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玉鹅种养”生态农业模式产业扶贫报告

2018-10-16 来源:规划司收藏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一、“玉鹅种养”产业扶贫基本情况介绍

  1.“玉鹅种养”模式的提出与实施

  为了探索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以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提高秸秆利用效率,减少秸秆燃烧、维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益,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玉鹅种养”模式推广团队通过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北方寒区低成本生态鹅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的实施,开展了优质商品肉鹅在玉米地中的放养技术研究,即“玉鹅种养”模式配套技术的集成与示范。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玉鹅种养”模式推广团队是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师组成的一支科研团队,具有玉米种植、植物保护、优质肉鹅培育、饲养管理、疫病防治、饲料营养研究等多方面的技术。自2011年开始,团队利用以东北良种培育的优质商品鹅“狮白鹅”,在大庆市大同区北方种鹅场周边的几十亩玉米地进行了“玉鹅种养”生态农业模式探索,形成了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配套技术。

  2.“玉鹅种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在实施玉鹅种养模式的7年里,每年团队通过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部农产加工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玉鹅模式”实施玉米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玉米全株的营养成分含量、玉米产量及肉鹅肉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实施“玉鹅种养”模式玉米地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含量高达60g/kg,其中碱解氮含量超过300mg/kg,有机磷含量达到110mg/kg,速效钾含量超过350 mg/kg;养鹅玉米地土壤pH值接近7.5以下,对施化肥导致的土壤碱化有显著改善;放鹅地玉米植株粗蛋白含量逐年增加,粗蛋白含量可占植株质量的6%以上。

  通过实施“玉鹅种养”模式,不仅提高了玉米地土质、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降低肉鹅饲养成本,而且放鹅期间鹅食玉米老叶和须根,秸秆收割后切碎或发酵处理后喂鹅,减少秸秆堆积、燃烧,明显增加秸秆利用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玉鹅种养”模式的优质肉鹅品种特点

  “玉鹅种养”生态农业模式是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周瑞进教授经过近30年培育出的高产优良商品鹅配套系“狮白鹅”的基础上,开展“生态养殖技术”研究取得的成果。

  与其它鹅品种相比,“狮白鹅”配套系父本肉垂大、头苞突出;生长速度快、胴体品质好;母本头顶簇缨特征明显,繁殖性能高。父母代种鹅抗逆性强,耐粗饲和耐寒性好,适合水、陆繁殖,公母鹅繁殖同步性好;母鹅产蛋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年产蛋100枚以上,蛋受精率平均90%以上,繁殖性能突出;商品代“狮白鹅”生长速度快,75天体重可达3.75kg以上,出栏体重达到市场1级水平,胴体品质好,羽绒质量好;其产品受到加工企业和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更重要的是,“狮白鹅”具有食虫性,可以采食玉米地中的虫子,减少玉米虫害,是实施“玉鹅种养”生态农业模式的优选肉鹅品种。

  《中国畜牧业》杂志记者于2017年4月在徐州市召开中国鹅业经济实体联合会、全国鹅业技术产品推广会、中国鹅业发展大会以及中国鹅网,即三会一网联合举办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鹅业研究所“狮白鹅”新闻发布会”上对“玉鹅种养”模式研究创始人周瑞进教授和杨焕民教授进行了专访,预示着“狮白鹅”必将实现产业化发展。

  4.“玉鹅种养”模式技术扶贫情况

  2015年,以国家发行《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方案》,实施“三区”人才计划为契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玉鹅种养”模式推广团队成员在调研了大庆市周边玉米种植情况基础上,开始在大庆市林甸县进行科技兴农、科技扶贫工作,并将“玉鹅种养”生态农业模式技术引入科技服务工作中。重点在林甸县四季青镇的新民村进行“狮白鹅”的“玉鹅种养”模式示范与推广,普通农户每户饲养50-100只左右,大户饲养500只以上带动劳动力缺乏的贫困户,“三区人才”团队对养殖户的鹅雏培育、疾病防控、玉米地的放养管理等进行培训和跟踪服务,确保鹅雏的成活率以及成年鹅的达标出栏率。

  二、“玉鹅种养”产业扶贫实施进展

  1.“玉鹅种养”模式技术示范推广进展

  2013年到2015年“玉鹅种养”技术在黑龙江省其他地区进行示范推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表1“玉鹅种养”示范鹅场记录

