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奉献在教育一线

2022-09-09 来源:《人民日报》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一支桨划了37年,护航着水库周边孩子们的上学路;一辆摩托车走了1000余公里,穿行在高原牧区的家访路;一本思政课学习手册延续了20多年,启迪着大学生的人生路……目前,我国专任教师总数达1844.4万人,广大教师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在第三十八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走近来自小学、中学、大学的3位教师代表,倾听他们的动人故事,也向所有扎根在大江南北、奉献在教育一线的老师们表达由衷的敬意。

  老师,您好!

——编者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王易——

  引导学生们走正路行大道

  一门思政,三尺讲台,二十余载。

  我是思政课教师队伍中的普通一员。从一名初上讲台的年轻教师,逐步承担一系列教学科研项目,到担任思政课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再到获评全国优秀教师……我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一起成长,乐在其中。

  如何让思政课更有吸引力,让学生愿意学、学得进,自觉“赶场”来听一堂思政课?说实话,不容易!

  在长期的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讲好思政课有“几难”:讲准确了难、讲深刻了难、讲透彻了难、讲鲜活了难,令学生信服最难。打个比方,好的思政教育应该像盐,不可或缺但又不能光吃盐。讲好新时代的思政课,就要在“放盐”的技术和艺术上多琢磨,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让它自然而然地被吸收。

  为了让思政教育离学生更近,从2006年开始,我把思政课的实践环节,聚焦到对当前大学生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的调研上,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观察思考运用到课堂中,让同学们既人到更心到,既抬头更点头,既兴奋更信服,既真心喜欢更终身受益。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老师和学生互相启发的过程。我教过的学生大多数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学习手册,学生可以用笔谈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课堂感悟、所见所思,我也会及时留下自己的阅读感想。一笔一画、一字一句,既是师生思想的碰撞,更是情感的交流。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品质思政课成为广大学生听起来能“解渴”、学起来引“共鸣”、品起来增“回味”的精品课。同时,像我这样的一大批思政课教师也逐步成长起来了。

  思政课教师从事的是塑造灵魂、培育新人的工作,思想和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学生,给学生心灵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他们走正路、行大道。

  我愿意驻足在思政课这一方课堂,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用心教学,让思政课成为一束照亮学生人生路的光。(本报记者金正波采访整理)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西燕镇中心学校刁望教学点教师石兰松——

  37年水路,14000次摆渡

  我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西燕镇大龙洞村。周边石山耸立,紧靠着8400亩的大龙湖水库。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库区孩子的教育曾是个难题。为方便孩子就近上学,西燕镇中心学校在库区的刁望庄设立了教学点。为了让更多孩子接受教育,我挨家挨户做家长的思想工作,还砍了自家的椿树做成木船接送不同村庄的孩子上下学。

  37年时间里,我摆渡了14000多次,孩子们都亲切地叫我“摆渡教师”。

  37年过去了,大龙湖的水涨了落、落了涨。想起1985年,20岁的我第一次来到教学点。一到五年级五六十名学生乌泱泱地坐满整个泥瓦房,挂着鼻涕泡的娃娃只有5岁,也在一起跟读。那时,整个教学点只有我一个人,既当老师又当厨师:上午10点半下课就去厨房煮上饭,回来上课到11点再去炒菜。教学点没有操场,也没有什么器材,为了让孩子们有课外活动,我用石块、水泥搭了乒乓球台。那时候,一天到晚和孩子们在一起,难免照顾不到家人。有人总劝我另谋出路,但看到眼前这些朝夕相处的孩子,我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我被评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后,社会各界开始更多地关注到我们。大家的爱心,让我们拥有了崭新的文具、衣服,还有“希望之舟”——一艘有动力、有顶棚的铁船,让我摆渡孩子们上下学更方便、更安全。

  尤其是这几年,教学点的环境有了极大改善,不仅操场修建起来了,还配备了运动器材、无线网络、卫星电视、智能电子屏……咱们的教学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上课也跟城里一样直接用课件,还能放电影,课堂趣味性很强。甚至每天都有专人把新鲜的食材送到教学点来,我只负责专心做好教学工作。

  一批批孩子从这里毕业,走出库区、大山,考上了大学。经济条件改善的家庭,也将孩子送到库区外接受教育。新学期到了,我去领了7份教材,3份给老生、4份给新生,我不曾想到,有一天教学点的孩子会这样少。虽然学生少,但要做的工作可一样不少,安全教育、文艺比赛、家访……小娃娃常常向我倾诉烦恼以及对父母的思念,孩子们对我的信赖使我感到满足。

  或许因为交通不便,刁望庄的人格外渴望远方,而教育正是跨越迢迢水路、通往广阔世界的坚实之路。(本报记者祝佳祺采访整理)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第一民族中学教师谢岚馨——

  孩子们梦想的路,也是我脚下的路

  两年前,也是这样的初秋时节,经过20多个小时的颠簸路途,带着紧张与期待,我来到了离家千余公里外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成为县第一民族中学的一名数学教师。

  作为一名2020届青海省公费师范生,我曾对教师职业有过很多的设想,但一踏进县中,心中还是会迷茫: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怀念大学校园的时光,平均海拔3000多米带来的不适……同时,成为55名初一学生的班主任,也让我感到责任与压力:教师之路该怎么走?

  但是,讲台有种神奇的力量,指引我一路前行。第一次召开班会、学习开学第一课、组织班级活动……站在讲台上的我,逐渐走向成熟。我教授的是初中数学,如何让牧区的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基本函数等数学概念?我尝试用孩子们身边常见的牦牛、羊群,解释一些难懂的知识点。结果孩子们很快就理解了,这也让我增添了不少信心。

  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工作,家访也是我们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骑上摩托车,穿梭在窄窄的乡道上,草原鲜甜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不过更让人感动的是牧民们的热情,他们会把新采的蘑菇、蕨麻和新煮的牛羊肉端上来,以淳朴而隆重的方式欢迎你。除了交流孩子的学习、在校表现情况,许多家长还反映,孩子们会把在学校学到的科学知识、历史故事讲给他们听,对于很多没有上过学的牧民来说,孩子成了他们了解外面世界的一扇窗户……那一刻,沿途经历的寒风、蹚河爬山的辛苦都会一扫而光,因为我与孩子、家长,都有连着心的路。

  最难忘的是,有一次校园突然停电,为保证自习纪律,我给孩子们讲红军长征的故事,孩子们安静地听着,皎皎月光从窗户里洒进来,映照在他们纯真的脸庞上,有几个同学甚至听得热泪盈眶。第二天,身为数学老师我给大家布置了一道语文老师的“作业”:让大家谈谈自己的梦想。“我想当一名守护平安的警察”“我想成为一名天文学家”“我想成为教书育人的老师”……纸条上那一行行的字,仿佛一条条延伸向未来的希望之路。我知道,那是孩子们梦想的路,也是我脚下的路。(本报记者贾丰丰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