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前往武汉的钟南山院士,把胆留在武汉的张伯礼校长,无数忙碌在疫情防控前线和后方的教育工作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阻击战中,教育战线留下了诸多令人难忘的身影,发生了众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此刻,我们把目光聚焦于这些师者,记录他们的勇气、他们的汗水、他们的拼搏、他们的担当。
驰援一线,生死竞速
“加油!”
“加油!”
2月7日晚,紧急驰援武汉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队在武汉天河机场相遇,互相致意。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候,这一幕感动了无数网友。
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来自高校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星夜驰援、尽锐出战,用血肉筑起了一道生命防线。
59岁的安友仲是北京大学援鄂抗疫医疗队专家组组长,这位曾经血气方刚的“重症敢死队队员”已双鬓华发。登上前往武汉的飞机前,他在朋友圈写下:“老夫聊发少年狂,赴汉口,跨长江,医亦凡人,匹夫尽责灭疫狼。”
由于连续奋战,在武汉指导中医医疗队开展临床救治的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胆囊炎发作,中央指导组领导强令他住院治疗。接受微创胆囊摘除手术后,张伯礼双腿出现血栓,必须卧床,医生说要至少休息两个星期。张伯礼急了,他说自己尽量听话,多给点药,最后住院一个星期。他说:“这回我把胆留在了武汉,更加与武汉市民肝胆相照了!”
为确保援鄂医护人员不被感染,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教授吴安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李六亿等专家临危受命。在武汉,吴安华为120多支医疗队共1.5万名队员做了院感方面的培训。最终,4万多援鄂医疗队员无一人感染,创造奇迹。
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守望生命,让人民多了一份心安,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抗疫英雄。
防控疫情,志愿出征
同样勇敢无畏的,还有冲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师生志愿者。
7月24日,大连湾中学操场走来了一群由教师组成的核酸采集应急队伍。“7·22”疫情发生以来,大连防疫一线急需大量人手,不少教师主动报名,参与到抗疫工作中。大连南关岭小学教师王萍刚从贵州支教归来,便申请加入应急队伍。“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工作,保护大连,抗击疫情,我们这些教书先生同样也可以!”她在抗疫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心声。
湖北省大悟县滨河学校教师罗桂梅曾三次写下“请战书”,考虑到她家庭的实际情况,前两次学校都没有批准,在她的坚持下,学校党总支最终批准她负责竹林小区疫情防控工作。
降雪降温时,罗桂梅抢着到小区卡口执勤。没有防护服,便穿上做饭用的罩衣,没有头套,便戴上太阳帽。然而,在疫情防控一线连续“战斗”7天后,罗桂梅因过度劳累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去世。而就在几天前,罗桂梅还在微信群中与大家商量组织少先队抗击疫情的专题活动。
“战疫时期,我不仅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战士。”罗桂梅生前留下的话语,依然感动、激励着无数人。
守好校园这方净土
除夕夜,在甘肃省的一个小村庄,北京化工大学数理学院辅导员惠永强手捧着电脑,焦急地从村头跑到村尾寻找网络信号。网络信号时好时坏,惠永强必须保持移动才能保证和学生不失去联系。直到与第209名学生确认情况后,他才长舒一口气。
生命之下,责任重于泰山。守护好校园这片净土,是对教育系统的一场大考。一切为了师生的生命安全,为了这个承诺,教育系统集结起一股强大的力量。
每所学校的大门,都是责任开始的地方。平日里,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白米中心小学教师钱程宽除了负责学校的体育教学,还是学校的“门神”,守校护校,常年坚持一日三巡。疫情发生后,这位有着4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便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一步也没离开。
