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打通“堵点”,精准发力,从“对人的评价”到“为了人的评价”

2021-03-10 来源:《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收藏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要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教育评价改革”再次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

  教育评价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以评价改革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构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本刊记者就此深入采访了两会代表、委员以及一线教育工作者,寻求评价改革落实落地路径。

  01

  破“五唯”关键要打通三个核心“堵点”

  为完善落实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克服“五唯”顽瘴痼疾,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对教育评价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提出了中国化的解决方案,是我国教育评价制度的优化升级。

  众所周知,教育评价是一项世界性、历史性、实践性难题。美好蓝图绘就后,如何落地是关键。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在会前作了广泛、充分的调研,她认为:“长期以来,对学生的评价普遍存在‘重智、轻德、弱体、抑美、缺劳’的现象。”“虽然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各种复杂的考量,大家认为再重要也重要不过升学考试。”浙江省龙游县教育局副局长周华谈道,“所以最终以应考为特点的智育‘以一敌四’,遥遥领先,但大家也看到了‘智育独大’带来的弊端。”

  “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如果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教育只关注升学率,国家会没有核心竞争力。”3月7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开启。在回答记者提问“什么是教育的真谛”时,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唐江澎谈道,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

  这一关于“好教育”的描绘“刷屏”教育圈。网友呼吁要切实“以教育评价为牵引推进改革”。

  刘希娅认为,教育评价改革落地,真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关键要打通三个核心“堵点”。

  一是打通评价标准“堵点”。基于发展评价观,从“对人的评价”到“为了人的评价”,将评价标准制定与实施下放,鼓励各地区进行创新型探索,如小升初评价工作可由县一级教育部门牵头实施,改变目前培训机构充当中学“招生部”,绑架裹挟学生、家长的局面。

  二是打通命题环节“堵点”。加大对命题导向和内容的研究,中考、高考从考查死记硬背记忆性知识为主向考查质疑思辨、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转变,提高考试的开放度、灵活度。

  三是打通各方监管“堵点”。首先,强化政府管理,凡是出现“五唯”倾向的区域,对该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相关学校的党政负责人一查到底,如情况特别严重可直接免职。其次,强化媒体管理。加大对相关媒体夸大报道引发社会焦虑情况的处罚力度。再次,强化培训机构管理。以“打黑”的力度,成立中央专项巡视组,采用行政公益诉讼等方式,加强对各地课外培训机构的督察。网信部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还应合力对课外培训机构线上学习平台进行监管,避免出现管理真空。

  02

  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标准

  标准是评价的基础和依据。

  “要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上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并依据不同学生学习年段制定相应的全面发展标准,不同年段有不同的德智体美劳发展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一体设计,前后联通,系统培养。”重庆市教育评估院书记、院长刘云生认为,在横向上,需要建立德智体美劳全要素发展的标准;在纵向上,需要明确各年级学生学习发展的标准,逐步建立多方位、多领域、多层次、多主体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服务标准体系。

  近年来,杭州上城持续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渐渐明晰义务教育阶段评价的价值标准——不是为了甄别,而是为了诊断;不是为了选拔,而是为了激励。上城区努力为基层学校松绑,“避免让基层学校困于学业的‘分分计较’,而是能够立足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让教育者的眼里不要只有分而没有人,让学生们的眼里不要只有分而没有光。”说起这些,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项海刚有些激动。

  上城区的抓手是《中小学生素质报告单》,以“必备品格”“学业发展”“身心健康”“艺术审美”“劳动创造”五维合一的评价体系体现五育并举。如“必备品格”中不仅有“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的态度、认知水平、实践能力的考量,还包含学生参与国情、社情、民情的考察经历和社会服务;“身心健康”不仅呈现学生体质健康的测查情况,还包括运动技能的掌握与竞技比赛的参与与投入情况;“劳动创造”的评价注重脑力与体力相结合,劳动时长与成果相结合。

  杭州市建兰中学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记录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产生的所有印记。比如,每一次课的常规情况,包括迟到早退、师生交互、课堂参与、收获、荣誉、违纪等都进行了数字化处理。“所谓的数字化处理,就是建兰中学基于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18个要点,结合学生在学校参加的所有课程与活动,提炼和总结出建兰学生的82项修炼标签。”建兰中学校长饶美红介绍。

