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奋楫扬帆启航新征程 凝心聚力实干开新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引起代表委员强烈反响

2021-03-09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炜: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做好“五个坚持”

  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作出战略部署。讲话始终抓住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也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高校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人才的重任,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必须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光荣使命,必须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必须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必须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积极发挥高校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优势作用,加强基础研究,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校地合作,加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不断探索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互动、并行发展新模式。(本报记者 刘博智 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

  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进一步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要自觉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全过程、各环节,贯穿高等教育各领域。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对于高校来说,要始终不忘初心,持续推进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教育教学各环节,推动“互联网+”条件下教育理念变革和模式创新。要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真正以立德树人的成效来检验教育教学改革的质量。(本报记者 林焕新 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

  坚守为党育人初心、为国育才立场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必须坚守为党育人的初心、为国育才的立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我们必须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不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教育学生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深化课程思政改革,以思政课为核心促进各课程协同育人。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本报记者 刘琴 采访整理)

  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专门强调了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高等教育的基石。只有将立德树人摆在首位,并深植于每位高校教师的内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能够满足党、国家、人民、时代需要的人才,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

  去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来到南通,专程前往南通博物苑,了解南通大学的先校长张謇创办实业、发展教育、兴办社会公益事业的情况,盛赞张謇是我国民族企业家的楷模,给南通大学全体师生莫大的鼓舞和前行的动力。在百余年的办学过程中,张謇身上彰显出的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一直是南通大学事业发展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我会将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带回南通大学,带回南通,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厚植爱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定“四个自信”,把学校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本报记者 李萍 采访整理)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砥砺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委员的交流当中,特别谈到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去年,习近平总书记专门针对研究生教育作出重要指示。上海大学去年召开了全校研究生教育大会,主题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加快推进高质量研究生教育建设。我今年的一个提案也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提出要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加快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培养更多国家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加坚定了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国家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青年一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高校在新征程中肩负特殊历史使命。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更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人才。(本报记者 刘博智 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工商学院执行校长李孝轩:

  进一步提升中西部教育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跟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密切相关。应该通过提升中西部教育水平来促进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解决教育不平衡带动解决其他方面的不平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突出强调了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为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师生。

  作为来自西部地区的民办高校负责人,我非常关注新发展阶段关于高等教育的相关部署。期盼在新一轮的振兴行动中,能有越来越多高质量民办高校的身影。我们将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的灵活性,在创新办学模式等方面更好地与区域经济社会有效互动,为中西部地区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本报记者 余闯 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市第一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总校校长崔建梅:

  培养高质量教师队伍是校长关键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如何培养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校长的关键任务,也是学校的重要工作。根据工作实践,我认为打造三支精良队伍是重点。

  打造一支“忠诚于党,团队至上”的班子队伍。学校班子要把对党忠诚作为师德教育的首要任务,引导教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一支“率先垂范,冲锋在前”的党员队伍。坚持党建统领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努力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的骨干力量。培养一支“奋发上进,和谐进取”的班主任队伍。积极发挥“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带头和引领作用。(本报记者 唐琪 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马瑞燕:

  培养更多创新型“三农”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这对我们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具体、更丰富的要求。

  作为在农业高等院校工作了近30年的一名教师代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三农”人才,是我和同事们一直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如何从一堂课、一个案例、一个实验、一个作业、一次实习、一次考试、一个培养方案、一个专业、一个学科中扎扎实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为我们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优化学科布局,调整专业设置,强化新农科建设,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生态文明、人类健康理念提升涉农专业,为培养知农爱农、强农兴农、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三农”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报记者 欧媚 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牛书成:

  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工作者备受鼓舞。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深入学习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讲好新时代的思政课,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抓住育人体系建设、思政课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这3个关键要素,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本报记者 张利军 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