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天地间,有大课堂有大舞台

——中国高校扶贫掠影

2021-03-16 来源:《光明日报》收藏

  “值得。”当听到一位参与项目的初二学生立志要考上华东理工大学的一瞬间,华东理工大学精神扶贫公益项目“醒狮行动”负责人张洺硕被深深触动了:升腾的梦想在一个人心中激荡是多么幸福。

  “我们就是让大家吃小米都吃出文化味。”发掘推广当地特色土产红小米,专业打造产品文创包装,将特色根雕砖雕引入直播间……在河北赤城县驻村3年,河北大学教师高佳树见证了产业深度调研和文化内涵挖掘如何为椴木沟村“点石成金”。

  75所直属高校、4.78万名教师赴一线开展实践帮扶,3923支队伍、3.33万名大学生赴贫困县支教、支农、支医。106所直属和地方高校结合学科优势特长,共同参与组建高校扶贫联盟,从“独立团”向“集团军”转变。

  如果说脱贫攻坚战谱写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那么,作为教育扶贫智慧军团的高校师生则是脱贫攻坚的一支重要力量。脱贫攻坚主战场,也是立德树人的大课堂、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广大师生深入实践,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研究成果应用到乡村振兴中,把青春和奋斗的汗水挥洒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既扶贫也扶智、扶志,在扶贫之路上丰富着中国扶贫的高校方案。

  在乡间:学子们设计交互课程开启梦想课堂

  “2018年年初,我在云南寻甸调研时,记得有一个孩子跟我说,他觉得读书没什么用。他说自己的堂哥在外地当外卖小哥,收入不错,他也打算读完初中就出去打工。”张洺硕说,这样的孩子在当地并不是个例。

  无独有偶,当时正在寻甸支教的华东理工大学学子崔然,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当地物质条件已经有所改善,但青少年个人内生动力不足,精神贫困成为阻碍孩子发展的重要因素。

  两人一拍即合:激发当地孩子们的少年之志,才是授人以渔的关键。2018年3月,崔然和张洺硕共同发起“醒狮行动”:唤醒和激发贫困地区孩子的内生动力,实现更好的个人发展。

  前后走访5个乡镇,对10所小学的53名校长、老师、学生和家长进行访谈,共发放2215份调研问卷……团队在调研基础上,针对寻甸孩子的现状,自主研发了一套培育体系,从巩固乐观心态、提升抗逆力、培育公共精神、增强自信心、激发内生动力5个目标入手,设计了艺术培育、生命教育、民族文化、家庭教育、职业教育5方面课程。“醒狮行动”落地900多天来,已服务6000多人次。

  如果说华东理工学子将寻甸孩子未来的潜能唤醒,武汉理工大学的志愿者们则帮助山区的聋哑儿童成就了梦想。

  2014年,针对山区少数民族聋哑青少年儿童交流环境闭塞、语言沟通存在障碍的现状,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开始在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特殊教育学校从事专职助残支教工作。

  地处山区,环境闭塞,语言沟通存在障碍……为了帮助这些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焦镜和队友打造了“山里·山外——聋哑青少年儿童社会融入计划”。

  “沙沙是我们连续5年志愿接力的一个聋哑学生,通过为她量身设计‘山里·山外’交互课程,学手语、进市场、和‘山外’的大朋友通过画信成为笔友、学跳舞、绣马尾绣,从拍摄正能量微电影到登上县春晚舞台,她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融入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焦镜介绍,像沙沙这样的孩子,他们已在贵州志愿结对149名,其中已有12名聋生顺利升入贵州省聋哑职业技术学校。

  孩子们的梦想需要舞台,小小的教室就可以是。2017年起,天津大学为全国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中小学打造包括美术、科技教室、电教室、课外活动室在内的100个“梦想教室”,做“不走的支教”。

  “我们希望打造的梦想教室是一个充满爱和梦想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里的孩子们团结、善良、有爱心、有梦想、有追求、有目标。一方面希望能给孩子们物质上的帮助,另一方面帮助他们更多接触外面的世界,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培养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品格。”新疆布尔津县初级中学梦想教室负责人、天津大学材料学院2019级硕士许全军表示。

  张洺硕、崔然、焦镜、许全军只是扶贫事业中的小小缩影。北大游学团让“山里娃”近距离接触学者、律师、银行家、艺术家;厦门大学通过直播课堂让孩子们和“嘉庚号”上的科学家对话;山东大学组织“梦想导师”结队陪伴,将关爱送至孩子心灵深处……师生们把个人奋斗与时代背景相融,把自身理想与国家前途相连,走进乡村,在三尺讲台上将自己的梦想带给了孩子们,帮助孩子们收获未来的希望。

  在泥土地:教授们撸起袖子,俯下身去

  脱贫攻坚离不开产业发展,而运用科学技术手段解决地方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是抓住脱贫的“牛鼻子”。对于高校而言,该如何将论文里、实验室中“高大上”的新科技落地到“泥土地”?

