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上海交通大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

——科技助力产业

2017-10-12 来源:规划司收藏

  面对最后五年的冲刺时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要求,实施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而产业扶贫,是其中的重头戏。上海交通大学自2013年起,定点帮扶云南省洱源县。在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的指导下,上海交大充分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智力优势和人才优势,设立“恒基金”科技专项帮扶基金,聚焦重点特色产业发展,精准对接对口地区资源禀赋和国内外市场需求,探索出了一条经验可复制、内容接地气的产业扶贫之路。

  对口帮扶工作开展5年来,上海交大在云南建设2个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汇聚6个特色研究中心,选派5名专业技术人才长期挂职,实施科技扶贫项目11项,引入经济作物新品种74种、引进产业发展资金410余万元,辐射带动洱源县高原农业、乳畜业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特色食品精深加工、新型药物制剂提炼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上海交大将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落户到洱源县生产企业,选派农技科技专家“送教上门”、大学生实践团进村开展科技服务,有效解决了农业科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为产业扶贫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人才支撑,为洱源县提升“造血”能力、实现脱贫致富贡献力量。

  一、基本情况

  洱源县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特色优质农产品,素有“梅果之乡”“乳牛之乡”等美誉,大蒜、梅子的产量居全省前列,养殖业、乳畜业也是传统优势行业,养殖历史悠久。然而,有资源、缺技术、与市场对接不畅,简单初级产品难以变为群众的收入。经济发展水平上不去,资源禀赋再好也是“富饶的贫困”。这些都是扶贫开发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障碍,也是造成贫困发生和延续的软肋。

  上海交大针对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精心选派果树专家张才喜、农业生物专家袁聪俐、食品工程专家邓云、环境工程专家王欣泽等一批“接地气”的“海归”学者和教授,到洱源县挂职,深入工厂车间、果园菜地,把各自的专业知识应用到车厘子种植的推广、小公牛综合利用率的提升、黑蒜精深加工、洱海保护治理等工作中,有力推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在他们的带动下,更多上海交大的专家志愿到滇西服务,如园艺专家王世平,他将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葡萄根域限制栽培”技术应用到大理宾川;民族医药专家李晓波采用大理青梅,开展发酵型青梅酒产品的研制等,将枝头的果实,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商品。

  上海交大不仅为受援地区增送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让行业和企业面临的一系列困难迎刃而解,将学校的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直接动力。同时,从合作方式设计上,注重维护贫困户切身利益,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确保商品能够进一步转化为贫困户实实在在的收入。用科技促进产业发展,提升“造血”能力,用产业发展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成为补强贫困软肋的良方。

  二、实施进展

  上海交大党政领导多次赴云南,对科技成果转化、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等多个领域的合作项目开展交流,并深入中船七五〇试验场、大理州罗时江湿地工程等科研基地和重点合作企业进行专题调研,鼓励上海交大在滇服务师生“发挥专业优势、面向科技前沿,为云南和大理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破难题,让企业从“被动淘汰”走向“主动出击”

  在缺技术、缺设备、缺资金的情况下,建立一个符合国家标准的实验室,是洱源县邓川锦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多年来无解的难题。因此,公司的主要产品之一:牛血清制品只能由客户试用评价。这种“被动淘汰”的方式,导致了销售滞后、产品积压、次品率高等一系列问题。上海交大挂职干部、农业与生物学院研究员袁聪俐积极发挥自己专业所长,从实验室规划、仪器购买、专技人员培训、检测流程SOP制定等方面全面支持,帮助企业建立自己的检测实验室,且全部必检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破解了这一难题,企业不仅每年可以节省50多万元送外地检测的费用,减少积压库存,而且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产品质量数据,实现“主动出击”,降低血清质量批次误差,稳步提高产品合格率,效益明显提升。

  2.巧设计,让农户从“丰收即贱卖”到“增产又增收”

  传统种植业中,丰收往往意味着大量初级农产品集中在本地上市,售价下跌,农户不得不忍痛贱卖,极大损伤劳动积极性,生活也无法改善,个别农户不免产生“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心理。如何让贫困群众心热起来,身动起来,靠劳动真正实现致富,是上海交大挂职干部、农业与生物学院教授张才喜在心中琢磨了很久的想法。

  在对洱源县气象条件、土壤、前期试种栽培表现的综合技术分析基础上,结合自己留学日本和美国十余年中在高附加值的经济果林领域的研究成果,张才喜精巧地设计出一个高效益、低污染、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车厘子错季种植,并绘制出了洱源车厘子的“上市窗口”,恰好避开了我国北方主产区与国外主产国的上市期,具有极佳的产业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州县领导的支持下,大理州设立车厘子产业发展资金130万元,在洱源县三营镇印象经济林果合作社建立了上海交大洱源车厘子实验基地,张才喜也将所获得的10万元项目奖励用于为种植农户引进新品种苗木。

  3.换思路,让产业从“穷业”升级到“富业”。

  废弃的公牛可以用于制造新型尖端药物、泡一泡就喝的青梅酒可以发酵成“大健康”产业的新品,这些“跳跃式思维”让洱源县的产业发展找到了转型升级的方向。上海交大结合洱源县现有产业实际,积极探索开发新产品、突破新用途,寻找脱贫增收的新途径、新模式。

  在传统奶牛养殖产业中,公牛几乎没有市场价值,只能做废弃处理。为了提升小公牛综合利用率,袁聪俐带领团队启动“小牛肺表面活性剂”的研发项目,从1只小公牛肺中提炼的肺表面活性剂,可以制成6支针剂,是医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关键药,每支针剂价值2000~3000元,“变废为宝”的全新产业已经显现。

