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多举措守护大赛公平底线

2016-10-14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随着大赛拉开帷幕,人们也自然关注,如此规模的大赛,如何保证公平,真正评出有实力的项目?如何让大学生的双创大赛真正成为激活社会创新杠杆?

  本次大赛建立了严密的评委组织。其中,网评阶段评委300位左右,会评评委100位左右,决赛评委90人左右。“大赛评选委员会专家由有志于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创投家、企业家、双创教育专家与学者一道组成,避免项目因行业或种类不同而被‘偏见’,保证各行业类群项目一视同仁。”大赛组委会负责人之一、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说。

  大赛的参赛项目还根据项目性质等内容进行创意组、初创组和成长组分类,由非总决赛评审人员负责划分竞赛组别,避免内定现象发生。决赛路演项目在介绍时尽量避免谈到学校及指导老师,以防评审“以校取项目”“以人选团队”现象发生。同时,参与决赛的评委和项目团队都是在临赛前通过抽签决定组别。

  本届大赛自启动以来,陆续成立了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投资服务联盟、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投融资委员会、中国教育创新校企联盟、孵化器联盟等五大相对独立的联盟体系。在选取评审委员时,联盟“混合作用”,分散在不同场地形成浑然一体的评审团队,相互配合、全方位对项目进行考量。

  “创新创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是当下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抱负的重要平台和机遇。”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范海林在大赛决赛前夜的领队会上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要的是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更多的人通过自我潜力的挖掘,拥有更多上升通道。营造公平公正的双创评审环境,是大学创客成功走向社会的有效保障。”(本报记者 李薇薇)

(责任编辑:忠建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