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发展纪实

2022-09-23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教育现代化,要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国际国内重大场合宣示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饱含深情给海外学子、留学归国人员、在华外国留学生、外国中小学生回信,为教育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这十年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不断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全面提升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水平,形成了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推动中国教育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亲和力不断增强。

  教育对外开放总体布局

  不断优化

  7月13日,2022西安交通大学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夏令营开营,吸引了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越南、日本等45个国家121所学校的近300名中外学子参加。为期7天的活动为全球学子打造了前沿科技、中国文化与高等教育相结合的沉浸式学习和开放互动的交流体验平台。

  “几年的留学生涯让我学会了勇于尝试与突破自我,更学会了主动交流与迎接挑战。”西安交通大学俄罗斯籍学生林娜表示,在这次夏令营中感受到了包容互鉴的丝路精神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为深入落实“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西安交通大学首倡发起“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所高校积极加入,为不同国家和地区大学间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文化沟通、政策研究等交流合作作出了贡献。

  如今,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总体布局不断优化,教育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同181个建交国普遍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与159个国家和地区合作举办了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与5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建设了23个“鲁班工坊”,启动了海外中国学校建设试点,成立了“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合会”,启动了“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深化了中国—中东欧教育交流合作……点面结合的区域教育合作机制不断完善。

  “我国坚持以顶层设计为先导,不断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政策,这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说。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等等。在各项政策的引领和推动下,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逐步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相关的人文交流格局不断完善,中外“心联通”更紧了。教育部共筹办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会议37场,签署300多项合作协议,达成近3000项具体合作成果。中外人文交流形成了元首外交引领、领导人高访带动、高级别机制示范、双边多边结合、国内国外统筹、中央地方联动、官方民间并举的多元互动新格局。

  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

  不断提升

  5月27日,由同济大学和德国学术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德学术合作的新战略方向——同济大学与德国伙伴高校合作论坛”举行。同济大学推出了“对德合作2.0战略”,与近50所德国高校和机构进行了深入交流。

  设立全国首个中德博士生院和中德联合研究中心,“十三五”期间每年接收的德国学生超过1000人……十年来,同济大学对德合作已成为中国与欧洲国家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合作的样板。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全面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动同其他国家学历学位互认、标准互通、经验互鉴,积极发展出国留学教育,实施“留学中国”计划,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推进中外人文交流特别是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建设,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人才。

  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对外开放的题中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支持长三角地区打造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和国际人文交流汇聚地,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立足区位优势,扩大面向周边国家的教育开放。

  与此同时,我国引导高校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推进“双一流”建设,开展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领域、跨国界的科研合作。教育部于2018年启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以来,累计吸引70多个国家超过1.4万名专家学者参会,中外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4000多人。

  围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上海实施了更深层次、更高质量、更加安全的教育对外开放。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王平介绍,上海坚持“以我为主、填补空缺、补弱增强”,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176个,其中依托上海15所“双一流”高校举办的机构和项目数超过50%。与此同时,上海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扩招共建国家国际学生,上海高校学历留学生中68%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不断深化

  9月17日,国家留学人才就业服务平台上线仪式暨“2022全球留学英才网络招募季”活动开幕式成功举办,为广大留学人员和用人单位搭建起了双向供需对接平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以改革促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外合作办学蓬勃开展,审批、管理、评估、退出机制不断完善。

  十年间,新增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中,理工农医类占比达65%。来华留学在推进制度建设、实施质量保障、严格入学标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2020—2021学年,在册国际学生来自195个国家和地区,学历生占比达76%,比2012年提高35个百分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教育减贫、抗击疫情等全球性议题,我国与有关国际组织共同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和质量提升、新冠肺炎疫情“安全返校行动”等项目,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不断深化。与此同时,我国成功举办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大会,积极筹办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搭建全球性高端教育合作平台,为全球教育治理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2015年,由中国工程院和清华大学联合申请,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成员国大会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ICEE)正式成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不断开启新篇章。双方合作举办高级别国际会议,合作设立了女童和妇女教育奖、孔子教育奖,推动构建终身学习和高质量教育体系。我国深入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大倡议、重要议程、重点计划,参与全球2030年可持续发展教育议程实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在华设立了10个二类中心,涉及教育、科学、文化等多个领域,并设立了12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和姊妹大学网络,在相关专业领域积极开展研究和培训活动等。

  “回顾过去这十年,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着眼未来,需要我们以更大的格局、更高的眼光、更多的智慧去开创教育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刘宝存说。(本报记者 董鲁皖龙)

(责任编辑: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