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不少贫困乡村,长期驻扎着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有才干、特别有担当的队伍,他们担任着“驻村第一书记”的职务,成为群众与党之间真情联结的纽带、带领农村脱贫致富的引路者、切实为农民排忧解难的知心人,昔日贫穷落后的乡村因他们而大变样。本报第四版今天就报道了教育系统“驻村第一书记”们的故事,他们为全力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改善生活、改变精神面貌而日夜奋战,他们的故事集中展现了教育系统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而努力奋斗的拼搏精神。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那些尚未脱贫的偏远乡村,的确需要学识扎实、理想远大、情怀高尚的高学历专业型人才输送新理念、新技术;在广袤的农村大地,教育系统要有所作为,且大有可为,尤其是那些优秀党员,积极参与教育扶贫,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便是在时代大潮之下发挥自我价值,实现自身光荣使命。
依托教育系统丰富的人力资源、优质的智力资源、学科资源、物质资源、网络资源等,包括高校在内的教育系统驻村第一书记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具有独特优势。事实证明,像北京林业大学驻村第一书记张骅、河南理工大学驻村第一书记杨波等,不负所托,不辱使命,已经逐渐成为农村扶贫致富的领头雁、最美的乡村引路人;他们是高校立德树人、培养人才办学理念下的生动体现,是教育系统值得学习的榜样;他们不断锤炼韧劲耐性,充分发挥文化专业优势,开阔思路眼界,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千方百计让贫困乡村与信息时代对接,让农业重新焕发活力,为农村发展注入活水。
每一位驻村第一书记的付出与经历,都是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都让我们看到教育系统优秀党员身上的宝贵品质,看到他们在教育扶贫之路上的坚定付出以及乡村振兴的巨大希望。例如,河北省教育厅驻涞源县南马庄村第一书记智学致力于产业脱贫,养殖业和光伏发电两手抓,全面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饮水难、出行难、用电难问题,点燃了村民们的致富热情。陕西师范大学驻岚皋县四季镇天坪村第一书记杜炳志不辞辛劳走访贫困户,因地制宜制定增收规划,带动全村400多人稳定脱贫,还成立红烛励学基金,激发山区孩子奋发图强……他们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着眼长远、敢作敢当,全心倾注、实干为先,让脱贫好点子有了好着落,让致富好思路变成好出路,早日实现精准脱贫指日可待。
驻村第一书记是中央政策的落点,是精准扶贫的支点,也日益成为精准扶贫联通上下的中坚力量,为贫困乡村燃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之火;面向未来,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中国大地上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以及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需要更多的驻村第一书记接续努力,在带领村民脱贫之路上展现教育系统优秀党员的风采风范,在践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以永不停歇前行的脚步,矢志拼搏奋斗,践行初心使命。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当这些最美的乡村领头雁、教育系统的优秀代表,站在脱贫攻坚的最前线,用自身行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使命而不懈奋斗,他们注定将在中国的大地上书写出壮丽无比的篇章,他们的生命也注定浓墨重彩,意义非凡。(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