要纲领性文件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指出要破解“五唯”顽瘴痼疾,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全国教育大会以来,教育系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出台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推进中小学生减负等文件、研制高考评价体系等措施来破解基础教育“唯分数”、“唯升学”现象,但这并非一日之功。时至今日,我国教育评价中的“五唯”仍根深蒂固,造成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严重。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德智体美劳共同指向全面发展的人,五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根据泰勒的目标取向评价模式,有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评价标准与评价内容。“五唯”导致的教育目标窄化,必然会反映在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上,我国学生长期以来备受诟病的“高分低能”便是例证。

  以分数和升学率为主的评价导向如果不及时改变,必然导致各利益相关主体最大化地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分数,进一步助长校外培训热潮、加重学生学业负担。PISA连续几轮测试均表明我国参测省市学生学业负担在国际上处于前列,并由此带来学生生活中情绪不健康等一系列问题。

  针对这一顽瘴痼疾,《方案》指出,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这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破“五唯”,扭转教育不科学评价导向的一项重大的、实质性的举措。

  在四大评价中,过程评价居于核心地位

  其一,强化过程评价就是要扭转教育评价中只重结果评价的倾向。当然,强调过程评价不是要否定或摒弃结果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一种重要类型,我们认为结果评价是必要和必需的。改进结果评价,是要摒弃结果评价中“唯分数”和“唯升学”的现象,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前我国最重要的结果评价就是中高考,近年来我们也一直致力于中高考的改进,如高考实行选考、一年多考制度,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纳入招生录取等措施,就是在力图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数”的困局。而且我国多年来的改革经验也表明,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不冲突,过程是结果的前提,结果是从过程中产生的结果,二者相依相存。因此,在中高考改革中探索和贯穿过程评价的理念是可行与可为的。其二,过程评价从内涵上包含了增值评价。过程评价就是要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和成长过程进行评价,其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一种个体内差异评价,即将评价对象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以此评价学生的进步情况,这与增值评价具有内涵上的一致性。而且,若增值评价只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和成绩的进步状况,而不管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其他方面的进步情况,则其也会不可避免地走向唯分数评价的藩篱。其三,综合评价更要注重过程评价。当前,综合评价在我国主要表现为要将考试分数和成绩以外的东西纳入进来,目前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最彻底、也最成熟的则是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典型的过程性评价,其实施过程也是彰显育人价值的过程。但由于其自身还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与实践操作体系,加之评价结果的“高利害”使用,在实践操作中稍有不慎极有可能将其异化为结果性评价。如何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性育人功能,彰显其育人价值是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中要考虑的重要课题。

  过程评价是破解“五唯”困局的核心与关键

  强化过程评价,扭转不科学教育评价导向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过程评价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评价观。行为目标的教育评价观支配和引领我国教育评价数十载,过程评价呼唤教育评价观由目标导向转变为过程与目标并重。与仅关注目标的达成度不同,过程评价将评价的视野转向学生的学习经验领域,凡是有价值的学习结果都应纳入评价范围,即关注目标以外的学习结果。这种学习结果不仅是分数,是更广义上的学生经验到结果。因此,教育评价要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体验。除关注预设的教育目标,还要关注非预设的目标;除了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显性行为变化,更要关注其隐性素质的变化情况。

  二是过程评价需要拓宽和深化评价内容。由于过程评价将评价的关注点从结果导向了整个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师生互动过程,由目标的达成度转向了目标之外的实际教育效果,因此需要拓宽评价的内容。师生教学过程中的投入度、参与度、师生关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学生的态度、兴趣、动机等非认知因素都应纳入成为评价的内容。

  三是过程评价呼唤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法体系。在评价方式上,过程评价应采用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但要以质性评价为主,包括档案袋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在内的有利于展示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的质性评价应成为过程评价的主要方式。在评价主体上,由于评价发生在教学过程中,而不再游离于教学与学习之外,这就要求师生共同参与,尤其是学生的深度参与。

  四是过程评价需要做好评价结果的反馈与利用。与结果评价不同,过程评价的最主要功能不是比较与鉴别,而在于发展与改进。过程评价是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并在学习过程中实施评价,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改进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持续性的评价过程。

  过程评价需要建立在数字世界之中

  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物理世界中学生学习过程信息进行采集、管理和存储;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数字世界中存储的学生学习过程、结果的各种数据以及相关因素的数据,建立相应的教育大数据预测、分类和智能评价模;利用智能决策和可视化技术进行科学分析和决策。进而减轻教师、学校和家庭的评价负担,提高过程性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确保评价的常态化和规模化。如上所述,我国现行的综合素质评价是一种典型的过程性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有利于过程评价的开展,要继续推进综合素质评价落地。因此,要建立“评价—反馈—改进”的运行机制,做好结果的反馈与利用,挖掘过程性数据中的教育价值,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教师教学过程的改进作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督学 辛涛)

(责任编辑: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