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始终保持如履薄冰 止于至善的作风

2020-12-03 来源:《光明日报》收藏

  小时候,每当开学伊始从老师手中接过人教社出版的教材,我和小伙伴们总是迫不及待地为教材包上书皮,郑重其事地在扉页写下姓名。从那一刻起,懵懂的心灵便已坚信,教材里的东西终会成为我自己的财富,并陪伴我一生成长。

  而今,我成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材编辑,我的名字被印刷在教材上,随着“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品牌走遍祖国乡村城镇、地北天南。于我而言,人教社教材已不仅是成长中的好伙伴,更是人生中的一份责任、一份使命。

  编写高品质教材,是一项接续传承的事业。70年来,人教社高手云集,“编研一体,学术立社”的传统造就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经典课文,形成了体系丰富的编校案例,这是我们年轻编辑汲取营养的“富矿”。

  记得刚入社时,老编辑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教材不是普通出版物,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和苟且;选择做人教社的编辑,就是选择高标准、严要求的态度,就要保持如履薄冰、止于至善的作风。这种对高品质的不懈追求,凝成了一代代人教社员工埋首耕耘的群像,凝结在一本本各科教材的字里行间。

  编写人民满意的教材,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人教社以“人民”命名,以服务人民为宗旨,拥有数以亿计、绵延几代人的读者群。编写出经得起读者推敲和质疑的教材,既是每一位人教社编辑自我精进的动力源泉,也是对“让人民满意”责任担当的忠实践行。

  犹记得有一次接到读者来电,询问“瓜”字的竖钩和捺究竟要不要连在一起,为什么教材中的“瓜”字笔画有细微的差别?面对如此专业的提问,学现代文学的我一时不知所措,只得请社里的文字学“大咖”解答,并暗下决心,抓紧利用业余时间“恶补”。

  也许有人会问,分工细化的时代,一个普通编辑为何要学习非自己专业的知识,干这么多联系读者的苦活累活?我想,那是因为人教社编辑的心里始终装着读者,人教社的名字已永远离不开“人民”。

  编写无愧于时代的教材,是一份光荣使命。教材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总书记对人教社提出“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的要求,这既是新时代做好教材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每个人教社员工的光荣使命。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正确的教材编写方向,传承人教社光荣传统,埋首事业、扛起责任、不辱使命,奉献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编辑室编辑 何致文)

(责任编辑:俞曼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