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呼唤和催生新高职,改革之风可谓是扑面而来。面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乡村振兴战略等,高职教育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如何担当?显然墨守成规、按部就班不行,高职教育要有新发展、新作为,创新是“方向盘”,更是“核动力”。
理念创新
准确定位新高职的发力点
高职教育的崛起,从聚焦人校数量的办学规模化扩张到以质量为中心的内涵式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理念创新作为先行者,一直发挥着重要的驱动作用。如从高素质劳动者到高素质专门人才、从工学结合到产教融合、从合格化办学标准建设到内涵式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等,印刻着特定发展时期的职业教育理念发展,导引着职业教育攻坚克难。
着眼新时代,新高职教育理念创新更为紧迫,它直接关系着高职教育新一轮的发展。首先,党的十九大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新时期的奋斗目标,表述指向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从职业教育解读,在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涵中,“乐业”是生活之基、幸福之本,因此高职办学要与圆梦人民对美好职业期待相联系,作为自觉担当。其次,高职教育的人才观,需要从匠心、匠能、匠艺的目标要求进行重构,建立专业化和职业化相融通的德技双馨人才培养体系,工具理性教育与价值理性教育真正达到水乳交融。再其次,教育质量评估要遵循“人民满意”的总则,从社会满意、学习者满意、教育者满意的广角制定开放式的体系。总之,新时代的新高职,将是社会化程度更高、开放性更强、人才培养更实的职业教育。
教学创新
稳步提升新高职的质量度
新时代的高职教育从表面看条块依旧,其实内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专业链与产业链、专业核心能力与专业岗位核心能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育人与社会服务等,现代职业教育元素已经深深渗透到职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主导着职业教育的新发展。
作为高职实现育人目标的中心工作,教学创新至关重要。如教学形态的“课中课”创新,全媒体现代技术引入课堂后,各类资源库优质资源适时联通,可“请”名师名家“空降”课堂,可让三维动画逼真地演示抽象的技术原理,课堂时空不再是传统的教室;教学过程的“教学做”创新,在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通过不同的、相对独立的教学流程完成,而新高职的课程知技不再分离,任务分解式的知识点与能力点对应,教学做自成一体;教学成果的“产品化”创新,传统学科教学的成果大多是纯量化的分数,是做在作业本上或答在考试卷上的,高分低能现象较突出,新高职不排斥分数,但决不唯分数,学以致用,能应用所学知识理论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尝试制造或创造,将是高职教学考核评价的新方向。
服务创新
着力打造新高职的非常道
社会服务是新高职的使命,也是内涵发展的要求,更是具体的教育行动。首先,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层面上,新高职就不可能固守常俗之道。如服务乡村振兴,高职教育面临着从服务以城市为中心到以乡村振兴为中心的体系化、结构化改革,共担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必须要深深注融“农”的根脉,必须要有“农”的举措,在专业设置中渗透“农”指向,在课程配置中融入“农”课程,在师资结构中增设“农”教师,在实践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中创建“农”平台。其次,着眼于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培养,在高职教育更深层次的社会服务要求中,在开展以学历教育主导的学制化职业教育外,如何做大做强做优面向行业企业一线员工的职业技术培训,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为解企业技术人才之困和转型升级之难,高职集聚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要主动走出校门,同时又要打开学校大门,让渴求职业培训的员工能进得来、学得着、学得好,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要跟上产业发展的要求。
新时代,决胜小康不仅是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决胜,也是劳动者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决胜。高职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的重要方面军,只有把人民对职业教育的期待作为职业教育的目标追求,只有从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上全面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高职教育才能让党和人民满意。(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程振设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退休教授邱开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