实施地点

玉米地面积(/)

养鹅数量(万只)

养鹅效益(万元/年)

肇东市安民乡

300

1.5

18

大庆市大同区

200

1

20

虎林854农场

230

1.2

15

虎林东方红林场

320

1.6

30

  并对1700余人进行养殖技术培训,带动200户养鹅,为地方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表2“玉鹅种养”技术培训及效果

培训日期

培训地点

培训人数

培训效果

2013.3

齐齐哈尔种畜场

120

带动12户养鹅

2013.9

北安农技校

260

带动60户养鹅

2014.4

红光农场

210

带动10户养鹅

2014.4

海林农场

270

阳光培训

2015.1.22

东方红

120

阳光培训

2015.1.24

密山市

80

阳光培训

2015.1.28

逊克农场

260

带动50户养鹅

2015.11.23

齐齐哈尔农垦局

150

阳光培训

2015.12.14

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

320

阳光培训

  2.“玉鹅种养”模式技术备受媒体关注

  “玉鹅种养”模式自开展以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受到时任黑龙江省委书记王宪魁和时任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王兆力等领导的高度重视,也受到各界科技人员和养殖人员的关注,逐渐受到养鹅种玉米农户的青睐,由于该模式是生态农业模式,各有关媒体对此给予的报道,大庆日报、黑龙江日报、北大荒网、庆日网、黑龙江经济报等地方主流媒体平台,中国畜牧兽医报、人民网、吾谷网、中国科技网、东北网等国家主流媒体平台的关注和报道,取得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表3 玉米地养鹅技术新闻报道

报道时间

媒体名称

 

报道形式

2015.9.26

人民网

玉米地养大鹅 黑龙江创新绿色食品生产新模式

通讯 图文

2015.9.29

东北网

玉米地养大鹅 八一农大创新绿色食品生产模式

通讯 图文

2015.10.28

凤凰网

八一农大“玉鹅种养模式”项目基地见闻

通讯 图文

2015.11.1

中国农业新闻网

地肥 鹅壮 玉米棒

第二版专题

2015.11.3

吾谷网

玉米地里养大鹅 大同唱起丰收歌

图文

2015.12.9

中国科技网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打造玉米地养鹅新模式

科技日报讯

2016.6.5

中国畜牧兽医报

地肥 鹅壮 玉米“棒”

2版 综合

2015.10.28

大同电视台

玉米地养大鹅 好处多多

要闻第二条

专题

2016.5.30

北大荒日报

八一农大“玉鹅种养模式”成效显著

头版 消息

201

北大荒网

安达积极探索鹅玉种养新模式

通讯 图文

2016.5.27

黑龙江经济报

玉米地养大鹅 黑龙江创新绿色食品生产新模式

5版 通讯

2016.5.24

大庆日报

玉米地里养大鹅 八一农垦大学创新绿色食品生产新模式

2版 消息

2015.10.22

大庆日报

玉米地养大鹅一举多得

7版 通讯

2015.10.22

庆日报

八一农大探索玉鹅种养模式获得成功

通讯 图文

2015.10.28

黑龙江日报

地肥 鹅壮 玉米“棒”

头版头条 通讯

2016.5.27

黑龙江日报

八一农大攻克养鹅发展瓶颈

头版头条 通讯

  3.“玉鹅种养”模式产业扶贫进展

  至2017年,通过“玉鹅种养”生态农业模式带动大庆市林甸县四季青镇新民村农户养殖“狮白鹅”共3万只,雏鹅成活率达99.8%。同年建立了四季青镇新民村“狮白鹅”养殖示范基地。

  通过2018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林甸县新民村“玉鹅种养”模式扶贫示范”项目,“玉鹅种养”模式推广团队继续在林甸县四季青镇的新民村进行“狮白鹅”“玉鹅种养”产业扶贫模式,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带动贫困户致富脱贫。计划以大户带动和贫困户自养的方式进行产业扶贫,带动5户贫困户分别饲养“狮白鹅”100只,年收入增加2000元;建设50亩“玉鹅种养”示范田,养殖“狮白鹅”1000只。

  同时通过新民村过去3年的示范作用,林甸县四季青镇的洪丰村也加入“玉鹅种养”产业扶贫的行列,并在2018年计划养殖“狮白鹅”1万只,建立“玉鹅种养”示范田50亩。

  三、“玉鹅种养”模式产业扶贫的主要特点

  1.有利于建设生态农业生产模式

  “玉鹅种养”这种“玉米+大鹅”模式的优势在于:

