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组织全校上下掀起学习热潮,并在发展规划、新农科建设、服务“三农”等方面,以切实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大力推动新农科建设。一是专业设置主动适应新农科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需求。二是大力加强思政教育和通识教育改革力度。在专业课程中,厚植大国“三农”情怀、生态文明理念和农科发展史等育人元素,开发了“尚茶”“农博馆里的稻作文化”“春风花语润桃李”等课程;在农业特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思政选修课、通识核心课、大国“三农”系列课,推出世界农业文明史、大国“三农”与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与农村社会治理等特色课程;与中国农业出版社合作,共同推进大国“三农”系列教材建设。三是积极推进培养模式改革。在科教协同方面,与农科院系统开展合作,努力构建校院协同、服务国家和地方农业的新模式。在产教融合方面,与涉农企业开展合作,联合共建遍布全国的综合示范基地、产业研究院,融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职能。在农业涉外人才培养方面,启动“国际农业硕士班”计划,为“一带一路”农业对外合作输送国际化、复合型中高端农业人才。
二、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切实提升服务“三农”能力水平。一是建设重大平台,承载农业科技创新力量。围绕产业链协同创新,建设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二是闯出产业新路,发挥学科实力服务“三农”。以长三角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联盟)为抓手,加快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技术推广能力和平台载体建设能力,建成科技试验示范园(场)等1万余亩,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730余项。根据定点帮扶地区贵州麻江脱贫摘帽后发展需要,深入实施“10+10”行动计划,选派学科带头人帮扶特色产业领域,连续三年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获得国务院扶贫办2019年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成效考核“好”的最高等级。(南京农业大学校长 陈发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