  在建兰中学,学生只要参与了某项活动或者某个课程,教师就会根据其表现进行行为数据的及时捕捉和记录,并通过互联网基础设施“沉淀”到统一的数据平台,利用学校“大脑”分析后形成即时的“学生画像”。某学生上传的数据越多,就越能直观地发现该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上升或下降。

  相比传统的仅凭教师经验去感知,利用数据来完善学生的评价体系,不但能为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也能使增值性评价更具有依据和科学性。“基于学生德智体美劳行为数据生成的‘学生画像’还能为下一阶段的学生成长预期与成长途径提供实时建议,为学生的动态化发展提供数据以及结论性的支撑。”饶美红说。

  两会伊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育课不是艺术考级,而是对审美经验、审美感知、审美素养的教育。“现在最重要的是进一步研究全国初中阶段美育课程和教材,让美育考评更科学。”

  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标准,需要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五个主体认真落实《总体方案》精神,从评价对象和评价内容的特点出发制订评价标准、选择评价工具。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上海中华职教社副主任胡卫在《关于推进校外艺术教育进校园的提案》中建议,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记录和诊断学生的美育成长,课程结束时以学生才艺展示、戏剧表演等多种活泼的形式,呈现学生的学习成果。他认为,在评价参照标准上,将学生间和学校间的竞争性比较,转变为学生个体自身美育发展提升的诊断,即由“绝对评价”向“增值评价”“个体内差评价”转向。

  03

  相较于考试,课程、教学才是学生评价的最佳“落点”

  “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重点在学校课程教学的落实,必须加强对学校的课程教学评价。”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反复强调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重视什么就考什么”,“考试”往往被视为化解难题的“灵丹妙药”。

  “评价是指挥棒,但评价并不是单指考试,用考试来督促学校和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只会导致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的恶性循环。”倪闽景补充道,以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来说,加强考试虽然短期会产生一定的效果,但并不会在学生身上产生持久的效应,只有让学生体会到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给自己带来的自身愉悦和成就感,才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正确道路。

  他认为,如果学校没有提供体美劳课程、教学、师资设施保障,那么针对这些领域的考试,势必逼迫家长把孩子们送到校外机构去增加这方面的培训,必然导致孩子们的负担进一步加重,家庭经济负担进一步加重,这显然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初心是相悖的。

  周华认为,只有建立了有效的教育评价手段,让德智体美劳在对学校和学生的评价中各占有一席之地,才能真正落实“五育并举”。“然而对于德体美劳的评价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并不能像学业水平那样简单地诉诸于一纸考试。要想作出相对客观的评价必须要有相对统一的学习内容和衡量标准。就现阶段而言,课程化或许是可行的办法。”

  “实际上孩子们是天生好动的,是天生爱美的,是天生喜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劳动的,学校、社会、家庭只要给予充分的空间和时间,你不让他做都不行。”倪闽景认为,现实教育中,之所以反映出学生对运动、对艺术、对劳动不重视、不喜欢、不能坚持的情况,实际上是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没有落实到位。“课程为本,教学为先,评价只是一种激励和导向,切不可舍本求末,一味用考试这个单一手段来实现教育目标。”

  评价是教育改革中的“硬骨头”,只有上下联动,才能攻坚克难。

  “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学生近视率、体质、身心健康和劳动技能等方面。” 项海刚谈道, “我们要像抓学业的合格率一样抓近视率和体质的达标率,要像关心学生的身体一样关注学生的心理;要像关注文化课作业一样关注劳动的任务。”

  好的评价,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北外附校在课程、师资、场地、设施等方面做足了准备,他们建立了系统的“课外教育课程监测评价系统”,将评价导向从“教师教了多少”转向“教会了多少”,从“完成课时数量”转向“教育教学质量”。国家督学、北外附校校长林卫民向记者介绍,北外附校在校内新建了体育、美育、科技、劳动教育基地,利用田园牧场与劳动基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劳动教育。