“留在武汉的那几名同学怎么样了?还好吗?有什么困难?……”3月18日上午,鼻子里插着氧气管、刚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不久的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卢文涛,见到同事第一句话便是询问学生情况。卢文涛是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防疫期间,他平均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连续奋战40天,最终累倒在办公室。
在浙江衢州常山县,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完成作业,宋畈中心小学东鲁完小教师王金良每天走遍8个自然村,往返20多公里,给班上35个学生送作业本、批改作业,风雨无阻;备课、磨课、上课、听课、评课、批改作业,晚上参加培训、写培训心得,西安航天城一中教师王雅云的一天,成为春季学期很多教师为保障线上教学而忙碌的真实写照。
3月18日,武汉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疑似病例首次双双清零。春季学期结束前,已有超过75%的学生回到了校园。8月27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要求确保安全开学、正常开学、全面开学,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明确了秋季学期开学安排。
当我们把时间拉长,顺着重要的时间节点回望,方能体会其中的艰辛,也更珍惜来之不易的琅琅书声。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全国教育战线将继续守土尽责,维护校园稳定,守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本报记者 王家源)
贾新华:一线的“抗疫榜样”
2019年年底,武汉出现了不明原因肺炎,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贾新华一直在关注着疫情的发展。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当天,贾新华便写下请战书,要求参加援助湖北抗疫工作。
作为山东省首批援鄂医疗队普通一组组长,贾新华1月25日便赶赴湖北黄冈进行医疗援助工作。1月29日,他又被山东省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任命为山东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
刚刚到达黄冈的时候,当地还没有实现集中救治、集中隔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贾新华带领135人的医疗团队,协助当地基建、工程团队改造了黄冈的“小汤山”——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并建设了第一个新冠肺炎隔离病区,这个隔离区拥有100张床位,其中包含12张床位的ICU,在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
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贾新华发扬共产党员不怕苦、时刻冲锋在一线的精神,连续多个日夜持续奋战,改造了病房,并首批接诊了98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尤其是建设的ICU病房,在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有效地降低了当地新冠肺炎的病亡率。
作为一名有着20年工作经验的呼吸科医生,贾新华对中医中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有着很强的信心。在临床工作中,他非常重视中西医结合方法的应用,所在的三个病区中药汤剂的使用率达到95%以上,并在病区开展了中药汤药、中药熏蒸疗法、艾灸疗法等多种中医疗法。
在黄冈援助期间,贾新华还组建了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新冠肺炎救治专家团队,定期对其他医疗机构、县市区进行医疗技术支持。梳理成文了山东医疗队工作手册,涵盖了工作流程、诊疗护理方案、重症患者救治、中医、院感等多个方面,为后续医疗队提供了支持。在57天的援助工作中,共救治新冠肺炎患者148人。
2020年3月5日,贾新华被国家卫健委等三部门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6月26日,又被山东省委组织部授予“抗疫榜样”称号。(本报记者 魏海政)
