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创新农技推广模式,科技助力精准扶贫

2018-10-16 来源:规划司收藏

四川农业大学

  “举全校之力,不获全胜,绝不收兵。”,四川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邓良基如是要求全校师生全身心投入我省脱贫攻坚。根据我校《2015-2020科技扶贫工作方案》,学校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探索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主体的科技扶贫模式,协同、组织各院所投身我省脱贫攻坚战,力求让各种“治贫方”、“脱贫方”、“致富方”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见效。

  一、基本情况

  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简称“农发院”)于2012年4月教育部、科技部正式发文批准成立,同年7月11日,刘延东同志为学校授牌。农发院按照“统筹规划、联合共建、机制创新、综合服务、科教结合、创新模式”的原则,建立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主体的新型农村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全面组织、协调与实施“科教兴农”,开展相互协同的公益性农村科技服务、社会化创业与孵化服务、多元化科技服务。根据我校《2015-2020科技扶贫工作方案》,农发院负责统筹全校扶贫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农发院的统筹,使我校扶贫攻坚工作由过去松散型、单一型的游击战,转换成现在的集团军作战和阵地战,为全面持久开展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相关工作获得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2015年,农发院荣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服务型党组织”;2016年,农发院获“四川十大扶贫爱心组织”荣誉称号;2017年,以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扶贫模式,作为典型案例收录于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主编的《“绣花”功夫四川脱贫攻坚案例选》一书;2018年,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写入四川省委一号文件;我校近30人次专家教授获 “民革全国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民建全国社会服务先进个人”、“十大扶贫好人”、“四川同心•服务团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多支实践团队获团中央表彰。

  二、做法与成效

  1.狠抓平台建设,在扶贫模式上谋新策

  一是取各家之长,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模式。“科技部、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批准了中国农业大学等10所高校首批研究院建设。目前,西北农大的“大荔模式”、四川农大的“雅安模式”、中国农大的“曲周模式”、浙江大学的“湖州模式”等已初具规模。”,2013年全国“两会”召开之前,我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在接受《中国科学报》的采访时说道。“雅安模式”包含美国等国家实行的“大学农技推广模式”的主体内容,并与中国以行政体系为主的农技推广体系进行了整合和互动。其核心内容是:通过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县级农技服务中心和分布式服务站的建设,搭建农技推广服务平台,促进成果、专家、学生等科技要素在平台上聚合,辅以专家科技挂职等行政手段,实现农业行政指挥权与技术指挥权的高度统一,服务于地方农业产业发展。

  二是“一把手”主抓,构建三级科技服务体系。“雅安模式”的组织核心是雅安市和四川农业大学共同组织成立的雅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并由市校双方党政“一把手”亲自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雅安服务总站,按照公益性组织进行运作,含有茶叶、林竹、果蔬(含干果)、中药材、畜禽等五个产业部和综合服务部。试点县(区)设立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根据需要设置乡(镇)服务站,搭建“总站—服务中心—服务站”三级科技服务平台,形成新型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雅安模式”制定了5大产业技术日历,发布技术信息60余期(次),建立专家大院16个,申请相关领域国家发明专利27项,其他专利50余项,审定通过新品种21个,转化科技成果8项,推广新技术、新品种80个,研发茶叶等新产品6个,建立科技示范基地40个,集成并示范配套种、养殖技术40余套,形成四川省地方标准10余套,企业标准和技术规范30余套;举办各类培训170余班(次),发放相关技术资料10万余份,共培训各类农技人员15000余人次;核心示范区农户人均增收2000元,新增经济效益9.5亿元。

