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华中科技大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

——科学精准规划 共建美好家园

2016-10-13 来源:规划司收藏

  积极响应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部署,华中科技大学扎实推进在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的定点扶贫工作。一年来,通过在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的规划扶贫,初步探索出规划示范点的生产、生活、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肯定,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认真领会精神,深知重任在肩

  华中科技大学接到定点扶贫任务后,对扶贫地区区域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和人民生活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分析,认为该地区具有重要的区位特点,扶贫工作面临重大的挑战和意义。

  (一)彩云之南腾飞辐射南亚,民族团结共进谱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提出“云南要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云南省处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要道,与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拥有面向“三亚”、肩挑“两洋”的独特区位优势,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省份,云南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文化特色突出。做好该地域的脱贫工作,发展当地经济,具有“桥头堡”作用,云南的经济腾飞将辐射南亚,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定位,实现彻底脱贫,就必须合理规划布局,为老百姓寻找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我校与云南省第一次对接时,云南省委领导就旗帜鲜明的提出需要我校在乡村规划上重点支持。

  (二)为脱贫谋长远规划先行,求发展看全局系统设计

  临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边陲,与缅甸相接,是昆明通往缅甸仰光的陆上捷径,被称为“西南丝茶古道”。长期以来,其受制于各种条件,是一个集边、山、少、穷为一体的贫困市。临翔区是临沧市政府所在地,截止2015年底,临翔区仍有三个建档立卡贫困乡,2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未能脱贫,农村贫困户数4464户,贫困人口总数达25034人,占总人口数7.8%。贫困形势严峻,贫困维度复杂,因此急需专业技术团队指导扶贫脱贫工作。

  既要刻不容缓的做好脱贫工作,又要五位一体的建设好当地,必须要着眼于顶层设计,系统考虑,综合推进,才能“脱贫”不“返贫”,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此,临沧市委市政府也充分认识到规划的重要性,提出了希望华中科技大学在定点做好临翔区规划的前提下,还要指导其他区做好乡村规划工作。在实地调研工程中,我们发现当地群众虽然有的观念还未解放,但对改变现状、脱贫致富的渴望却溢于言表。

  面对地方各级政府的发展诉求和基层老百姓的热切期待,华中科技大学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推进“科学精准规划,共建美好家园”专项扶贫项目,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的扶贫理念,通过自下而上的规划建设落实国家自上而下的扶贫政策,率先针对临翔区两乡两村开展规划建设和文化保护工作,部分成果已在当地开始实施,为当地的脱贫工作送上“及时雨”。

  二、深入调研分析,精准把脉难点

  2015年以来,华中科技大学针对规划工作,多次前往云南实地调研,参与调研人员达80余人次。走访市、区各职能部门,调研临翔区5个乡镇,1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走访上百家贫困户,拍摄调研视频22段,照片5300余张,徒步走访行程累计达200余公里,深入了解当地贫困现状和贫困户发展诉求。

  经过实地调研发现,截止2015年底,临翔区仍有3个建档立卡贫困乡、2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未能脱贫,农村贫困户数4464户,贫困人口总数达25034人,占总人口数7.8%。导致临翔区贫困的原因有很多,如区位问题、资金问题、产业问题、技术问题、观念问题等,主要都汇聚于村镇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焦点之上从而形成难点和痛点,但从城乡规划的专业视角,工作组把脉出以下三个原因:

  (一)环境基础设施配套较差,产业科学规划发展滞后。

  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普遍落后,基本公共服务得不到保障;产业发展缺乏有效的科学引导,同质化现象严重,缺少规模化、特色化和高品质的产品,产业链亟待延伸。

  (二)山水环境基底破坏严重,生态资源保护形势堪忧。

  独特的地形地貌条件使临翔区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但同时生态基底脆弱,生态敏感程度高。在局部地方,植被破坏严重;砂石采掘对河道产生破坏;垃圾随意倾倒对河道造成污染;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时有发生。

  (三)传统文化保护意识淡薄,乡村环境风貌破坏严重。

  临翔区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本有着丰富的传统民居,对于历史文化传承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但由于保护意识不强,传统民居破坏严重,部分古村落正在迅速丧失其固有的传统风貌,造成不可逆转的历史遗产消逝。

  三、紧密贴合实际,量身编制规划

  要推进精准扶贫,就必须以城乡规划为龙头,切实转变观念,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发展,华中科技大学针对当地情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紧锣密鼓地开展规划扶贫工作。

