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发挥学科评估促进建设作用 引导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2020-11-03 来源:教育部收藏

  教育评价是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对教育过程、结果等进行评价的过程,不仅是反映教育成效的晴雨表,还是引导教育工作发展方向的“指挥棒”。即将开展的第五轮学科评估,是一次备受关注的教育评价工作,牵涉全局,作用显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指引,在总结前四轮评估经验的基础上,第五轮学科评估通过广泛深入调研,进一步确定、完善了评估定位、指标体系。希望站在更高起点的学科评估,能为促进我国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贡献力量。

  一、发挥好学科评估引导作用,促进高校学科建设

  学科评估是对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对学科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如何通过学科评估,让高校学科定位和发展方向更加清晰,切实促进高校开展科学、可持续的学科建设,值得深入思考与探讨。

  1. 学科评估要切实贯彻国家关于教育评价的最新改革要求。学科评估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价的重要方式,也是国内少有的参与度高、信息量大、关注度高的评估,高校和社会对此都高度重视。如何保证评估结果科学、合理、公正、公平十分重要,如何通过评估促进党的教育方针的落实十分重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教育评价的政治方向、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对学科评估明确要求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破除“五唯”等顽瘴痼疾,对学科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界都很关注教育评价的最新要求是否能有效、有机、有力地体现在学科评估中,“五唯”是否仍会隐性地变相地躲藏在细节、流程、惯例中,这都要求评估的组织方、参与院校讲好评估的“政治”,这可以说是本次学科评估成败的首要关键。

  2. 学科评估要有意识地引导高校合理定位。从世界大学发展历史进程来看,每个大学都应有自己的特色和恰当的定位,这样才有利于大学的长久发展,并为国家、社会提供各有优势的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对高等教育的定位明确提出了“四为”要求,学科评估要有利于“四为”的落地。高校要主动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学科评估要充分考虑高校面临的具体情况、目标、发展路径等差异,要避免评估尺子的划一把高校引向趋同化,而应通过学科评估的完整方案引导和突出高校发展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避免出现和加剧“千校一面”的情况。

  3. 学科评估要坚持多元评价并注重增值评价。高校及其学科发展定位有差别,各个学科内涵和外延也不同,人才培养的阶段目标也存在区别,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同对不同类别的人才需求也有差异。因此,学科评估要坚持多元评价,反映学科的真实水平和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针对不同学科,需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同一个学科的评价,也要从多个角度进行,不能只用单一的指标或者方法评价。要注重高校、学科以及人才培养中的增值评价,鼓励高校展现在不同方面的进步,促进高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 学科评估要注重多种更具可比性与引导性的结果呈现形式。一个学科要发展,需要多个学科进行支撑,优势学科要建设好,也需要相关学科进行支持。一个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既要有参天大树(主干学科)的中流砥柱,也要有灌木丛林(辅助学科)的相辅相成,以维持良好的学科发展生态。学科评估结果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呈现多种评价结果,让高校和学科能更加清楚地和自身定位相结合,客观评价高校自身表现,找准自身发展方向。

  二、学科评估方案不断完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第五轮学科评估做了大量调研准备工作,不断完善学科评估定位和评估体系。公布的评估工作方案,认真反映和落实了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

  1. 继承和发展学科评估工作的既有经验。前四轮学科评估工作,探索积累并升华出了很多有益的经验,逐步建立了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价值导向,更加科学有效、更加多维多类的中国特色评价体系。新一轮的学科评估体系,很好地落实了教育评价改革的精神,进一步强化了立德树人、师德师风,加强思政,促进高校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第四轮学科评估通过设置上限、代表作等方式克服唯数量倾向,分档次而不公布得分和名次都赢得了社会特别是高校的高度认可。学科评估的评估报告针对每个学校参评学科的各个具体指标都给了具体的呈现和分析,对学校清楚认识学科发展状况有非常好的帮助。这些好做法,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都得到继承和发展。

  2. 广泛开展调研并发挥学科、学术、学者共同体的作用。第五轮学科评估在启动前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面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校、学科专家组分专题调研,征求相关机构意见建议。一年多以来,为充分做好第五轮学科评估,打造和完善更加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相关方面积极与教育研究专家和相关学科学术组织等征求意见。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评估委员会,也成立专题研究专家组研究学科评估办法和指标体系。可以说,学科评估方案吸收了各方面很多的宝贵意见。

  3. 指标体系、评价方式更加科学合理。从发布的学科评估方案来看,第五轮学科评估,总体思路明确、指标体系更加科学、评价方式更加趋于合理。新的评估方案,强化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探索确立新评价体系都是非常好的导向;第五轮学科评估更加注重呈现特色的案例而不是简单计数,通过专家负责任的主观评价来实现更加多元的评价,这也比较符合研究生教育评价改革的方向。

  三、持续改善评估工作,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

  学科评估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好的学科评估机制将促进高校为党和国家培养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第五轮学科评估方案公布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探讨,具体实施还会存在一些新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学科评估工作,让学科评估方案更好落地,让评估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呈现,以更好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

  1. 细化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评价工具。信息收集是学科评估的基础工作,原始信息需要准确完备。学科评估信息的分析以及统计规律是学科评估分析的重要环节。学科评估工作要利用分析研究工具,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完整呈现学科发展的实际状况十分重要,也是学科评估非常重要的目的。例如如何平衡数量和质量、如何平衡产出规模与产出质量关系,如何构建有效多维评估模型,如何借助增值评价、分类评价来提携和促进进步,都将对评估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有效性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问题都非常值得研究生教育评价研究机构和专家们深入研究。

  2. 充分发挥专家多方代表和广泛参与的作用。学科评估坚持广泛参与,凝聚共识,让参评高校在学科评估中发挥作用,有利于学校间的学习交流,也有利于学科建设思想的不断创新发展。专家部分来自于专门教育研究者,提供教育评价理论支撑丰富研究思路,部分也来自于相关学校学科建设的专家,更加了解院校实情有利于参评高校学科建设。因此,在学科评估的后期推进实施中,不同类型、不同方面专家的共同参与是很有意义的。

  3. 充分发挥学科评估结果应用。学科评估不是为了排名列序、奖前惩后,而是要让不同院校更清楚自身目标、成效与不足,有的放矢地提升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学科评估结果的发布,应做更细工作,不是一发了之,而是引导性解读、阐释。在后期学科评估结果呈现及分析报告中,要全面展现高校及学科发展状况,让学校认识自身的优势、发展机遇、面临挑战等,真正发挥学科评估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根本作用,落实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学科评估启动到结果发布的一段时间,特别是评估方案的学习和把握,信息收集与填报的过程,是极为难得的对教育评价、学科建设以及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的实践性学习的机会。院校应在事务性、程序性工作推进之前、之中,加强理论学习、教育研讨,发动更大范围的师生参与进来,统一认识,形成合力。相信新一轮学科评估,能做得更好,作用发挥得更好。期待学科评估发挥积极作用,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由大到强作出应有的贡献。(清华大学副校长、教授 杨斌)

(责任编辑: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