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草原健康体检,助力牧区振兴

2021-10-11收藏

内蒙古大学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考察内蒙古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对接国家和自治区高质量发展需要,服务自治区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和“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建设,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祁智教授团队开展“草原健康体检和提升工程”,对构成天然草原核心要素的土、草、畜矿质元素进行普查,填补国内空白,完善全球相关数据体系,做出草原生态修复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对原31个国贫县、26个区贫旗县提出具体的土壤和家畜营养提升方案,助力牧区振兴。2019年,祁智荣获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在防治草原退化方面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相对于20世纪60年代,内蒙古草原面积减少2亿亩,45%的草原有不同程度的退化,从总的趋势来看,退化还在继续,从根本上防治草原退化,已刻不容缓。土、草、畜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土壤矿质元素含量下降是草原生态退化的直接根源。天然草原土壤矿质营养种类和丰度决定了野生牧草的饲用品质,进一步影响草原家畜的生殖繁育能力。单个牧场自然环境和放牧方式千差万别,导致每一个嘎查草原土壤的病因不同,进一步导致野生植物和放牧家畜矿质营养失衡与缺失。牧民、牧企和畜牧旗政府急需掌握不同草原类型,草原不同行政区域土壤以及羊矿质元素分布和含量现状,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草原生态和羊生长效率提升方案。土、草、畜的矿质营养状况又非常复杂,需要进行系统普查和研究。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祁智教授团队依托“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平台,组织实施了内蒙古自治区首次草原土壤和羊矿质营养普查工程,实现重大原创性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解析钙介导植物细胞感应生物逆境相关因子的分子机制相关成果以内蒙古大学为第一单位,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美国植物生理学报》Plant Physiology等国际生物一区刊物,项目取得的理论成果已经开始应用到牧草抗性育种的实践中,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二、主要典型经验

  (一)为草原做“健康体检”,指导退化草原营养恢复实践

  合理的矿质营养是草原家畜生长、生殖和繁育的基础。天然草原土壤和牧草矿质营养,直接影响以野生牧草为食的放牧家畜矿质营养状况。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天然草原土、草、畜矿质营养现状未知,科技支撑体系空白,严重制约天然草原生态精准修复和放牧家畜科学补饲体系的建立。祁智团队在内蒙古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资产公司的支持下,在2018年初建立了1000平方米的“草地健康中心”,累计投入1200万元,购置土、草、畜矿质营养分析测试设备。2019年7月2日到10月2日,该团队途经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9个盟市31个国贫县、26个区贫旗县,沿草原公路采集2065个样方,完成内蒙古自治区历史上第一次“单一季节、统一工具、统一方法”9亿亩天然草原21337份土壤采集工作,永久保留内蒙古天然草原2019年土壤,建立了天然草原土壤库。计划在2021年完成绘制草原10种矿质元素含量分布图,从而指导退化草原营养恢复实践。

  (二)用科学数据认证“健康牧场”,支撑自治区牧区现代化试点工作

  牧区现代化试点工作是自治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区发展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任务,是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牧区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2018年退出自治区贫困旗县,2019年被自治区确定为唯一的牧区现代化试点旗。为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导向,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祁智团队在首次对内蒙古9亿亩天然草原土壤采集工作期间,同期完成了自治区第一次肉羊矿质营养普查工作,通过对7盟市9家牧企4674只肉羊和3盟市5个旗17家牧户1463只放牧羊血液的65种元素分析,完成血液中锌、铁、钙、镁、锰、铬、铅、铜等8种矿物元素含量检测,制定羊矿物营养水平评价标准,最终形成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肉羊矿质营养普查报告,为内蒙古不同地区肉羊矿质营养精准提升工程的实施奠定基础。2020年1月9日,祁智教授被阿巴嘎旗党委和政府聘为“牧区现代化首席专家”,在阿巴嘎旗巴彦图嘎苏木脑木罕嘎查实施以当地乌冉克羊为主体的“草原健康牧场”科技示范工程,覆盖全嘎查753805万亩草场,实验基地占10650亩,旨在通过科学测试,探求内蒙古天然草原土壤矿质元素分布规律、野生牧草养分需求规律,分析放牧家畜矿质营养现状,进一步建立以嘎查为单位的“退化草原修复试验区”“野生饲草种子抚育圃”,定制家畜矿物盐砖,逐步提升牧民放牧羊养殖效率,探索建立先进牧民主动的草原生态修复模式,建立草原放牧羊优质优价的科技和市场支撑体系。2020年7月,祁智团队联合巴彦图嘎苏木脑木罕嘎查两委开展了肉羊的血液样本采集和二次土壤样本采集工作。在全嘎查90个牧户75万亩草场中,共采集3745份土壤样本和7490份植物(羊草和大针茅)样本。对全嘎查10000只羊以10%的比例进行血样和羊毛采集,进行钙、铁、锌等有益矿质元素和镉、铅、铜等重金属元素,共计65种元素的含量分析,同时结合四环素类抗生素等20余种兽药残留进行检测,实现了具有科学数据支撑的“健康牧场”认证,对帮助政府和牧民提升草原肉羊在市场中的品牌地位,实现牧民增收和草原生态保护双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开展牧区青少年草原科考行动,为内蒙古草原生态治理培根铸魂

  扶贫要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才是激发内生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牧区青少年是草原的未来,是草原生态建设实施主体和直接受益者。为了促进牧区青少年积极参与草原生态保护,提升牧区青少年草原知识,2017年以来,祁智教授在中小学、牧企、政府总共进行了20多场不同形势的草原知识普及报告,听众总人数达3000多人次。向1500多名蒙古族牧民学生普及草原科学知识。2018年以来,祁智教授团队联合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与发展基金会,先后在阿巴嘎旗蒙古族中学、西乌珠穆沁旗综合高级中学、鄂尔多斯蒙古族第二中学、四子王旗蒙古族中学、乌拉特前旗蒙古族中学、通辽市科左后旗查日苏镇初级中学5个旗县牧区青少年集中的中学建立“牧区青少年草原科学实验室”,指导牧区青少年研究自己草场植物矿质营养需求规律,以及自己草场土壤和放牧牛羊矿质营养现状。2019年,组织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和5所蒙古族高中学生,成立“牧区青少年草原科考队”,集中开展了草场土壤采集和分析工作,参与人数达到500多人次,极大促进了牧区青少年草原知识的普及和应用工作。2021年6月28日,组织西乌珠穆沁旗综合高级中学4名教师带领8名学生从草原深处来到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祁智教授实验室,深入学习了草原土壤、羊粪、羊毛样本的收集整理和元素测定试验方法,强化牧民职业高中畜牧专业学生试验技能。通过草原知识普及与应用,为形成全民参与草原生态健康体检工程的局面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祁智教授团队将开发适合每个嘎查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用的土壤养分提升方案,在典型嘎查建立先进牧民主导的草原生态修复示范区,与相关牧企合作,根据每个苏木草场土壤元素含量和放牧羊矿质营养现状,为每个苏木开发定制肉羊矿质元素盐砖,提升放牧羊矿质营养和生长性能。计划在2021年进一步强化对牧区职业高中畜牧专业的智力帮扶,增强他们服务牧区牧民和牧企最基本科技诉求的能力。将在内蒙古24个畜牧旗全部建立“牧区青少年草原科学实验室”,每个实验室都装备“土壤养分速测仪”和配套的基础设备与用具,科技指导牧民家庭学生对自己草原土壤进行科学化验,形成牧区最基本的科技支撑体系,探索建立先进牧民主动的草原生态修复模式,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俞曼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