  (一)全校资源统筹全力以赴,规划组织架构周密安排

  华中科技大学全校上下充分重视这次扶贫工作,2016年1月和5月,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路钢、校长丁烈云分别带队前往临翔区开展调研,协调校内资源,研究部署扶贫工作。2016 年1月,依托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专业优势,学校整合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设计等学科资源,由各学科带头人领衔组成专家组,提出应站在“一带一路”桥头堡的战略高度,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并指导实施。专家组多次召开项目研讨会,与临翔区委区政府反复沟通,对各项工作作出了周密安排。

  (二)田间地头问民情做访谈,走门串户拍照片测数据

  为做好本次规划,工作组师生作了大量的调研工作。调研时,既要跋山涉水踏勘当地地形地貌,又要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既要深入山上田间看植被和作物,还要入户发问卷、了解农民的想法;测绘团队还要详细测量每一栋有历史文化的老建筑尺寸,以便日后进行修复和保护。正如参与调研的学生所言“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

  调研期间,师生克服水土不服带来的身体不适,忘记睡眠不足带来的困倦,每天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实地调研中去,收集丰富的基础资料,直面当地严峻的贫困形势,听取地方政府迫切的发展诉求。为了更好地了解村民意愿,师生晚上深入贫困户家中访谈,详细了解不同年龄、收入层次村民的情况,形成了56000余字的调研日记。师生优良的工作作风给当地乡镇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受到了一致好评。

  (三)无人机航拍摄下全景图,声像记录仪记下交通流

  在对扶贫规划示范点的考察中,华中科技大学创新引用新技术对时空环境进行调研,更全面、精准地了解完整的时空形象和人文风貌。一是采用无人机航拍以高空视角对蚂蚁堆乡、圈内乡建成区全貌进行了拍摄记录,对杏勒村、斗阁村进行详细的空间环境普查,共拍摄视频15段。二是利用声像记录仪器全程记录乡镇集市从开始搭建摊位到集市结束的全过程及国道24小时交通流等,拍摄视频4段。三是利用摄影机器对入户调查访谈进行记录,全景拍摄本地居民住宅内外部实景。

  (四)讲座培训百姓观念脱贫,团结一心干群合力断金

  精准脱贫不仅仅只表现为物质上的脱贫,更应该让贫困地区群众具有可持续发展眼光与先进的发展技术,实现观念脱贫和技术脱贫。

  开展调研工作的同时,学校积极开展教育咨询和专业指导。一是针对规划建设及管理部门,开展专题知识讲座4次,介绍了较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并对临翔区如何加强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工作提出了指导建议。二是针对乡镇村庄群众就当地的重点问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3次,经过培训,杏勒村愿意服从规划、主动脱贫的建档立卡户由8户增加至42户,建档立卡户居民的住房将依据杏勒村村庄规划进行建设。三是在斗阁村开设历史建筑保护相关讲座3次,让村民更好地了解历史建筑的隐形价值以及保护历史建筑的重要性,参与讲座的村民共计200余人次。多次培训后,当地村民纷纷表示愿意配合地方政府,依据规划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性开发改造,正准备拆掉老房子的5户农民也改变了主意,加入到保护性开发改造中来。

  (五)因地制宜编制特色方案,快速实施当地群众满意

  学校对于本次扶贫工作的4个区域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后,因地制宜地量身定做了特色方案。针对斗阁村历史老建筑多,提出了保护和修复受损老建筑,继承历史文化遗产,打造特色旅游地,编制完成《圈内乡斗阁村村庄保护规划》。针对杏勒村处于地震带,着力帮助当地建设农村抗震安居工程,依据核桃茶树等现有资源,培育特色种植经济产业,完成《蚂蚁堆乡杏勒村村庄规划》。蚂蚁堆乡依托茶马古道历史文化,整合民族资源,打造临翔北部大型农贸交易市场,构建茶马新商路。完成《蚂蚁堆乡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蚂蚁堆乡风貌整治规划》。另外,还帮助圈内乡编制了《圈内乡集镇核心区城市设计》规划。

