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把“粮食生产”搬进校园,大学生策划创意节粮展

2020-12-11 来源:青年报客户端收藏

  一粒大米需要经过多少道工序才能被端上餐桌?我们日常吃的“营养餐”真的营养吗?直播间的网红食品安全吗?……一场别开生面的创意节粮主题宣传周正在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园内展开,来自经管书院的大学生们把粮食生产工艺搬进校园,为师生们科普节粮知识,讲解健康饮食,宣传粮食安全。

  创意展览 一粒米是如何从田头到餐桌的

  “一粒大米从收割到烹饪成米饭需要经过脱粒、晾晒、清理、碾米、抛光等十多道工序”,参展学生郑舒予指着大米的生产模型示意图向观展师生详细介绍:“我们还可以将大米生产产生的‘废料’加工成‘白炭黑’,作为生产轮胎的原料,绿色又环保。”

  除了粮食生产科普,现场展台还设置了“食品安全”“健康轻食”“节粮经济”“抵制暴食”等多个板块,参展学生通过演示模拟、知识竞答、现场体验等丰富有趣的形式为校内师生带了一场创意无限的节粮“大餐”。

  “这样的形式在校园里还是第一次体验。”工商管理学院的林奕婧看来,节粮不仅是国家和企业的事情,也和大家的日常生活,饮食健康等等息息相关。节粮爱粮在新时代依旧有着很丰富的内涵,值得我们践行。

  来自统计学院的大三学生李志杰和同学们一起策划了展览,从确定主题、设计文案,到开展活动、现场布展,对他来说是第一次经历。“我们深切感受到同学们对节粮食安的重视。”李志杰说。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普通百姓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确保端牢中国饭碗,我们每一个人都责无旁贷。”上海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办公室主任邓峰和同学们讲道。在节粮主题展览的同时,华东师范大学经管书院还邀请了粮食安全、粮食生产以及粮食金融方面的专家学者与大学生展开专题沙龙,共话粮食安全这个大问题。

  劳育实践 把汗水挥洒在稻村与麦田

  除了现场展览和专题研讨,本次节粮主题宣传周活动与正在云南寻甸县挂职的扶贫干部进行云端连线,通过农场直播的方式,让远在上海的大学生们感受中国当前的农业生产与农村建设。

  “同学们,滴灌技术在寻甸县也已经得到了普及,我们的农业耕作和养殖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前去挂职的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李浩在线与师生互动交流,他鼓励同学们走出校门、走进田野,把劳动实践扎根在祖国的土地之上。

  “粮食关乎国运民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华东师范大学后勤保障部党工委书记万明霞说:“我们希望通过在校园里开展节粮主题宣传周活动,倡导师生养成良好的节粮习惯。也想通过这种方式,拓展劳动教育的内涵。”(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杨丹妮 刘骏)

(责任编辑: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