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规模、增幅创历史新高,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叠加影响,属于2020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季注定难忘。多地千方百计稳岗位、拓渠道,用实打实的政策、真金白银的举措,为大学毕业生创造更多实现精彩人生的可能。
就业见习,提升职业技能
毕业季,浙江工商大学毕业生姚远航没少为找工作犯愁。
从1月起投了不下几十份求职简历,结果都石沉大海:“每天都在刷新求职信息,哪怕能有个实习机会也好啊。”
5月28日,通过萧山人才网就业见习基地,姚远航抱着试试的心态,向杭州萧山人才服务公司投递了简历。6月3日接到面试通知,23日签订见习训练协议。
接受完岗位培训与就业指导,他被分配至档案管理岗,负责整理、录入所有萧山籍应届毕业生的信息。近一个月见习训练,让姚远航对该岗位逐渐有了全面了解。他在见习期优异的表现,也得到了公司的认可。
姚远航所参加的就业见习得益于当地的就业促进政策。杭州市以政府补贴方式,组织大学生到经认定为大学生见习训练基地的企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实践锻炼,积累职业经验,提高岗位技能,进而促进其顺利就业。
在萧山区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就业促进科负责人柯达看来,就业见习是三方共赢,“企业省了招聘费用,毕业生从岗位见习学起有效降低了就业难度,政府也实现了对青年人才的招引目标。”
今年起,杭州将大学生企业实训纳入了大学生见习训练。“见习训练期间,可享受每月不低于市区最低月工资标准的见习训练生活费和综合商业保险补贴。”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青年就业处叶金香介绍。
为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杭州发布大学生双创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市人社局就业创业指导处处长童铁江表示,本轮计划持续聚焦大学生就业创业无资金、无场地、无经验、无服务难题,整合提升应届毕业生生活补贴、租房补贴等30余项政策。据了解,自2008年实施首轮三年行动计划以来,累计无偿资助资金30多亿元。
直播带岗,打通线上渠道
眼瞅着要毕业,可工作还没着落,重庆工程职业学院毕业生熊翠霞叹了口气。
“怎样才能帮助到他们?”重庆江津区人社局工作人员开始琢磨——疫情防控期间,不少线下活动转移到了网上,不如也来做场直播。
这天一大早,熊翠霞拿起手机,进入直播间。“与别的直播不同,这里展示的是岗位!”直播间里的公司一波接一波,她也密密麻麻记了两页纸。直播结束,圈定目标企业,熊翠霞发送了简历。
“没想到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工作!”经过努力,熊翠霞最终收到了重庆渝丰电线电缆公司的录用通知。记账报表、核算成本、编制账簿……眼下,有了稳定工作,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面对特殊的就业季,江津区打通线上渠道,直播带岗,让本地企业、创业导师在直播间里唱主角。在“江津就业”微信公众号、江津区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平台、江津人才网共开展线上招聘会19场,发布571家企业招聘岗位3.55万余个,4.3万余人次参与网上求职。为提高直播带岗成功率,区人社局还联合了一些院校,进行针对性的网络招聘会。
今年,江津区持续加大就业政策落实力度。目前,已为11名大学生落实创业贷款120万元、带动就业20余人,落实社会保险补贴634万元,促进1083名高校大学生在江津实现稳定就业,帮助500余名大学生就业见习,为1269名大学生开展网络职业培训。
此外,重庆市还出台了“稳就业23条”,并专门针对高校毕业生出台了措施。鼓励利用互联网平台、环大学创新生态圈等拓宽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渠道;符合中小微企业条件的孵化平台,吸纳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给予一定就业补贴……
鼓励创业,强化精准帮扶
这个夏天,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毕业生蔡钰,没有忙着投简历、找工作。
她一早就决定了走创业这条路:2018年参加“赢在广州”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得金奖;2019年成立公司主营生物技术开发服务;入驻大学生孵化基地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
眼看着就要毕业,事业也渐渐步入正轨,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蔡钰的计划。公司合作的工厂暂时停工,租金、社保、工资等仍需现金维持。
“还好政策帮了大忙,租金补贴、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等,大概能减免3万元。”蔡钰说,有关部门、学校还帮助对接合作伙伴,安排专人解答对应补贴申领的注意事项,全程跟进补贴落实情况。
压力减轻了,也就更能沉下心来做研究、盯产品。目前,他们正投产一款天然植物油脂固型口红,团队也吸引了更多伙伴加入,“公司今年的毕业生有3人,还有师弟师妹也已经成为合伙人。”蔡钰说。
为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广州市出台一系列政策。其中,“促进就业九条”2.0版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补贴项目提标扩面,提升了补贴的范围和标准:将自2021届起求职创业补贴标准由每人2000元提高至3000元;将基层就业补贴、小微企业社会保险补贴对象扩大至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给予最高30万元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
“大学生创业不单单影响创业者个人,还能够鼓励更多有想法的学生。”广州市人社部门负责人表示,为更加精准帮扶好的创业项目,市里主办“赢在广州”大学生创业大赛,鼓励全省高校毕业生和港澳地区优秀大学生创业团队报名,获奖项目除获得创业扶持资金和各类创业资源对接机会以外,两年内在广州市落地创办企业,还可申请最高20万元的优秀创业项目资助。
“不论是出台政策,还是举办创业大赛,都是希望通过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让大学生有更多实现梦想的途径。”该负责人说。(本报记者 窦瀚洋 常碧罗 姜晓丹 本报通讯员 黄柏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