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走失的特殊女娃上学了

2020-11-28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小白兔什么样?谁来跟我模仿一下小白兔?”记者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特殊教育学校见到玲玲(化名)的时候,她正拉着老师的手,蹦蹦跳跳地模仿小白兔。可就在4个月前,玲玲还陷入过一次险境。

  今年7月12日,一则女童走失的消息惊动了甘南人的朋友圈。走失的女童正是患有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的玲玲。接到报案后,当地派出所立即发出协查通告。

  警犬、无人机、数百名志愿者……经过3天的搜寻,终于,玲玲找到了!

  孩子是回家了,可她后续的生活怎么办呢?就在玲玲回家的当晚,甘南藏族自治州教育局局长龙布拨通了一个电话。

  接电话的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鲁毛才让。“龙布局长要我协调残疾人教育专家,到娃娃家对娃娃进行评估鉴定。”玲玲的教育问题怎样解决,急需一个科学的判断。

  第二天一大早,鲁毛才让一行4人便出发了。

  玲玲家所在的临潭县城关镇距甘南州首府合作市70余公里,车程近两个小时。刚见到玲玲时,她的状态很不好,整个人蔫蔫的,窝在被窝里一动不动。这个娃娃能上学吗?专家组心里没底。

  缓了缓情绪,鲁毛才让走到床边,轻轻地摸了摸玲玲的额头。慢慢地,玲玲抬起头看了看鲁毛才让。“当时娃娃看我的眼神,我就觉得,她好像是喜欢我们学校。”鲁毛才让燃起了希望。

  之后,鲁毛才让又把带来的书包文具递给玲玲:“玲玲,你穿上衣服跟我去学校好不好?”没想到,听了这句话,玲玲竟然主动坐起来接过了书包,还抱在怀里不撒手了!

  看到这一幕,大家心里有了底:这个娃娃能上学!

  听到孩子可以入学,玲玲的父母又是开心,又是不舍。

  由于没有办户口,玲玲一直没能走进校园。平时,她很少踏出家门,一直由家人轮流看护,时时刻刻离不开人。“再这样下去你们就把娃娃毁了!”鲁毛才让看得心急。她和专家组成员反复与家长沟通:娃娃来特校,家里一分钱都不用花,国家还给补助;学校能教会娃娃吃饭穿衣,让她有自理能力,家长才能出去挣钱……终于,玲玲的父母答应送玲玲上学。

  “给娃娃办好户口和残疾证,弄完了一定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再三叮嘱好后续事宜,鲁毛才让一行才离开玲玲家。

  转眼间到了8月中旬,玲玲的父母还没有和学校联系,“他们不联系我们,我们就主动找他们。”鲁毛才让再次联系玲玲父母,询问他们的困难。9月6日开学当天,看到玲玲来报到,鲁毛才让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

  在甘南特校,像玲玲这样的特殊儿童还有100余名,他们多半来自牧区,家庭贫困。“你们可能很难想象,很多学生刚来的时候会随地大小便。”甘南特校团委书记梁旭说。在这里,学生学到的第一课是讲卫生。教师们给学生剪指甲,教他们洗脚洗脸,带他们认识厕所,照顾他们入睡起床……白天上课、晚上看护学生起居是甘南特校教师的日常。

  特教学校的学生残障程度不同,年龄差距大、个体差异大,需要教师加倍细心和耐心。记者采访时,二年级听障班班主任胡瑞正在给学生们上语文课。她俯在课桌前,握着听障学生的手放在自己喉咙上,让学生更清晰地感受自己发音时喉咙的震动。“我们学校的课程内容跟普校是同步的。”胡瑞介绍,尽管困难,学校还是根据孩子的情况量身定制,开齐开足了国家规定的课程。

  为了让学生融入社会,学校还开设了唐卡绘画、厨艺、缝纫、美甲、舞蹈等技能课。校园北侧,落成不久的职业楼也即将投入使用。

  作为甘南州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如今,这里共有16个教学班、137名学生、29名教职工,生均经费达到6000元,每生每学期生活补助2618元,州政府支持学校建起了教师监管房和职业楼,还每年给学校15万元的民生补助……搞教育从特殊学校抓起,已经成为甘南州人的共识。

  去年,甘南州组织专家对全州疑似辍学的162名残疾儿童的入学安置方式进行了评估,最终送教上门137人,入甘南特校10人,在家康复6人,随班就读5人,其他特校或康复机构4人。

  经过近3个月的学校生活,玲玲逐渐学会了自己吃饭、穿衣、上厕所。“我前两天去看她,她还对我笑了。”鲁毛才让说。对特教教师来说,孩子的笑容就是最大的认可。(本报“三区三州教育行”融媒体报道组 甘南州报道组成员:苏令 尹晓军 黄鹏举 林焕新 单艺伟 杨文怿 执笔:杨文怿)

(责任编辑: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