  (1)鹅采食玉米老叶和杂草,节省养鹅的饲料成本,增加玉米地通风,基本消灭了玉米生长后期杂草和虫害。

  (2)鹅吃玉米须根,使玉米根系深入土壤更深,提高了抗倒伏的能力,也使之玉米植株吸收更多营养,促进植株生长,籽实更加饱满,增加玉米产量。

  (3)鹅在玉米地放养期间排粪20Kg,增加土地肥力,可逐年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经3-5年可改良土壤为绿色或有机地。

  (4)鹅在玉米地间行走,玉米地不需要2次中耕,节省了机耕费投入。

  (5)玉米和大鹅品质均达到了绿色或有机标准,提高了产品价值。

  (6)玉米秸秆收获后通过粉碎或发酵方式喂鹅,可减少秸秆收割后堆积,减少秸秆燃烧碳排放,降低环境污染,逐渐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

  2.有利于农业提质增效和改善生态环境

  “玉鹅种养”模式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以归纳为“三减、两增、一提高”,即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减少了秸秆燃烧碳排放量,减少了人工费;增加了鹅的收益,增加了玉米产量;提高了玉米、大鹅品质和土壤肥力。既避免了用饲料催肥的工厂化养殖,又化解了农药化肥残留对作物和土地造成的危害,可谓是绿色、生态、环保的种养配套模式,开辟了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四、“玉鹅种养”产业扶贫的成效

  至今“玉鹅种养”模式在大庆市大同示范基地已经实施7年,完全不用化肥和农药,除草剂的用量减少到正常用量的30%,每年春天喷洒一次;玉米种植之前人工施已发酵的粪肥,由原来的10立方米/亩减少到5立方米/亩。土壤得到极大的改善,种植的玉米谷实达到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养殖的商品肉鹅达到绿色禽肉标准。

  “玉鹅种养”产业扶贫在林甸县四季青镇新民村实施也有3年时间,每亩玉米田通过养鹅可增加收入600-800元;玉米田每年可节约农药、化肥、中耕等支出费用150-200元/亩;提高玉米产量10%以上,增加玉米收入100元/亩;采用“玉鹅种养”模式每亩玉米田增加收益达850-1100元;在玉米地放养鹅比圈养鹅可以明显降低饲养成本,每只利润高于本地域近几年20元/只的平均利润。

  林甸县四季青镇新民村每年通过“玉鹅种养”模式饲养“狮白鹅”1万只,每年肉鹅出栏可为村民增加20-30万元的收入,3年来共提高新民村农户收入近100万元,并带动15户贫困户脱贫;同时改良玉米田,玉米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提高。

  五、“玉鹅种养”产业扶贫的扩大推广

  “玉鹅种养”生态模式配套技术形成后,在黑龙江省垦区已经建立了6个养殖模式示范点,分别为安达畜牧场、齐齐哈尔种畜场、名山农场、八五四农场、红光农场和闫家岗农场;并通过该模式产业扶贫,建立“四季青镇狮白鹅养殖示范基地”;同时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25个农场,虎林市、肇东市、大庆市大同区、肇州县、肇源县、林甸县等30多个地区进行了推广。通过2016年4月在徐州和2017年6月在大庆召开的全国大鹅生产研讨会上的报告,山东省菏泽地区和新疆农科院等地打算逐步开展“狮白鹅”的“玉鹅种养”模式推广。

  通过2018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青冈县三排六村“玉鹅种养”模式扶贫示范”项目,“玉鹅种养”模式推广团队继续在黑龙江省青冈县贫困村进行“狮白鹅”“玉鹅种养”模式推广,计划以大户和合作社带动贫困户的方式进行产业扶贫,带动6户贫困户分别饲养“狮白鹅”200只,年收入增加4000元;建设100亩“玉鹅种养”示范田,养殖“狮白鹅”2000只。

  总而言之,以优质商品鹅“狮白鹅”配套实施的“玉鹅种养”生态农业模式,具有简单易行、技术易于掌握、种养结合可操作性强、模式易于推广,且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等特点,是产业扶贫的好模式,必将持续发展和推广。

(责任编辑:刘潇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