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发挥平台资源优势,提升精准帮扶成色——北京农学院开展低收入精准帮扶案例

2021-10-11 来源:规划司收藏

北京农学院

  2018年以来,北京农学院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的措施》(京发[2018]2号)、《北京市农业科技人员帮扶低收入增收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的通知》(京教职成〔2018〕10号)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应用型农业高校平台资源优势,根据低收入村帮扶需求,创新服务模式和帮扶机制,带动低收入农户就业创业,实现长期稳定增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农村宜居宜业、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贡献智慧力量。

  一、基本情况

  北京农学院立足应用型农业高校建设定位,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总抓手,按照“立足首都、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的工作定位,整合运用一线技术推广、人才支援、智库机构、基层党建、扶智培训、消费采购等六大平台,精心安排帮扶项目。2018年以来,学校共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近百个,示范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发展新产业或促进产业升级10个以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0个以上,受益低收入农户超过1000户;集中培训京郊低收入村“两委”成员、驻村“第一书记”,首都对口支援地扶贫干部、致富带头人共计1万余人;通过消费扶贫,采购产品近160余万元、带动近700名脱贫人口增收。

  二、具体举措与工作成效

  (一)依托一线技术平台,对接产业帮扶。

  产业帮扶离不开相应的技术推广阵地。围绕技术指导、科技创新、成果运用等内容,学校强化与政府、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的协同互动,在京津冀地区建设教授工作站18个、科技小院11个、产业扶贫站1个。依托这些阵地,组织20位专家团队精准对接昌平区、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门头沟区等京郊的19个低收入村,对接河北张家口市怀来县、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等低收入乡镇,形成“推广阵地+专业合作社+低收入村”的协作服务模式,服务产业涉及甘薯、小豆、板栗、葡萄酒酿造、蔬菜保鲜加工等领域,在延伸产业链、拓展农业功能、发展新型业态方面提供有力支撑保障,有效辐射带动共计40余个村,创造就业岗位1300余个,吸纳低收入户就业达900余人。

  (二)依托优势人力资源平台,派驻“第一书记”引智帮扶。

  学校积极响应北京市委号召,作为第二批“第一书记”派出单位,从2016年底开始与北京市延庆区大庄科乡黄土梁村建立帮扶对接关系,先后选派两任“第一书记”,在该村实施引智帮扶工程。学校组建专家团队专项支持“第一书记”工作,在反复调研与试验基础上,为该村成功打造香草展业。截至2019年11月,“第一书记”帮扶村的从业劳动者人均每年增收近万余元,不仅顺利全部脱低摘帽,还有效带动了周边的相关产业。香草种植推广到周边8个村,共收集保存了40多种香草种质资源,温棚、手工皂坊、提油房、展示厅等设施面积增加到2400平方米,年育苗能力达到50万株。2020年,着眼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序衔接,结合退耕还林工作,驻村“第一书记”携手学校林下种植团队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丰富产业组合,林下种植中草药十余种、30余亩,其中北苍术育苗达200万株,通过与河北张家口市赤城县一家中草药种植合作社签署销售合同,为全村带来20余万元的收入。《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北京卫视频道、北京科教频道等媒体均对学校在该村的帮扶工作进行过报道。2020年,学校在该村帮扶案例入选联合国第二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首批最佳案例。

  (三)依托学校智库机构平台,运用软学科优势开展帮扶。

  学校重视软学科在精准帮扶中的作用,依托新农村建设基地、都市农业研究所、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等学校智库机构,紧跟乡镇需求,在规划、营销、咨询、项目包装上提供先进的思想理念产品。学校与延庆区刘斌堡乡营盘村对接,组织相关专家针对鲜食玉米替代种植提供技术咨询,为该村编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确定了发展景观农业、精品民宿的主要方向,指导该村进行美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在市级督察中获得满分100分。学校与昌平流村镇老峪沟村对接,制定扶贫工作方案,提出“互联网+庭院经济”“周末农场”等农业发展模式,指导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宽绿色蔬菜、柴鸡蛋等优质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打造老峪沟特色农产品品牌。学校与怀柔区宝山镇道德坑村对接,深入调研了解道德坑村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和山地资源概况,从生态保护、高效生产和提质增效角度,将山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红色旅游项目规划相结合,对该村红色旅游发展规划进行指导,形成配套的红色旅游营销模式,开发该村休闲旅游潜力。

  (四)依托基层党支部平台,开展“红色1+1”志愿活动帮扶。

  “红色1+1”活动是高校师生党支部与地方基层党支部结对共建、实现学校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有机融合、对三农工作有效促进的载体。在“红色1+1”活动中,学校指导7个二级学院党总支与北京延庆、河北张家口市怀来县、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等地域的17个低收入相对集中成片乡镇党委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广大师生深入基层一线走访调研,通过田间培训、技术指导、新品种推广、景观设计、政策宣讲咨询等多种方式,落实志愿扶贫工作,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强化了师生的学农爱农助农情怀,而且为京津冀地区农林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帮助。2021年,学校植物学技术学院园艺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