华雨辰:甘当一颗“螺丝钉”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义务为武汉方舱医院患者广播、给患者和医护送餐、帮助运送分发物资、到高速路口测体温;疫情后,参加武汉市青山区青年教师志愿队,前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进行支教援助……“90后”志愿者华雨辰,是小学音乐教师,却主动选择成为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在疫情正严峻的时期,武汉青山区方舱医院,每天早晨8点多钟,广播就会准时响起:“亲爱的患者朋友们,下面为大家带来美文欣赏……”
武汉钢花小学的音乐教师华雨辰是这里的志愿“播音员”。
方舱医院里没有专门的播音间。为防止感染,播音的小台子搭在与病房一墙之隔的过道里,桌子几十公分高,摆上电脑、架上话筒,人往小塑料凳上一坐,声音就会传到墙的另一面,方舱内的新一天开始了。
“早中晚各1个小时的广播播放,每小时内有10—15分钟为播音员口播,其他时间为音乐播放。”华雨辰告诉记者,虽然播放时间不长,但背后的信息筛选工作却是海量的。
华雨辰告诉记者,2月份来这里报到时,防护服等装备还没到位,全身装备只有一个口罩。她的志愿者小伙伴们听说以后,连夜帮忙找来了两套防护服,第二天一早就送到了她的手中。她介绍,志愿者们大都身兼数职,司机、搬运工、检测员……哪里需要哪里上。
时间倒回1月23日,华雨辰得知青山区团委在招募志愿者,立即报了名。1月25日,看到医护人员用车情况明显好转,华雨辰又申请加入了疫情防控志愿队,成为二七桥上检测值守的一员,配合交警检测来往车辆人员的体温。因为要人人过关,车辆过检缓慢。大多数司机很配合,小部分有些着急的,华雨辰也能理解,她微笑着道一声“体温正常”,急躁的司机也会点头致谢,还有人甚至会支援他们一些口罩和酒精喷雾,嘱咐他们多保重。最长的一次值班,华雨辰在桥上站了8个小时。
在“保卫大武汉”的战斗中,华雨辰当志愿者80余天,她说:“我不觉得当志愿者很辛苦,因为干着充满力量的事就不觉得累,还有什么比为自己最爱的家乡作贡献更有力量呢?作为90后,我们不煽情,我们直接上,我们能吃苦,我们够坚定。”(本报记者 程墨 通讯员 李维波)
陈丽:为自由呼吸而战
“在战疫一线,我们上岗前练习防护服穿脱,练到凌晨2点。因为面对未知的敌人,我和你们一样也是‘新手’,多的只是专业实践经验的积累。”近日,在指导十多名规培生实操时,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丽跟他们分享战疫故事。
自2002年从暨大毕业后,陈丽18年来始终坚守在临床、教学和科研一线,担当好“医者”“师者”两份职责,“作为教师党员,我希望能用实际行动给学生树立榜样”。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除夕夜,陈丽刚值完夜班,得知暨大一附院组建医疗队支援湖北的消息后,她立即递交了“请战书”。陈丽是经历过“非典”特殊时期的呼吸专科医生,也是有20年党龄的老党员,“这是需要我们党员挺身而出、走在前面的关键时刻”。
陈丽和队友带着前线急需的防疫物资,随广东省第一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出征武汉。大年初一凌晨1点45分,飞机降落在武汉,“当时整个城市笼罩在阴暗中”。稍作休整,陈丽便投入战斗。
“有病人呼吸骤停,急需抢救。”听到护士的呼叫后,陈丽立即冲上去给病人做心肺复苏,“那是一位双肺已经发白的危重型病人,当时没有想到害怕,就想着缓解病人痛苦”。
武汉汉口医院呼吸六病区是陈丽所在医疗队的战场,该病区近80名患者中,70%以上都属于危重症,且多有基础疾病。医疗物资紧张、工作强度大等困难接踵而至,陈丽铆足了劲儿,勤奋钻研、攻坚克难,积极探索新疗法,努力救治每一位病患。
问病史、查体、制定诊疗方案、抢救……在武汉抗疫的59天里,作为医疗小组的组长,陈丽带头协同作战,经常抢先收治危重病人。自己负责的病人病情稳定时,陈丽就赶忙帮其他组员救治病人。看到护士忙不过来,她还主动替病人换氧气,七八十斤的氧气瓶说搬就搬。
在繁重紧张的救治工作之余,陈丽利用休息时间总结新冠肺炎临床诊治经验,并把教书育人的课堂从广州移到了战疫的最前线。她不但继续承担本科生临床带教、规培生培养等教学工作,还在线上指导学生们制定实验计划、方案。
“关系到学生的事情都是大事,我不能有任何一点马虎。”陈丽说。(本报记者 刘盾 通讯员 苏运生 刘丽芳 张紫欣)
赵新芳:一袭白衣当戎装
“到了武汉,已接近清晨,做完准备工作,我和队员们随即投入到紧张的战前培训中。”说起今年2月赴武汉抗击新冠疫情的情景,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二科副主任赵新芳,仍然记得每一个细节。
“我工作的地方是武汉东西湖(武汉客厅)方舱医院。2月9日晚是我所在的小组第一次进舱。”赵新芳说,“我在门口接诊病人、分诊,外面诊疗室的温度接近室外温度,披着羽绒服、旁边放着电暖器都觉得冷。但我们没有退缩,认真完成着每项工作任务。”
