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云南大学持续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2024-06-13 来源:云南大学收藏

  云南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发挥好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持续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改革,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加强党的领导,把牢正确方向。以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契机,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马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全面统筹协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以及“大思政课”建设各项工作,通过召开现场办公会、专题调研会、重点项目推进会等,着力解决思政课程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各项事业发展。落实学校党政班子成员讲思政课、听思政课制度,安排专项经费对思政课建设给予专门保障。制定《统筹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推进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实施方案》,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各方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把“大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学校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考核、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评估标准体系,与办学评估、招生计划、经费支持挂钩,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各项措施落实落细。

  坚持系统推进,优化课程体系。发挥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云南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研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生课程教研中心的作用,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向并进,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先后主办“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青椒论坛”等全国、全省思政课集体备课16次。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工程,加强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建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16门本硕博思政课课程群,入选教育部思政课平台建设项目2项,荣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级、省级教学比赛奖39项。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牵头实施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手拉手”共建活动,从组织领导、理论学习、教学管理、师资培训、科研工作等方面开展共建,推动资源整合、协同发展。入选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依托云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举办两届云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理论研讨会和教学展示活动,引领提升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

  善用社会课堂,筑牢育人阵地。积极开展多样化实践教学,开展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组织师生深入云南省乡村社会,记录乡村、调研乡村、研究乡村,实现学校小课堂向社会大课堂延伸,激励广大师生产出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教学科研成果,进一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与一二·一运动纪念馆、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结对,充分利用迪庆州尼西乡、瑞丽市银井村、大理祥云县王德三王复生故居等调研基地,以及12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建设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传播基地、艾思奇展厅、沉浸式实践教学中心等,不断强化实践教学效果。积极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创办“马克思主义经典导读课程”第二课堂品牌课程,先后举办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会200余期。创办云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开展“四史”理论知识竞赛、党史知识竞赛、理论宣讲大赛等活动,覆盖学生1.5万余人。用活网络新课堂,创办大学生思政融媒体栏目“你好,大学生!”,组建“耘梦师生宣讲团”,将理论宣讲融入实践教学,开展线上线下理论宣讲200余场,切实用好社会大课堂,构建实践教学工作体系。

  加强师资建设,夯实关键队伍。采取“引进一批、招聘一批、调配一批”的举措,配齐配强专职思政课教师,不断优化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制定关于思政课教师职称评聘实施单设标准、单列指标、单独评审的专门文件,已有13名思政课教师根据新评审办法晋升至高级职称。围绕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实施思政课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以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活动为抓手,组织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理论和实践研修,开展“周末理论大讲堂”学习。着力提高思政课教师服务社会能力,15名思政课教师入选团中央、省委及省委教育工委宣讲团,积极担负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及理论热点和难点的任务,开设特色栏目,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人才优势,建立与省内12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口帮扶机制,推动全省马克思主义学院整体协同发展。

  突出学校特色,打造思政精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重点打造“民族团结”“生态文明”“文明互鉴”三大通识教育品牌,共开设600余门通识教育素质选修课程。目前已完成建设三大通识教育品牌慕课11门、线下精品课程20余门。着力打造精品思政项目,将专业教育融入“大思政课”建设,实施“理解中国育人计划”,以“只有深刻地理解中国,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为主题,做好“信仰、认知、体悟、探索、践行、比较”6大育人篇章,将思政课的深刻哲理变成可通晓的道理、可体悟的身边事,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计划”,以入选国家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为契机,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在相关专业中开设《中华民族发展史》《民族学通论》《民族政治学基础》等课程,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责任编辑:刘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