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杭州职教,与区域非遗共生双赢

2016-04-28 来源:《光明日报》收藏

  编者按:

  截至2014年,我国共有3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录》,总数位居世界第一。职业院校在非物质遗产传承方面,颇有作为的空间。杭州的职业院校对非遗传承的积极参与,对于国内非遗资源丰富的京津、徽州、沪上、岭南地区,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借鉴。

  职教应积极参与非遗传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我们的祖先在杭州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杭州市有37项非遗项目入围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杭州也面临着保护和发扬非遗文化的重任。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的特质,传承只有通过人们的口传心授,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目前很多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年龄老化,而由于从事非遗传承经济报酬少,社会认知度低,缺乏年轻人学艺继承,导致很多非遗项目无人传承,一些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和习俗面临失传的危险。

  同时,杭州又是最早开始改革开放的地区之一,市场经济发达,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急剧改变。这导致杭州的许多传统技艺处于失传的边缘,许多好听的戏曲少有人唱起,许多有趣的民俗从人们生活中淡去,愿意学习这些古老技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如何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让灿烂的非遗文化传承下去,是摆在杭州面前的严峻挑战。

  经过多年努力,杭州市在非遗名录体系建设、抢救性保护和活态传承发展等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尝试,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处于“领头羊”的地位。同时,杭州市还探索出一种较为成熟的职业教育参与非遗传承人培养的做法。

  杭州职教如何培养非遗传承人

  杭州市共有市属高职院校4所,中职学校40所,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居全国前列。在过去的三年中,杭州市有十几所职业学校通过不同形式参与了非遗传承人培养的实践,培养了500多位具有一定非遗技能的非遗传承人,有效化解了由于传承人年龄老化以及传承人断层对非遗项目流失的风险。

  推动非遗进校园,普及非遗文化。让学生接触非遗是第一步。杭州全市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推进非遗项目进校园、进专业、进课堂,进行非遗项目的巡演和展览,全面生动地诠释非遗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独特文化魅力。用这种体验式、参与式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非遗文化宣传和保护的积极性。同时,杭州市利用微博、微信等信息技术,对在开展非遗保护和传承方面取得成绩的职业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宣传和推广,提高了非遗文化的宣传面、普及率和影响力。这使得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观念深入到每一位职业学校师生员工的心中,既提高了非遗保护的群众基础,更大大提高了职业学校的文化品位。

  现代学徒制与非遗传承人结合,培育工匠精神。现代学徒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中的热点,但是如何在不同的行业中践行现代学徒制依然存在巨大探索空间。杭州市探索出了一条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非遗传承人的模式、机制和路径。比如:杭州市西湖职高开设茶文化工作室,引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绿茶制作工艺传承人为工作室主持人,传承人既是非遗大师,也是企业家,同时又是实习指导教师,在深层次上探索了现代学徒制实践,形成“塔型”学徒制培养模式,提高了学校教育质量和社会声誉。实践表明,非遗传承人培养和现代学徒制的结合,不仅培养了学生精湛的实践技能,更培养了学生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

  创新发展非遗项目,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杭州市职业学校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根据当代的社会需求,对非遗项目进行了发展和创新,从而丰富了非遗的时代内涵、提高了非遗的生命力。杭州艺术学校是全国非遗“江南丝竹”音乐的传承和保护单位,多年来深入研究非遗传承和保护的内涵,不断探索培养“江南丝竹”音乐传习人的模式探索,有效解决了“江南丝竹”音乐基础型技术人才的培养问题,并且为传统文化技术型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科学而优化的典型范式。经过几年努力,“江南丝竹”音乐已成为学校的品牌专业,学校的发展能力和品牌知名度也得到了提升。

  培育新项目,实现文化传承价值。杭州有一些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的传统技艺,因为缺乏社会的关注而失去被遴选为非遗的机会。发掘这些传统项目并赋予其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也是职业学校的当代使命之一。杭州市职业学校在参与传统技艺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培育出多个新的非遗项目,彰显了职业教育的文化保护和创新职能。萧山二职慧眼识珠,将三代祖传种葫芦的谢雨辰聘入学校,学校成立葫芦文化课题组,开展了融合园林、烹饪、商贸三大专业的“跨界教学”行动研究。2015年学校的“范制葫芦技艺”被评为杭州市级非遗项目,同年该校的小葫芦挂件被遴选为杭州市2015年度旅游纪念品。职业教育的教学成果顺利转变为生产力,实现了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非遗申请成功的新范式,同时有力地推动了“产、教、学、研、用”的一体化实践模式。

  加大研究,用理论指引实践。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十分浩大的、极其复杂的文化传承工程,为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真正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轨道,杭州市加强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对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思考和理论提升。在研究过程中,政府、学校、行业协会和与非遗有关的企业联合组建课题组进行研究攻关,各方合力产生了一批理论研究成果,这些理论成果进一步指导了各职业学校的实践,使得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杭州的实践表明,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融合,改变了过去作坊式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解决了非遗传承人才断裂的现实问题,使得非遗项目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延续,为保护、传承和发扬非遗问题找到了一条新路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有利于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融合,是一个双赢乃至多赢的举措。(本文作者:叶鉴铭 为杭州市政协副主席、杭州市中华职教社主任)

(责任编辑:于淼(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