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鲁东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实施“四大工程”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2024-06-18 来源:新华网收藏

  鲁东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坚决贯彻落实学校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把学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探索实施就业服务体系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供需对接能力强化、就业引导方向精准“四大工程”,努力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

  实施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工程,强化就业支撑

  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该院成立由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担任双组长的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调度全院教师的资源力量,在院级层面加强系统设计、做好统筹谋划、形成持久合力。建立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年初召开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根据学校安排的就业工作目标,结合个人分工和专业背景,合理进行任务分解;年中定期召开辅导员及毕业班班主任工作例会,督促就业工作进度,逐一解决实际困难;年末在学院党政联席会上,对本年度就业工作进行细致的分析总结,找准差距补短板,精准施策促提升。

  统一思想认识,强化主体责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为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副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就业工作辅导员、毕业班班主任具体落实,并将就业工作纳入学院年度绩效考核、评奖评优指标体系,形成学院领导班子、研究生导师、专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格局,织密就业工作“保障网”。

  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夯实就业基础

  该院落实具有服务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特色的“招生——培养——就业”人才成长全过程、各要素联动机制,以“党建+N”工作体系持续推进“有组织党建”引领“有组织就业”工作,打造坚实的组织基础。以《鲁东大学本科生“学风建设年”推进工作十条措施》为切入点,学院小学教育系、学前教育系等系部紧紧围绕优良学风建设策略、学生激励机制、学术诚信教育以及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等方面定期进行探讨交流。

  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正确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将传统学业评价和多维度多元化评价相结合,制定符合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成绩测评办法。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构建培养“经师”和“人师”全方位、贯穿人才培养环节全过程、涵盖“入校前、在校中、离校后”全周期的学生教育评价体系,实现选才、育才、成才的有机统一。

  学院主动加强就业数据统计监测与分析,重点关注考研考博深造人数、助力乡村振兴基础教育发展人数、“三支一扶”和“西部计划”录取人数、困难生就业人数等关键指标,从就业角度展现人才培养成效、探讨人才培养改进提升方向,努力实现人才培养、学生就业和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筑牢就业工作“压舱石”。

  实施供需对接能力强化工程,拓宽就业渠道

  积极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等班子成员带队赴乡村振兴一线、就业实习基地及合作共建学校等重点单位,了解人才招聘需求,挖掘优质岗位资源,推动校地人才合作走深走实,积极将访企拓岗成果转化为就业市场资源。更大力度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打造线上与线下渠道相结合、专场与双选形式相补充的招聘模式,在毕业季努力实现“月月有招聘,周周有宣讲,天天有岗位”。

  构建矩阵式招聘信息发布渠道,搭建“分管就业工作副书记——分管就业工作辅导员——毕业班班主任(辅导员、导师)——学生骨干(毕业班级联络人)”四级信息发布与反馈体系,让就业信息及时传递到毕业生手中。主动贴近区域基础教育就业市场,举办基础教育专场招聘会,搭建供需平台,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教育类人才政策、发展趋势、招聘需求,助力供需双方实现更加精准有效的对接,扩容就业工作“蓄水池”。

  实施就业引导方向精准工程,明确就业目标

  依托“大学第一课”、“我的大学观”新生成长对话课、“新生研讨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以及学业导师专业辅导、辅导员深度辅导和“成才之路第一步——本科生培养方案解读”的“四课两辅一解读”体系,该院强化学生在个人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四个维度上的自我认知和在专业选择、专业学习、就业目标、职业发展四个维度上的发展认知。

  该院进一步完善精准帮扶机制,针对“慢就业”“缓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搭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平台,帮助其拓宽职业视野、了解行业发展和岗位要求,提高就业竞争力。根据《初等教育学院就业工作“一人一策”方案》,加强对未就业毕业生的“一人一策”跟踪帮扶,通过求职指导、个别辅导、资源对接等方式,“一对一”帮助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当好就业工作“指明灯”。

  学院牢牢把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线,推出“践行教育家精神”等就业能力提升主题活动,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了解相关政策、提升职业技能,营造“在基层厚植教育情怀,在西部展现青春底色”的良好氛围。在每年毕业季关键时间节点,定期选树考研、考编、考公及“三支一扶”和西部计划优秀学子,进行经验分享交流会;学院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定期推出考研、考编优秀学子风采展示等,充分体现鲁东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毕业生把小我融入大我,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的群体形象。(于琳)

(责任编辑:姚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