  04

  创造性构建科学、多元的学生评价体系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常生龙认为,教育评价改革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多从整体的视角切入,这样评价的方法和举措就会更加多元,有助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让《总体方案》落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要创造性地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林卫民认为:“中小学校应当对标对表《总体方案》,积极参与到‘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评价体系’的行动中。”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大附中校长邵志豪认为,一要构建多主体、全息化的学生评价体系。评价最主要的主体是学生自己,还有教师、同学、家长、社会活动的指导者等。二要构建全过程、记录性的学生评价体系。记录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点滴与标志性成果,特别是记录过程与感想。

  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清华附小建立相应评价体系,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强调“帮助每一个儿童全面发展”,体现不同学段学生的个性特点。以构建学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为例,三四年级以整理房间为重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烹饪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园艺培养孩子的细心,洗碗培养他们的体贴;五六年级已经有一定“研究”眼光和能力,于是成立小课题研究小组,对不同劳动者的劳动性质、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劳动价值进行研究。

  每当岁末年初,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北星小学的孩子们都会迎来令人激动的时刻:星币排行榜年度颁奖盛典。星币排行榜是学校以星币积分的形式,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种激励手段。比如,为激励学生学习多元的艺体课程、参与各类的艺体活动,学校采用星币积分方式建立了艺术成长和健康发展档案卡。校长曾祥琼介绍:“一颗小小星币承载着激励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任,虽没有数字化评价准确,没有智能化评价快捷,但温暖而有童趣,具象而可感。”

  高中阶段升学压力大,容易“智育独大”而不及其余。如何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落实“五育并举”?

  近年来,浙江省海宁高级中学积极探索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立德树人机制,建立起“结果与过程兼重、达标与成长兼顾、多元与特色兼容”的综合评价体系。如体育评价中,考虑到学生身体素质和状态的不同,自2013年开始学校实行体育课选修制度,每个学生选修一项体育项目,重点提升一项体育技能,由该项目指导教师打分并按人数比例进行赋分,以多元化的分类评价打通不同体育项目,实现对学生体育更客观的评价方式。近年来在浙江省高校公布的高中毕业生体质健康测试中,海宁高中在全省500多所高中排名都处于前10%,最高为全省第6名。健康的体质,预示着学生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体方案》要落地见效,必须加强对区域内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评价,以优化教师评价为抓手,让五育特别是体美劳教育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局长张苑发建议:“在干部选拔、教学成果评选、职务职称晋升等方面,适当向重视体美劳的学校和以及一线教师倾斜。设立专门奖项,对体美劳方面教育教学成效比较突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表彰。将体美劳教师在课余指导学生训练、比赛,承担课外活动、课后服务等计入工作量。”

  评价是为了实现教育增值,要改变“以分数论英雄”的错误评价取向,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

  “从入口看出口,从起点看变化”,湖南省长沙市已经多年探索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以促进增值评价改革整体推进。增值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重视过程,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科学运用成长百分等级(SGP模型)技术,使得不同学科、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学生“五育并举”成效可进行比较。

  长沙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孙传贵介绍,“增值评价不是纯粹看学习成绩,而是兼顾学生素养培育的多个方面,要求多个主体参与评价,并要详细做好个人成长记录。”在对学校进行评价时,基础相同的学生,谁进步大,谁的教学质量就高;两所学校,学业成绩差不多,其中一所学生的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或艺术素养提升快,则这所学校教育质量就更好;同等的学业成绩状况,一所学校学生学习负担轻,学生文体活动时间长,则这所学校的办学方式值得肯定;学业质量有正值,也有负值,不排除部分“名校”教育评价是负增长,等等。长沙市还强化评价结果运用,2018年至今,连续三年发布年度《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在相应范围内通报各区县(市)、普通中学教育质量增值状况,将其纳入相关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这对引导学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多年的教育评价探索与实践,大大改善了长沙市的教育生态,一批“低入口、正增值”学校脱颖而出,激活了不同层次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由此看来,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构建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让德智体美劳在对学校和学生的评价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切实为立德树人赋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本刊记者 任国平 钱丽欣 程路 宋佳欣)

(责任编辑: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