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小编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5月10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表彰大会暨2023年国家语委全体委员会议在京召开。这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以来的首次表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今天,一起来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海南省白沙县龙江中心学校如何克服民族地区学生语言文字功底薄弱的难题,帮助孩子们从怯于发言到主动表达,让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成为民族地区孩子的行为自觉。
海南省白沙县龙江中心学校地处海南岛中部黎族聚集区,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较高,受历史因素及当地语言环境影响,存在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功底相对薄弱的问题。学校为提高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合推普脱贫攻坚行动,组织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系列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注重日常化、趣味性,并将活动产生的影响力推及家庭和社会,形成教育合力,让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成为孩子们的行为自觉。
一、营造日常化语言氛围,提升师生文字素养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要推广普及,创设规范的语言氛围很重要。学校积极营造“语言大舞台 谁都可以来”的规范用语氛围,为师生创造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机会。
将教学活动与说普通话相结合。我们充分利用各种集中教学活动,让教职工主动上台发言,朗读宣传材料,通过专家点评或普通话学习软件录制的方式判定发音的准确度。比如,在师德师风学习过程中,编印相关法制法规培训读本,采取抽签的形式让老师们上台为大家宣读,进而实现讲好普通话和校本培训相结合,一举两得。
将校园空间与写规范字相结合。学校利用校道、走廊、学生作品展示栏等宣传阵地,展示师生个人优秀书写作品。结合各个节日和安全教育活动,将孩子们创作的主题手抄报精选出来张贴展示。结合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让每位教师书写自己喜爱的廉洁文化名言,再悬挂于教室走廊。如今的校园,写好规范字,人人都能展示,处处皆是氛围。
将国学课程与文化素养相结合。将经典国学《三字经》《弟子规》等引进校园和课堂,以学生书写为主体,以心灵塑造为宗旨,一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和朗诵习惯,另一方面让学生在书写中感受中华经典文化,通过创设博古通今的校园语言文化,不仅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使用,而且进一步厚实师生文化底蕴,提升文化素养。
二、搭建趣味性读写平台,激发规范用语积极性
学校全面梳理学生活动,只要是与“说”和“写”有关的活动,都想方设法与“说普通话”和“写规范字”攀上“亲戚”,积极为师生搭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和应用的平台。通过主持升旗仪式、国旗下演讲、校园晨诵、“你读我讲大家说”、不规范文字“啄木鸟行动”、全校经典诵读大舞台等一系列活动,营造热烈的规范用语氛围,让师生们从怯于上台发言转变为主动争取表达。
培养“小导游”,讲好普通话。学校利用校内的法治教育基地,在全校筛选和培养法治讲解“小导游”,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讲好普通话。孩子们引导兄弟学校的师生团队参观,讲解知法明礼长廊、知法习礼图书角、知法学礼影视厅及知法禁毒教育基地的相关内容。长期下来,班班有“小导游”,人人争做“小导游”。
开展“啄木鸟行动”,用好规范字。孩子们化身一只只“啄木鸟”,飞到社区,飞到商业街,时刻留心广告牌、阅读宣传栏上的文字,找出生活中隐藏的“文字害虫”。“啄木鸟行动”已变成一场社会公益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自觉加入规范用字的行列,而且积极引导社会人士规范用字,共同创造和维护规范文明的语言环境。
三、家校联动共筑语言桥,优化成长语言环境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重要场所。家庭中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孩子成长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积极联动家庭开展规范用语活动,共同筑造起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与交流的桥梁。
我给父母当老师。发动学生运用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纠正家庭里存在的方言、方音及不规范用字的现象,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带动家长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以实现“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推动一个群体”。
亲子共读一本书。寒暑假组织学生从学校图书馆借书回家与父母进行“亲子朗读”,以书本规范字为媒,以规范朗读为纽带,在与父母同读一本书的日常积累中,不仅促进了亲子交流,而且也端正了家长对讲好普通话必要性的认识,实现“小手拉大手”共同加强规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效果。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宣传活动,全校营造出“人人讲普通话、人人写规范字”的良好氛围,这对于生活在海南中部山区的孩子来说是难得可贵的素养提升。孩子们语言素养的提升,带动家庭和周边社区打造更为规范的语言环境,进而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水平,对于民族地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长期开展产生重要作用。(和毅,作者系海南省白沙县龙江中心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