  2020年4月12日,武汉刚刚解封数日,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朱圆敏就急忙飞往云南临沧临翔区蚂蚁堆村,那里有她心心念念的“大罐”——普洱熟茶固体密闭发酵罐。为突破加工生产标准化程度低、品质差异大、不稳定的瓶颈问题,学校将余龙江教授领衔团队研发的具有国家专利的“普洱熟茶纯净可控发酵技术”迅速转化到蚂蚁堆茶厂,成功研发出世界首台5000L普洱熟茶固体密闭发酵罐。

  如今的蚂蚁堆茶厂有普洱生茶熟茶生产、加工的4条生产线。通过科技运用和加工包装,不仅毛茶价格提升了,贫苦户还有了入股分红。“现在团队还在当地建了创新研究院,希望从单一的茶叶拓展、引领更多的生物资源开发,让当地更多土产、药材走向市场,为更多人所知。”朱圆敏欣慰地说。

  精准脱贫梦染绿了西南边陲的茶园,也使千里之外松嫩平原的黑土地格外透亮。“这几天降温了,大棚要盖上保温棉被了。”驱车行驶在乡间小路,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教授邹莉在颠簸中还不忘给农户发微信。“种食用菌的关键就是控制温度、湿度,而农户的经验往往是在气候平稳情况下形成的,如遇大风大雪,气温异常波动,就不能按往常管理了,我都会一一提醒他们。”

  从一开始试点免费配菌种,到逐渐规模化栽培,这支以博士生导师为领队、7名教师与学生为成员的队伍,3年来已经转遍了黑龙江省泰来县的10多个乡镇,无数次下到田间地头无偿为农户提供食用菌栽培方面的技术指导。

  “有的农户说,早先总以为教授多么高大上,但熟悉我之后觉得并不那么‘高不可攀’。在田间地头我们和他们一样,撸起袖子,俯下身去,告诉他们怎样浇水、怎么采摘。和乡亲们用土话沟通多了,有时回到课堂反而‘切换’不过来了。”邹莉说。

  生态恶化、越垦越荒咋办?兰州大学通过引进新牧草品种、创新养殖模式,让甘肃定西找到了特色草畜产业发展之路。

  农产品找不到销路咋办?北京邮电大学发挥其信息化建设强项为贵州长顺研发“农产品产销对接系统”,年订单匹配3000万元。

  贫困地区看病就医难咋办?复旦大学打造全链条、立体化的健康扶贫模式,为云南永平构筑健康医疗帮扶的“云端支撑”绿色通道。

  在田间、在林场、在车间……通过将学科优势转化为扶贫产业优势、地方发展优势,他们将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

  在古村寨:传承乡土文化,唤醒村民文化自觉

  “3,2,1,诺邓——!”温馨时刻定格为画面。

  2020年暑期,诺邓村的“古盐局”大院里欢欢喜喜。台上,诺邓村的孩子们和洞经古乐队的爷爷们合作演出了一场由村内真实故事改编的戏剧《三崇记》;台下,摆放着“新鲜出炉”的《诺邓家园一方志(第二期)·宝藏故事》。这背后正是同济大学美丽乡愁团队在诺邓古村的七年酝酿、沉淀与深耕。

  诺邓村是哪里?熟悉《舌尖上的中国》的观众可能知道,这就是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诺邓白族村。然而,和许多“失落的村庄”一样,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青壮年外出打工,越来越多的孩子不知道如何看待和了解自己的家乡,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面对文化和技艺的失传痛心疾首。

  在同济大学师生的努力下,以儿童为载体的乡土文化振兴方案日渐清晰:“乡土文化夏令营”“老屋故事”“甲马传说”“古村小导游”“诺邓展览创变营”“乡土教育课程盒子”“古村传承人培养计划”“宝藏故事会”等课程活动,让诺邓孩子的心中埋下了知乡、爱乡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带动下,活动辐射到家庭、社区,关于村庄的记忆与情感也被唤起,村民们从讲述者转变为乡村文化的建议者、宣传者、守护者。

  “公益不是单纯的给予或是帮助,更应该通过寻找可替代性方式,促进当地的内生发展。因此,想要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需要最大限度发挥文化的价值,唤醒更多人的文化自觉,真正实现乡土文化的可持续传承。”团队成员彭婧表示。

  同在彩云之南,乡土的文化记忆被诺邓居民拾起,“原住民”的生活样态也重新回归了阿者科。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哀牢山区东观音山腰间的阿者科村古朴静谧,看似与过去一样宁静闲适的阿者科,实则发生着深刻的变化——3月1日,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博士生杨兵转发了一条微信:“阿者科计划”入选《中国减贫密码》纪录片旅游扶贫案例。

  阿者科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哈尼族聚落之一,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但却是云南省元阳县典型的贫困村,面临着空心化困境。2018年起,中山大学发挥旅游学科优势,由旅游学院保继刚教授团队联合当地政府发起“阿者科计划”公益援助项目,对阿者科村作出科学规划与统一管理,希望通过培训村民发展乡村旅游,实现脱贫致富、遗产保护和乡村振兴等目标。

  小马嫂终于成为一名称职的阿者科向导,独立、自信、大方、从容地向游客介绍自己的家乡;马阿嫂已经会熟练地写自己的名字了;卢阿嫂每日记账时涂涂改改,总是出错,到后来可以工工整整地核对记录旅游账本……师生们相信,留在村里的阿嫂们一定能成为阿者科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阿者科乡村旅游正在成长。

  “我希望有家的地方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有家!”高阿嫂以前一直与丈夫在外打工,现在的她很开心可以在家附近上班,可以照顾老人和小孩,不让小孩成为留守儿童,为自己家乡工作也更有动力。

  高校如何发挥智力优势,让乡土文化焕发内生力量?“第一是探索可以开发的产业,科学论证价值,市场化运行;第二是充分挖掘当地文化,提升附加值;第三是运用文化传媒、互联网等传播形式推广出去。”高佳树这样总结。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乡村振兴,依旧在路上。道阻且长,但他们的目光始终有神;任务繁重,但他们的脚步始终坚定。带着梦想、带着初心、带着坚守,中国扶贫“高校方案”凝聚着师生们的青春、热血、智慧、胆识……他们见证着改变,也在乡村的广袤舞台上开拓出学习、实践、科研、服务社会的新天地。(本报记者 周世祥 靳晓燕 唐芊尔 刘茜)

(责任编辑:俞曼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