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巡查问诊,研究调整诊疗方案;带着患者做八段锦,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一个多月时间里,赵新芳日夜奋战,用心用情守护生命、守护患者健康。
舱内的诊疗工作,烦琐而复杂,每次值班都要严格防护,密不透气的防护服、手套、眼罩和口罩把赵新芳包裹得只能看见两只眼睛,都是凭借身上写的名字去辨别队友。严密的防护,让她汗流浃背,呼吸短促。哈气让护目镜起一层雾气和水珠,艰难地通过护目镜去处理医嘱,完成病历书写,一个班6小时下来,头晕眼花,但赵新芳没有叫苦叫累。“看着病人病毒核酸转阴的越来越多,我心里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赵新芳说。
武汉东西湖(武汉客厅)方舱医院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2月16日,医院成立了中医诊疗专家小组,有着20多年临床经验的中医专家赵新芳被任命为该小组副组长。小组确定国家中医药救治组专家推荐的“新冠肺炎二号方”为救治患者的中药协定方,制定以“新冠肺炎二号方”汤剂为主、中成药为辅的中医药救治方案,并迅速实施。
“那时每天舱内中药汤剂使用量在1000剂,中药颗粒剂在400余剂。”赵新芳说。
虽然完成战疫使命回来了,但是心里始终还惦念着武汉。赵新芳说,“支援武汉,作为一名临床医生,认认真真工作,努力解除患者的病痛是我的目标。身在武汉,及时转变角色,转变工作方式,更好地服务病人,让更多的病人早日康复,是我们现在的使命。完成使命离开抗疫一线,我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抗疫的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赵新芳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认可。不久前,赵新芳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本报记者 蒋夫尔)
查琼芳:勇敢逆行战疫情
“武汉这座城市生病了,作为共饮长江水的上海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他们。”
1月24日,除夕夜。年夜饭吃到一半,接到了当晚出发去武汉的通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查琼芳放下碗筷、收好行囊,带上亲人、朋友和同事的嘱托,随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一起奔赴武汉。
4个月前,查琼芳还曾到武汉参加全国呼吸年会,这一次却成了勇敢逆行。这支逆行的队伍最早从上海出发、最少思想准备,也面临着最艰巨的任务。作为这支队伍里交医系统唯一的女医生,查琼芳用语音发回了第一天的工作汇报,记录着周围发生的一切。
最初,查琼芳写日记主要是“为了让后方放心”,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一进舱就失联,脱下防护服,无论多累她都坚持把当天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发回后方,让大家放心。渐渐地,写日记成了思考和减压的一种方式。在与病毒的奋战中,查琼芳总是被身边的一股股力量激励着,她用朴实的语言把这些都记录了下来。
除了逆行的医护人员,还有很多平凡的感动走进了查琼芳的日记。社会爱心人士源源不断地运送物资和美食,酒店服务人员默默无闻地送上贴心服务,冰天雪地中司机师傅睡在车上等候接送凌晨4点下班的医护人员,康复后主动帮医护人员干活的病人温暖了整个病区,不远处的方舱医院迅速建了起来……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一道光,照亮了通往胜利的路。
从1月25日凌晨抵达武汉天河机场,到3月31日结束在金银潭医院重症病房的工作返沪,这难忘的68天里,查琼芳写下了67篇日记,坚持用正能量记录着那段特殊的日子。查琼芳说:“我在这里见证了中国速度,也见证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决心。”
终于迎来了疫情好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决定将这67篇日记结集出版。从不给任何书写序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教授欣然为《查医生援鄂日记》作序,并在课程讲座中以医者情怀为这本书“带货”:“这既是一部很有价值的抗疫史料,也是一部难得的医学人文教育的读物。”
而今,这本书包括英语版在内的9个语种已实现版权输出,中国医生的抗疫故事传向了全世界。(本报记者 任朝霞)
高杰英:与学生相聚“云端”
“最近有一句话比较流行,‘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我想问问大家,你愿意去汉朝强盛的时代,还是愿意去军阀割据的时代?”