  三是探索运行机制,促进“校、地、企”深度融合。在激励机制方面,“雅安模式”鼓励学校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创新、创业,开展科技服务的激励机制与政策环境,构建有偿与无偿相结合、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创业与服务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建立市校联合表彰激励制度,每年对在推动体系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在联合机制方面,强化市校之间联合,部门之间的合作,建立部门协调和共同推动的协作会商制度,使体系建设真正成为一项政府主导、大学主体、部门联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事业。在资源整合机制方面,强化市校双方资源和工作的集成,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种民办科技服务组织、龙头企业、业主、专业技术协会等多种主体的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为体系建设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四是推广与创新,探索本土化“分院模式”。“雅安模式”成效显著,受到各级领导、高校同人、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农发院将“雅安模式”推广与创新,2015年成立内江分院,2017年成立遂宁、川南和攀西三个分院,今年高原藏区分院也将成立,基本上实现了分院在我省不同生态区的布局,整合校地优势,科技引领地方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如2017年在凉山州成立的“攀西分院”,分院下设果蔬、林木、畜禽、战略规划、生态旅游等五个产业部和综合服务部,并先后在雷波县、德昌县、会东县等县设立县级服务中心,逐步形成“川农大-攀西分院-县级服务中心”的三级高校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从而将我校的原创性技术与科研成果无缝地、有效地对接到生产企业和生产第一线中去。分院先后组织专家在昭觉、美姑、越西、盐源等深度贫困县联合实施科技扶贫专项近20项,校地、校企合作项目80多个,累计示范推广作物、林果、蔬菜、畜禽等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近100个;组织300多人次专家到美姑、金阳、布拖、越西、雷波等地开展科技扶贫活动,举办各类专题讲座50多次,各类技术指导100余次,培训基层农技员、种养殖户、贫困户近万人次。

  2.主抓科技引领,在产业扶贫上求实效

  一是精编扶贫规划,坚持智力扶贫。依托农发院和设在我校的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西南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积极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主动承担扶贫规划编制,彰显在扶贫攻坚中的智库作用。学校与省移民扶贫局共同编制了《四川省“十三五”农村扶贫开发规划总体思路》,积极承担完成了《四川省“十三五”农村扶贫开发规划》编制任务。针对秦巴片区、乌蒙片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的资源状况,农发院组织专家进行了系统调研,分门别类形成了“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区)的贫困档案。针对具体问题把脉问诊,先后为广安市、巴中市、阿坝州等地编制现代农业、精准扶贫等方面规划130多个,充分发挥了减贫领域“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二是加强科技投入,做实产业扶贫。农发院坚持用科技成果带动产业发展,科学开发贫困地区资源,加快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增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组织专家团队按需求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带动贫困地区找准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推动形成“一村或数村一果、一乡或数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先后在阿坝、凉山、乐山、宜宾、广元、广安等多个贫困县(区)示范推广作物、林果、蔬菜、中药材、畜禽等新品种230余项(次),有力助推地方农业产业发展。

  如,针对前锋区3万余亩龙安柚种植管理不善,杂株多,味道酸等诸多问题,我校2016年在前锋区投入36万元,以广安缘安种植专业合作社为载体进行提质增效技术体系的集成与示范推广。汪志辉教授采用绿色防控、肥水管理、保花保果、拉枝塑形、环剥环割、增糖降酸等技术手段,使糖含量提高了13.4%,酸含量降低了19.6%。在洪桥村建成示范基地50亩,建立绿色鲜食柚类示范基地1个,技术辐射周边基地1万亩,精准带动县级识别贫困户5户,实现示范基地每亩年纯收入0.8-1万元,技术辐射基地亩增收0.2-0.4万元。

  又如,根据山区的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现状,我校副校长杨文钰提出了“玉-豆-草-羊”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其团队开发的“养羊神器”—“全新装配式标准化羊圈”相继在雷波、旺苍、蓬安、前锋等贫困山区推广应用,帮扶效果显著,得到广大贫困户赞同,获四川卫视等多家媒体报道。在雷波县大杉坪村,当我校刘卫国等专家带去三台新型多功能秸秆粉碎机时,贫困户吉根批尔兴奋的说:“太好了,太好了,今年冬天,我家的牛羊终于有吃的了……政府对我们老百姓太好了,川农大对我们老百姓太好了”;马湖乡党委副书记、拟任乡长王小山说:“玉米秆我们这里多得很,以前都没用,浪费了,使用川农大的先进技术,变废为宝,转化为优质的饲料,每户平均每年至少可以多养10头羊”;四川省教育厅教科所驻大杉坪村第一书记陈立兵教研员说:“川农大因地制宜,将实实在在的技术带到了我们大杉坪村。”

