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自把村20年修路记

2020-09-24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山高坡陡的高黎贡山深处,一条水泥路格外显眼,像是在大山上系了一条飘扬的丝带,被白雾缭绕的自把村,就在丝带的尽头。村寨延续20多年的教育脱贫故事,要从这条水泥路讲起。

  自把村位于云南怒江州泸水市称杆乡,是一个典型的傈僳族村寨,21个村民小组、473户群众星星点点散落在崇山峻岭间。受自然环境影响,这里交通闭塞,经济发展落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全村贫困发生率高达84.16%。

  “以前,从村委会到乡政府没有路,要走一天才能到。”在自把村工作了25年的村党支部书记乔进章说,因为不通公路,上学不便,一些住在山上的孩子上学要走两天,很多孩子因此失学辍学。

  “我们这里本身就偏远落后,再不送孩子去读书就更落后了。”“不通路,做什么都难。”……20世纪90年代后期,当地党员干部和村民围在火塘旁合计道。

  “修路!”大家达成共识:给孩子们修一条上学路,就是给村寨修一条脱贫路。

  经费不足怎么办?党员领着村民干,修路“包干到户”!你家劳力少,负责修10米;我家有党员,多开20米……就这样,经过三四年努力,当地群众凭双手在坚硬的石山上,开出了一条10多公里的“毛路”。

  正是这条“毛路”打通了孩子们的读书路。乔进章说,村民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一下提升到90%以上。

  2009年,上级党委、政府加大投入,将“毛路”铺上了水泥。越来越多的孩子沿着这条路走出大山、考进大学;越来越多的现代文明成果,也沿着这条路走进大山、进入傈僳族村寨。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战役打响,自把村在泸水市扶贫办驻村工作队带领下,以“种草养畜”模式发展产业,成立了一批村级扶贫合作社。

  随着产业发展,路又一次制约着自把村群众脱贫致富。

  2017年,在上级资金支持下,自把村的这条路又进行了大规模改造。“现在,村民坐车到乡政府只需20分钟,生产生活更方便了,也为未来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条件。”乔进章说。

  自把村驻村第一书记张丽权说,路改造完成后,村寨里农用车多了、砖瓦房多了,草果、核桃等农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村民们“甩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的底气和干劲儿更足了。

  村民白乃在产业扶贫项目支持下,开办了兴民特色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饲草456亩,现代化集中养殖肉牛,预计每年纯收入120万元。

  乔进章说,随着路越修越好,教育脱贫的观念在傈僳族群众心里更加深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100%,自把村办起幼儿园,村里年年都出大学生,村民整体素质和村容村风也发生了积极变化。

  “真高兴咯!”看到村寨的变化,70多岁的阿三八老伯笑眯眯地说。阿三八家以前是村里的贫困户,现在盖起了新房子,孙子在昆明上大学,孙女也考上了市区的高中,他逢人就夸读书好、教育重要。作为村文艺队队长,阿三八和几位村民自编了傈僳族歌舞,宣传党的教育政策,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将来建设家乡。

  近日,记者走进自把村村委会小院,十几名傈僳族群众围成一圈,伴随着傈僳族民族乐器“起奔”的琴声边唱边跳。人群中,穿着传统民族服饰的阿三八格外显眼,他随着舞蹈节奏,用力挥舞着手中鲜艳的国旗。欢快的歌声、琴声交织着,沿着这条大山深处的教育路、脱贫路,越飘越远……

  自把村20年修路的故事,是近年来怒江州教育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多年来,紧紧围绕“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任务,怒江州建立起从学前到大学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实现学前教育“一村一幼”,所有县市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学校网络全覆盖,学生上学享受14年免费教育,各族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本报记者 张晨 刘亦凡 贾文艺 李柯)

(责任编辑:俞曼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