“当然是强盛的汉朝。”同学们纷纷回答。
“投资就像这样,有时候需要的是常识!你看,你们都轻易地做了正确的选择。”
这是疫情期间首都经贸大学价值投资公选课第一次网络授课时的场景。2018级工商管理学院学生白梓豪对此记忆犹新,高杰英老师用这样一种方式,轻松地带他进入了“投资的世界”。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共有1993门次课程完成了网络教学,各教学单位根据情况,选用了直播、录播、实时在线指导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698位教师、6万余人次学生,相聚“云端”,在教学方式、交流空间的变化中,积极应对挑战,努力让教与学保持最佳状态。
金融学院教授高杰英的课程一向很受欢迎,疫情期间,她一周共有14课时的课程,为了更好的授课效果,她特意针对本硕博每一门课程的特点选取了包括直播与录播不同形式及不同的线上学习平台。“教师要不断拥抱新技术,不断学习不断进化,才能站好课堂,做好榜样。”
2018年,高杰英就获批学校慕课建设。2019年暑期,在完成了一系列的撰写脚本、课程组讨论、制作教学课件之后,9月,价值投资慕课上线。在高杰英的研究生通识课——证券投资分析师实务课堂上,“慕课+SPOC”的线上线下翻转教学方式得到了学生认可。
为了达到最好的授课效果,她花了很多心思。如设置上课下课铃声,让网络课程更有仪式感地进入课程状态;设置课前回顾提问,课程结束部分就本章内容提问总结;设置新闻播报、电影配音,提高学生参与度;设置任务点、作业、考核等多项工作,通过超星平台进行教学反馈质量监控,保证学生处于学习状态等。
在她的精心准备下,网络课程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这门课中,老师会在课前播放国际热点新闻,课上,我们与老师一起见证了美股的四次熔断,国际金融市场的震荡,见证了中国市场的韧性和中国银行业应对疫情的及时举措……大家都很喜欢这门课。”2017级金融学院学生姜子华说。(本报记者 施剑松 通讯员 张佳宁)
刘卓:非遗技艺助抗疫
“爸,又卖出一幅团花作品。”黑龙江省绥化学院2017级听障生郭志涛的微信零钱包又有进账,越来越多的人转发、购买他的剪纸作品。这个26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前、挥着剪刀,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十分投入。
“是刘卓老师日复一日手把手地教让我有了今天。”郭志涛非常感恩。
32岁的刘卓是黑龙江省绥化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剪纸艺术工作室主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自从2017年起承担特殊教育学院听障生的剪纸课教学任务,他就靠着一把剪刀走进了这些特殊学生的心里。由于剪纸技法的特殊性,手语有时也无法表达其中的内涵,刘卓和学生之间就用书写或画插图的方式进行沟通,慢慢地,有些人烦躁的心变得沉静了,坐得住板凳,从好奇、好玩到真正热爱,剪纸成了很多听障学生的生存技能。
“剪纸是艺术品,是有性情和灵魂的,希望能够帮助这些听障生剪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多彩光亮的未来。”架着眼镜、斯文儒雅的刘卓有着一双灵巧、纤长的“艺术手”。
全国优秀科普工作者、中国剪纸德艺双馨奖、中国美术书法百杰……各种头衔、荣誉一连串,但刘卓更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指导好每一名学生”是他多年的坚持和情怀。
刘卓对剪纸的酷爱受母亲、外祖母的影响和启蒙。在家庭的熏陶下,8岁的刘卓就好奇并沉醉于花、鸟、鱼、蝶传统纹样的画和剪当中……拜师、继承、创新,从孩童到青少年,刘卓不断打磨技法、创新表现力,打破传统剪纸艺术的空间感,创作了以《青花瓷》题材为代表的系列立体剪纸,引起界内外的关注与肯定。
“黑土地是我艺术创作的源泉,也为我的成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滋养。”2011年,刘卓留在绥化学院任教,课余时间,致力于剪纸艺术的衍生品开发,床上系列家纺用品、陶瓷茶具等都融入了剪纸元素,已有七项独创技艺和创新作品申请国家专利。在刘卓的教学、引导下,一群大学生走上了创新创业之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刘卓还专门录制了系列剪纸教程发至网络平台,非遗技艺被赋予了战疫的精神和力量,短视频日播放量破万,他创作的剪纸作品《钟南山》被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协会在全国推送。(本报记者 曹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