  三是加强人才投入,坚持科技脱贫。为充分调动我校教职员工投身扶贫攻坚工作,学校在职称、职级、职务晋升上也充分体现了扶贫攻坚的权重,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出台了《教师工作业绩评分标准》、《教职工奖励办法》等分配奖励制度。农发院则设扶贫专项运行经费,在确保我校教职工开展正常社会服务工作的前提下,对于参与扶贫工作的相关人员给予扶贫津贴。2015年以来,我校2000余人次专家到贫困县(区)开展技术扶贫工作,举办各类专题讲座300多次,各类技术指导1000余次,培训基层干部、实用人才和农户等2万余人次,助力全省近50万贫困人口脱贫。如,今年3月启动的“深度贫困县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我校就有45位专家入选专家服务团,累计开展各类指导、培训近100次,培训基层农技人员、种养殖大户、贫困户等近5000人次,发放甜樱桃、李子、酿酒葡萄等实用技术操作资料技术资料4000余份,有力助推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四是打造经济共同体,推动持续脱贫。农发院一直致力于加强校地、校企合作,积极为贫困地区的政府、企业、农户提供科技支持,建立了涵盖教学实验、农业科学试验、高新农业技术研发、现代种植业示范、农业科普及观光等多个板块的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了“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科技+农户”、“学校+经纪人+农户”等多种形式的经济共同体,为当地以及周边地区提供最有针对性的发展指引和科技支撑,加快了当地群众和入驻移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如,针对天全县爱国村,农发院副院长田孟良教授将短期内的精准脱贫与产业长期发展紧密结合,将茶叶确定为爱国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组织我校茶学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与实力雄厚的茶企对接,协助组建涵盖全体13户贫困户的合作社,探索出“校企联动促产业、村社联营促增收”的“双联双促”新模式,诞生了结晶产品“爱国村”牌绿茶、“爱国红”牌红茶。“双联双促”新模式受到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叶壮的高度评价。

  三、启示

  科技投入是产业脱贫的力量源泉,也是持续脱贫的根本动力。四川农业大学举全校之力投身于我省科技扶贫工作中,通过农发院有效整合了学校科技、人才资源,实现了集团军式的科技扶贫。在此基础上探索凝炼出的“雅安模式”及其推广应用,推动了我省农业产业发展,助推贫困地区的持续脱贫。

  其一,平台建设是实现脱贫致富的保障。“雅安模式”实现了高校人才、科技优势与地方政府行政优势的有机融合,强力助推了地方农业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因此,结合地区实际需求,进一步推进“雅安模式”在各市州的本土化应用,必将助推我省经济发展,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其二,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是推进扶贫攻坚的基础。长期以来,科技人员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的社会认同感不足,积极性有待提高。针对这一问题,农发院会同学校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激励和保障政策,建立扶贫保障体制,有效调动了学校教职工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的积极性。

  其三,找准致贫原因是实现脱贫致富的核心。为找准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农发院组织大量专家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同时,充分发挥我校的人才和智力优势,根据贫困区县的地理、人文和资源优势,制订扶贫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开出“治贫方”、“脱贫方”、“致富方”,有效指导地方脱贫攻坚。

  其四,科技引领产业发展是实现脱贫致富的关键。产业脱贫是实现持续脱贫的唯一途径。为有效引领贫困区县产业发展,农发院根据地方需求,组织专家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通过建立生产示范基地等方式在贫困地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同时结合我校培训中心,开办各类培训班,提升地方整体的科技水平,用科技引领地方产业发展,有力助推地方产业扶贫。

(责任编辑:刘潇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