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海大学牵头申报的“西北村镇综合节水降耗技术示范项目”成功入选,这是青海大学承担的第6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也是部省合建以来,该校内涵建设的又一项重大成果。
青藏高原独特的地域结构塑造了具有特色的自然和人文生态,从地方优势中挖掘发展潜力是青海大学部省合建的重要方向。
近3年来,青海大学紧紧把握部省合建带来的理念、资源和人才优势,在巧借外力中凝聚内力,紧紧锚定学校特点、区域特点和行业特征,凝聚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前行动力。
明确学校特色 实现精准合建
青海大学是青海省唯一的“双一流”建设高校。长期发展过程中,学校在三江源生态、高原医学、盐湖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水资源利用等领域形成了独特的学科优势。但受各种条件限制,学校在资源、人才、学科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
2018年8月,教育部召开部省合建工作推进会,为合建高校量身定制了“一校一策”合建工作手册,细化了部省校各方责任及重点建设任务,也为青海大学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学校需要什么?怎样才能实现合建精准化?为抓住合建契机,青海省委书记、省长等省领导多次来学校指导工作,协调部省合建中遇到的难题。
学校发展规划处处长陈雪梅介绍,“十三五”期间,青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发文,提出了加强一流本科教育、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建强师资队伍、继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对部省合建工作进行了总体的部署和安排。“从省部共建到部省合建,我们从省队列入到国家队的战略里面来。资金配备、人员统筹、政策配置,都已经发生了很多根本性的变化。”该校发展规划处副处长高德东说。
一流的学科离不开硬件支撑。部省合建以来,青海大学共投入资金1.73亿元,购置科研仪器,改善科研条件,现有的仪器设备总值达6.72亿元,价值10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研仪器装置54(台)套,有力地支撑了学校发展。
有了平台之后,人才不足成为制约西部高校改革发展的最大瓶颈。为此,教育部先后牵头清华大学等6所高校对口援建青海大学发展。青海省委、省政府专门印发《青海大学人才高地建设实施方案》,设定了首席科学家、学科学术带头人等“六大计划”,全力把青海大学打造成西北地区人才高地。
“部省合建后最明显的变化,不仅是对口支援高校规模扩大、专业覆盖面更广,更重要的是合作模式的变化。”青海大学副校长梅生伟举例说,过去工科科研项目都是以清华大学为主拉着青海大学在做,现在随着内涵建设的提升,很多科研项目则以青海大学为主持单位,清华大学是参加单位。
2019年,学校获批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6所高校的对口支援下,青海大学从课程建设到提高教师学历能力,再到院系建设、学科专业建设,“造血”能力不断提升。
聚焦区域特色 凝练教育内力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被称为“亚洲水塔”。
“部省合建以来,学校集全校力量着力推进三江源生态一流学科建设。”梅生伟介绍,学校以人才高地试验区和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为牵引,构建形成了包括3个学科方向、7个子方向,涵盖22个本科专业的三江源生态学科群。创新了西部高校在“人、财、物”有限条件下,内外合力共建一流学科的新机制。
在生态农牧方面,聚焦三江源生态、高原特色农牧业,深入实施优势学科对接地方主导特色产业建设方案,形成了一批特色明显、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支撑了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
围绕黑土滩和矿区治理恢复任务,学校培育草地改良草种20余种,治理退化高寒草地面积3105万亩;主导治理黑土滩和黑土坡18.5万亩,示范推广522万亩……仅藏羊高效养殖技术的推广就为农牧民累计增收近40亿元。
作为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资源富集地区,青海被定位成清洁能源基地。面对青海省清洁能源产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瓶颈问题,学校以部省合建为契机,开展以新能源光伏产业研究中心为核心,依托对口支援高校和本地高科技企业,先后建立了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新能源分室,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基地,新能源系统高端装备与智慧运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培育)等平台。
2013年,梅生伟追随王光谦院士从清华大学到青海大学参加对口支援工作后,为了促进青海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并服务于国家能源转型战略,他开始转战可再生能源及储能等相关领域,并创建了光伏产业研究中心,实现了青海可再生能源人才的“自我造血”。
“学校建立了迄今国内高校中面积最大、功能最完备、设备最齐整、技术最先进的清洁能源网实验平台。”梅生伟表示,要让清洁能源走下高原,输送到内地发达地区。
“地方特色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梅生伟说,目前,青海大学的三江源生态、高原医学、草业科学、高原水利、高原农牧业和新能源在全国名列前茅,成为学校最核心的优势。
瞄准行业特色 释放服务张力
盐湖资源占青海省全省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的95%,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对接地方支柱产业。围绕盐湖资源开发利用,青海大学如何释放服务张力?
2019年下半年,教育部启动部省合建高校大型系列研究设施建设工作,推动在青海大学建设盐湖化工和生态农牧两个大型系列研究设施,助力解决地方产业“卡脖子”难题。
此项工作启动以来,学校成立大型系列研究设施建设领导小组,编制了《青海大学2019—2021年大型系列研究设施建设方案》,成功推动两大平台顺利上马。
“部省合建为学校服务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化工学院副院长王晓说,部省合建以来,在6所对口帮扶高校的指导下,学校融合材料、化工、机械、计算机等学科,组建了材料与化工优势特色学科群。该学科群借助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对口支援高校的优势资源和国内优势研究单位,依托“盐湖资源化学与过程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和“高性能轻金属合金级深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形成了产学研深度融合体制机制。
“部省合建以后,我们的研究方向更加清晰,在材料与盐湖化工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绩。”王晓说,学校运用高效绿色的高新技术研发盐湖功能材料,在盐湖钾、钠、镁、锂、硼等丰产元素的高值化利用方面形成特色。学校在盐湖资源的高效分离、盐湖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循环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同时围绕重大科学和工程问题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形成了盐湖资源高值化利用、新型轻合金及复合材料、高效清洁能源材料3个具有特色的学科方向。
此外,在轻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塑性成型机理和界面优化方面有所创新,取得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其中,“新型轻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及产业化”成果已实现出口销售收入6600万美元。
“只有形成自身特色,才能形成发展优势。”梅生伟说,部省合建正在重塑青海大学的发展格局,只有捋顺自身发展路径,修炼好内功,内外合力,才会形成源源不断的发展伟力。(本报记者 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