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造就时代新人 明晰重点方向

2020-12-03 来源:《中国高教研究》收藏

  《总体方案》的公布,恰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攻坚阶段,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曙光在前之际。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顺利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目前正转型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新阶段。在这一伟大历史转折过程中,国家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但也伴随着新老交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矛盾和冲突。“纲举目张,执本末从”。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大学作为具有上层建筑属性的学术机构,必须勇挑重担,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头羊”和“排头兵”。课程作为大学生的“食粮”,是帮助莘莘学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第一课堂”,为造就能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德立好了,就成为了中华民族长治久安的“防火墙”。而立德树人的关键突破口,就在于要建好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和隐性课程这“三类课程”。

  1. 提升思政课程。类属“公共基础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思政课程,经过长期积淀已基本成熟。下一步的改革重点,在于要注入时代的新内涵,增强课程的立体化、感染力等方面,要让高深的理论链接当下的世情、国情和社情,要使教学内容观照大发展、大变革和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实现新时代思政课程的华丽跃升。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要把《总体方案》中规定的“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等要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 提升专业课程。专业课程要以“主动服务国家需求”为指针,向全程全员全覆盖的课程思政转型,并非那么轻而易举、一蹴而就。而要履行好这一使命,就必须结合文史哲、经管法、理科、工科、体育、艺术等课程各自的特点,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避免重智轻育倾向。主要措施有三条:一是课程要融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诠释课程原理与国情的关联;二是课程要介绍科学家、工程师、创业家等的心路历程,反映他们在创新过程中的成败与得失,彰显他们对于自然规律的态度和探索不止、永攀高峰的人文情怀、科学素养和工匠精神;三是课程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和相关法规政策,培育经世济民、德法兼修的职业情操。总体要求是,即便是那些貌似与思政课程相关性不强的课程,也要实现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互补短长、殊途同归的协同效应。

  3. 提升隐性课程。“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并号召全社会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校园文化是隐性课程,如影随形,无时不刻地萦绕在我们周围,进而对大学生的言谈举止发挥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校园文化,林林总总,精彩纷呈,但有一种文化却是立德树人这项民族复兴工程的重中之重,那就是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之魂。歌唱祖国、歌颂民族、赞美奋进在各行各业的英雄人物,不仅应当而且必须成为新时代肩负立德树人这一光荣职责的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旋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南京大学原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骏)

(责任编辑:俞曼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