  (五)依托培训基地平台,开展扶贫人才专题培训。

  北京农学院是农业农村部授权挂牌的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和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依托自身师资与专业优势,2018年以来,学校先后承接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工委等北京市9个部门的培训任务,学员覆盖首都低收入村村两委成员、驻村第一书记和大学生村官;根据北京市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要求,承接了新疆、青海、内蒙古、西藏等8个省市自治区的对口援建地区培训任务。2020年,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学校培训团队坚持严控疫情与人才培训并重,科学组织,严密防控,先后举办北京东城区、丰台区、昌平区、延庆区对口帮扶地区的脱贫致富带头人系列培训,为贫困地区发展注入持续智力驱动力量。

  (六)依托消费采购平台,发挥消费扶贫的帮扶作用。

  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地区农民的“钱袋子”,一头连着城市居民的“菜篮子”“果盘子”,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学校坚持“消费扶贫赋能脱贫攻坚”的理念,深化“以购代捐”帮扶策略,开展线上线下联合采购,减轻对口支援地区农副产品滞销压力,帮助贫困农户渡过难关。学校工会推动“职工福利+扶贫”模式,针对性的采购杂粮、鸡蛋、牛肉、大米等农产品总计124.27万元,帮助带动贫困人口170人增收。后勤基建处调整饮食采购预算,侧重采购北京对口支援8省90个县的扶贫产品为35.56万元,带动脱贫人数398人;采购其他国家级贫困县(832个贫困县以内)的扶贫产品为4.42万元,带动脱贫人数近百人。

  三、经验启示

  (一)农业高校参与精准帮扶离不开多主体的协同互动。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过渡衔接,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协力推进,这就决定了农业高校的内外交流合作是广泛频繁的。体现到具体实践中,北京农学院的精准帮扶工作具有多主体协同互动的特点,学校内部是组织、科技、工会、后勤、校产等多个部门的配合,校外是与政府、企业的互动合作。未来乡村振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施乡村振兴,各行动主体工作方式与举措各有差异,但责任使命相同。实践证明,立足学校、背靠政府、面向社会、扎根基层、服务农户,农业高校的优质平台资源才能真正产生“顶天立地”的效果。

  (二)农业高校参与精准帮扶需要重视改善帮扶对象的造血机能。脱真贫、真脱贫,产业振兴是关键。因此,无论是技术帮扶、人才帮扶还是消费帮扶,都要瞄准产业做文章。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是三产融合、三链同构(产业链、生态链、价值链)、三生贯通(生产、生活、生态)。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趋势相适应,农业高校的帮扶也要从单一技术传授向技术集成转变,由注重单一产品供给向形成产业链转变,由注重经济效益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重转变,由各自为战向体系攻坚转变。能帮助贫困地区能做大做强产业,能将贫困地区劳动力融入产业链条,当地农民方可获得持久稳定的受益。

  (三)农业高校参与乡村振兴是提升自身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农业高校参与乡村振兴具有先天的优势,服务他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学校专家团队在农技推广过程中开阔了科研工作的视野,找到了新的课题,实现了科研与推广的双向促进;学生通过在“三农”一线的实践,培植了对“三农”事业的情怀。参与帮扶能为理论教学贴近现实需求提供借鉴,从而与时俱进调整教学内容与学科专业设置,推进课程向社会的延伸,不断克服大学生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问题。因此,农业高校要全力参与精准帮扶、服务乡村振兴,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提升自我的事业。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学校将紧紧着眼首都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聚焦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重点任务,围绕集体经济薄弱村增收任务,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帮扶,体现应用型农业高校的责任担当。

  (一)系统谋划帮扶工作。充分考虑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持久化对帮扶工作带来的影响,合理统筹下一步帮扶工作,整合帮扶力量,坚持全校一盘棋,建立大服务体系,在项目支撑、经费支持上提前安排部署,确保帮扶工作不断线。

  (二)细化落实帮扶举措。合理利用校内校外各方面资源,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服务对象需求,在密切沟通协调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帮扶策略,切实把“走出去”与“请进来”有效结合,把帮“硬件”与扶“软件”有效结合,做到对接精准、施策精准、落地精准。

  (三)形成长效帮扶机制。优化一线帮扶阵地布局,主动融合当地资源,积极探索各种潜在资源开发途径,形成点、线、面相互促进补充的帮扶格局,以增强帮扶地区“造血”功能为目标,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入推进,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责任编辑:俞曼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