  在“梅果之乡”的洱源县,“青梅酒”历来是泡一泡就喝的。然而,上海交大滇西民族医药协同创新中心的领衔专家李晓波教授发现了产业的弊端:小作坊生产、工艺技术含量低、卫生及安全隐患等等。为了提升品质、对接市场需求,李晓波带领科研团队,从采收、发酵、工艺改进、到确定最终产品等全流程,进行发酵青梅酒的产品开发,经特殊酵母发酵后得到低酒精度的高品质饮用酒,不仅符合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也成为大理州地理标志产品中的一颗明珠。

  4.拓市场,让产品从“国内”走向“国际”

  产品品质决定了产品的市场拓展空间。如何让一颗黑蒜的营养成分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上海交大农生学院副教授、食品工程专家邓云在位于洱源县邓川镇的大理品宏高原农业科技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忙了一年。经过持续努力,邓云改善和优化黑蒜发酵工艺,使黑蒜的水分、脂肪等比白蒜有显著的降低,而蛋白质、糖分、维生素等则为大蒜的2倍以上,氨酸的含量比鲜大蒜增加了5-6倍。而正是氨酸指标的突出表现,让大理的黑蒜逐渐走俏欧美和日韩市场,售价也增加了9倍。

  在此基础上,邓云帮助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研制出黑蒜面包、黑蒜酒、黑蒜醋等深受国际市场欢迎的产品。洱源县正逐步形成一个以大蒜种植、黑蒜精深加工和大蒜副产物的生态化利用的大蒜产业链,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带动了蒜农的致富。

  三、主要特点

  1.平台建设、协同发展

  为了让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发展,上海交大建立云南(大理)研究院,成为融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人才培训、产业化管理、项目引进为一体的平台。此外,上海交大云南(大理)研究院还设立了民族医药发展研究中心、民族文化研究中心等专项技术研究中心,为特色优势产业的转型发展提供相关基础研究,探索区域化布局和差异化发展的模式,以带动民族医药、民族文化等特色产业,形成当地独特魅力和核心竞争力。

  2.农商对接,集成推广

  为增强对农户的带动能力,上海交大积极推动农商对接,通过企业推广洱源特色农产品,并在上海交大校园内专门设立洱源县“地方优质特色产品”专窗,探索解决农产品受区域限制的困境,积极带动洱源特色产品走出大理、走进上海、走向全国,增加贫困山区群众收入、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实现长效产业扶贫,让更多贫困群众直接收益。

  四、成效与经验

  在科技和人才支持下,洱源县高原农业、乳畜业、食品加工等产业迅速发展,转型升级的方向逐渐清晰。通过采取“党支部+高校+龙头企业+贫困户”的“政产学金互促”模式,真正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目前,洱源县已组建105个产业互助社,覆盖270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从2013年到2015年,洱源县减贫动态管理的结果显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和贫困率均下降35%以上。洱源县已被列为云南省12个首批脱贫摘帽县之一。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略下,如何确保贫困户能脱贫,上海交大探索出了一条“科研服务于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农户参与、技术进一步推广”的“闭环式”发展路径,环环相扣,精准对接。产品不同,模式各异,但目标却只有一个:最大程度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1.科研服务于产业发展

  为了更好服务于经济林果种植技术的推广,上海交大农生学院王世平教授团队申报了2015年农业部科技专项《滇西边境山区亚热带水果错季生产技术示范和推广》,项目经费1250万元,全部用于环境友好、节水节肥的新型经济林果栽培技术改进和推广,助力滇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技术“二次革命”,已辐射带动当地近20万亩经济林果种植生产,逐渐成为云南省节水示范基地、农业高新技术展示窗口和绿色生态发展的典型项目。上海交大在滇科技专家承担的其他各类科技扶贫项目10项,全部应用于滇西特色产业发展。

  2.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

  通过制定有效的合作和利益共享机制,能够形成共建共享、多方共赢的扶贫模式,有效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以滇西葡萄种植示范基地、华侨庄园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例,当地集中流转土地200亩,由上海交大提供种植品种和技术服务,由当地企业提供管理和市场销售,全村所有贫困户加入合作社。采用了“阳光玫瑰”优质品种和根域限制栽培技术,同时套种姜蒜等特色蔬菜,合作社每年产生500万元纯利润,其中100万元作为基地还贷资金,剩余的400万元,60%用于贫困户分红,保障了141户贫困户实现增收并脱贫退出。

  随着企业市场的扩大,以用工形式带动的贫困户增收也有提高。在大理品宏有限公司,随着黑蒜远销日韩和欧美市场,企业的用工也直线上涨。每年公司在3月到6月之间的季节性用工约300-400人,全部为洱源县邓川镇周边农户。每人每天工资在120-200之间,其中建档立卡户占40%,也就是说,品宏公司每年仅季节性用工这一项,就为周边贫困户带来200万元收入。

  3.农户参与、技术进一步推广

  在上海交大“恒基金”对口帮扶专项基金支持下,一批批上海交大专家赴洱源开展调研指导,已经开展8期21场农技科技专题讲座,培训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农村劳动力和致富带头人800余人次,有力促进了果林建设、畜牧养殖技术、作物新品种试验、种植技术的推广及应用等。2016年,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与大理州签署专项合作协议,进一步实现制约大理州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问题库”与上海交大农生学院专家“课题研究素材库”无缝对接。

  上海交大立足洱源县特色资源禀赋和传统优势产业,汇聚科技和人才,深入到洱源县的产业发展一线,以高校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培育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扶持一批符合产业发展实际的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培训一批扎根洱源的新型技术人员和致富带头人,建立产业扶贫科技服务体系。深度整合产业链、技术链和人才链,着力破解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推广应用高附加值的科技成果,为推动对口地区重点特色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忠建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