  当地政府收到规划成果后,立刻着手实施这些规划,主要做了4方面的工作。一是蚂蚁堆乡政府主要对镇区风貌进行严格控制,着手进行镇区生态修复培育、老国道街景立面改造、南汀河河道治理、棚户区改造等相关工作。二是杏勒村则对村庄道路、建筑、设施、环境等进行相应改造升级,并组织人员前往四川学习轻钢体系构架房屋建造技术,以便更好地指导当地贫困户的房屋建造。三是圈内乡政府针对国道沿线建筑、玉带河两岸山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四是斗阁村作为中国传统村落,在缺少整体风貌保护的情况下,通过测绘对古建筑保护进行建档工作,实现民居古建筑的可持续保护与利用。

  实施这些规划在当地起到了立竿见影的好效果,当地群众愿意服从规划、主动要求建档立卡、主动要求改造自家房屋的居民越来越多,干部、群众认为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带着真情、付出真知、倾尽全力做好了本次工作”,是“工作效率最高、成效最快、成果最好的规划设计团队”。

  四、共谋和谐发展,建设美好家园

  建设美好家园,就是要着眼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华中科技大学依托科学规划,致力于推动临翔区“安居”、“乐业”、“生态发展”、“文化传承”,促进和谐发展。

  (一)黄墙红柱焕新棚户改造,精准规划推进安居工程

  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危改棚改政策,积极响应云南省抗震安居工程,针对临翔区地震高易发特点,依托精准扶贫规划,整合民族特色资源,指导镇村建设,改善住房条件,提升生活环境质量。本次精准扶贫规划在保障住房安全抗震的同时,立足地域特色,延续本土建筑传统,提出黄墙红柱的建筑模式,并同步指导镇村建设。依据规划,蚂蚁堆乡已于5月份启动棚户区300户居民住房与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初期投资1350万元,按每户3.5万元配套建设,预计十月底完成。杏勒村现有的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已有38户正依照规划所提出的轻钢建造体系开展住房建设工作,建设效果显著。

  (二)复绿美河修复全域生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华中科技大学秉持绿色发展的规划理念,着力降低建设成本,保障生态环境,减少地质灾害发生率。依照规划,蚂蚁堆乡正逐步开展南汀河河道两岸治理工程,优化全乡山林树种结构,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逐步恢复受损生态系统,改善岩溶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圈内乡则依照规划综合治理玉带河两岸山水环境,修复山林,美化河道。同期临翔区启动1万亩陡坡地生态建设工程,旨在修复全域生态,打造绿水青山美丽家园。临翔区政府积极响应配合,大力推广“复绿美河•幸福生活”综合整治模式,获得各乡镇干群一致好评。

  (三)核桃茶树助力旅游经济,特色品牌完善产业布局

  科学规划产业,夯实脱贫基础。结合临翔区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挖掘地方特色,科学布局促进乐业增收,以产业发展为抓手,确保“脱贫不返贫”。依照规划,杏勒村依托现有自然植被资源,打造百年核桃沟、万亩茶树山等旅游资源,促进旅游经济;同时大力发展地区特色种植经济,指导村民专业化种植、采摘,利用互联网销售平台,实现产销自营一体化,促进多项增收。斗阁村在保护传统古建筑的同时,依据规划,合理发展历史村落旅游产业,融入临翔区“三天三夜”旅游体系,树立优势旅游品牌,调动村民积极性,带动村庄经济,实现精准脱贫。

  (四)突出特色传承民族风俗,古建保护促进文化发展

  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源泉,也是精准扶贫脱贫的内在灵魂。临翔区是多民族聚居地,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特色突显,本次精准规划以助民增收为出发点,充分发掘整合优势文化资源,以文化传承为主导,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实现民族特色、传统建筑、茶马商道文化传承与延续。依据规划,蚂蚁堆乡将结合临翔区北部大型农贸市场发展定位,在茶马古道原址上,重现茶马韵,再现茶马魂,展现原汁原味的茶马驿道文化特色;同时提炼民族文化特色,并融入镇区建筑风貌与地域环境。斗阁村正逐步推进传统古建筑保护修复工作,禁止对传统建筑的拆建行为,控制村庄内部建设活动,依据规划合理开展相应保护、改造、拆建工作。

  科学精准规划,共建美好家园。面对地方政府和百姓的诚挚信任和深切期盼,华中科技大学将再接再厉,积极推广本次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和方法。在未来三年,工作团队计划完成临翔区五个乡、二十个村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帮扶工作,发挥华中科技大学在智力与科技方面的优势,助力临翔区精准脱贫。

  不负期待,华中科技大学定当勠力同心,努力前行!

(责任编辑:忠建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