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元旦前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四十四团中学教师刘春英意外领到一笔数额不菲的奖金——1.54万元。这笔奖金是补发的2017年度的绩效考核奖。这是刘春英当教师27年来第一次领到绩效考核奖奖金,为此她开心了好些天。同刘春英一样,第三师团场学校的所有教师都领到了这笔由第三师补发的奖金。
这份意外惊喜,得益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实施推进的一项重大教育管理体制改革。2017年,针对团场教育长期存在的体量小、资源调配难度大、人力财力受限等问题,以及团场改革需要的实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决定实施团场学校办学管理体制改革,即由“团办团管”改为“师办师管”。2018年完成改革后,团场学校编制人员管理、经费和资产、学校土地、建筑、设施设备等,都一次性整体移交师市。同时,赋予团场学校事业单位独立法人地位,赋予师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团场学校必要的事权、财权、人事管理权,形成团场学校“师办师管”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新格局。
这项改革,实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学校“专业人管专业事”的目标。日前,记者专程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看看体制改革给团场学校带来了哪些变化。
团场学校教师待遇不断提高
“改革前,绩效考核奖、精神文明奖、综合治理奖等一次性综合性奖项,团场学校教师一直都没有享受到。”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教育局局长刘玉成对记者说,“过去,团场学校由‘团办团管’,发不发奖金由团场说了算,团场教师没能享受到这些一次性奖金。”
这也是刘春英从教27年都没有领过绩效考核奖的原因。过去,由于体制原因,团场学校教师享受不到师属学校教师的待遇政策,收入也低于公务员,有的团场差距还不小。
刘玉成告诉记者,2018年团场学校实现“师办师管”后,绩效考核奖、精神文明奖、综合治理奖等公务员能享受到的一次性奖励,所有团场教师也能享受到。
可喜的是,管理体制调整后,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党委高度重视教师奖励问题,决定一次性由财政拿出6000多万元,为全师团场教师补发2017年度的绩效考核奖等一次性奖金。
“这对团场教师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刘玉成说,“待遇的提高,对留住教师、稳定教师队伍,以及引进教师都十分有帮助。”谈到改革后的教师队伍稳定性,团场学校校长们喜上眉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五十三团第一小学校长周帅群表示,奖金多了,待遇好了,教师们的获得感大大增强,激发出了教师们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过去打算离开的教师也表示愿意留下来,这对学校未来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除了教师待遇外,过去,团场教师职称评定、晋升和聘任,也遭遇一系列难题。改革后,这种困难局面也改变了。更让团场教师们高兴的是,“团办团管”时遇到的教师职称评审和聘任兑现的难题也得到了破解。过去,教师评上了职称,一些团场不积极兑现,不给予岗位聘任,有的教师被拖两三年,导致不少教师正常的职称晋升停止不前,从而影响教师待遇。一些教师因此有些怨言,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的教师甚至选择离开,教师队伍稳定性受到冲击。
改革后,职称评审权归口到师市,这给解决团场学校教师遗留下来的职称晋升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三师党委决定对团场教师职称晋升实行“应评尽评,应升尽升,应聘尽聘”,不再受岗位数量限制,终于使这一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遗留问题一次性得到解决。
“改革后,我们学校一次性解决了32名评定职称教师的聘任问题,使其职称工资得到兑现。”四十四团中学校长蒋建峰欣慰地对记者说,“同时,还有28名教师已评定职称,正在兑现聘任中。一次这么多教师兑现职称待遇,要在改革前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黄泽军告诉记者,改革后,第三师2018年共解决兑现了378名团场教师的职称聘任问题。这些教师的权益得到保障,让他们喜出望外,教师的获得感大大增强了。
黄泽军告诉记者,过去,师市教育局想安排教师去培训,文件发到团场,有的团场从节省经费开支角度考虑,拒绝派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培训不到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遇到了“瓶颈”。现在,教师培训工作由教育局安排,统筹解决了送教师外出培训问题。2017年,四十四团中学仅批准10名教师参加培训,而去年该校有68名教师被选派参加培训。
教育管理体制逐渐理顺
“改革后,教师的调配权归口到师市教育局,教育局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及时调整。”刘玉成说。
针对第三师第一中学缺教师,而四十一团中学的教师有富余的实际,教育局决定对两所相隔不远的学校的教师进行调配。很快,四十一团中学的5名教师就被调配到第一中学任教。“两天内就办理妥当了。”四十一团中学校长郭维民对记者说,“要在过去,调配教师需要经过团场同意,如果不同意,教师动不了。”
过去,团场教师调配教育局说不上话。因为团场学校教师的编制在团里,团里同意后才能办理调动手续。改革后,人事权归口教育局,哪所学校需要教师,可直接调整。
不仅是教师调配,团场学校的领导任命和调整也顺畅了。团场学校领导调整,过去也要通过师人社局、组织部、编办等,程序复杂,时间漫长,现在师市教育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学校管理需要进行调整,学校领导任命由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教育局主导,由教育局和组织部联合下文。而过去以团场为主,教育局仅仅是参与,学校领导的任命和调整难度大,有一家不同意就只能放弃。
改革后,为充实薄弱学校管理力量,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教育局决定将五十一团第二小学的党支部书记调整到五十一团第一小学担任校长,同时决定把五十一团第一小学校长调整到第三小学当副校长。这次调整仅两天就完成了,而要在改革前,尽管都在同一个团场,也要经过复杂程序,最快也要两个月。
“过去,对一些工作不力的学校领导进行调整,也首先得团场同意,不同意的话,教育局是‘动不了’的。”刘玉成说,“现在情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一旦确认其不胜任岗位工作,调整容易多了。”
教育资源使用效率不断提高
“改革后,学校单独核算,有了自己的账户,按照预算制管理,学校可以按照预算支配学校经费。”蒋建峰说,“过去,学校经费管理在团场,学校没有自主权,每花一分钱,也需要打报告批准。如果不批,则没办法获得资金。”
改革前,师里下拨到团场学校的经费,金额有多少,包括哪些项目等,如果团场不告诉学校,学校则无从知晓。为此,团场挪用、挤占或闲置学校经费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钱不能用在学校改革发展的刀刃上。改革后,学校经费直接打入学校账户,实现了教育经费真正都用在教育上的目标。刘玉成说,不仅能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率,原来那本“糊涂账”也不再有了,团场“批一分才能花一分”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团场学校“师办师管”后,团场学校经费直接在学校,由于详细了解资金的数额和项目用途,学校便可以根据资金的实际情况进行发展规划了,办学条件如何改善,项目如何实施,能办哪些事等一目了然、清清楚楚。
“改革后,落实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学校可以有自己的规划、预算,有想法也能得到落实了。”郭维民激动地对记者说,“稀里糊涂当校长的日子成为历史了。”过去,有的团场计算机富余,闲置不用也没办法调配到其他急需的学校去。改革后,学校物资的配置和使用归口到教育局,由教育局统一调配。计算机、图书、教学仪器等,全师各学校统一调配,富余的学校可以往薄弱的学校调整,避免资源集中在一个片区和个别学校,实现资源均衡使用,使薄弱学校大为受益。
黄泽军告诉记者,改革后,为避免设备“剩余和不足”并存的现象,以及确保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验收等工作,2018年,教育局将个别团场学校剩余的“班班通”等多媒体设备调入设备不足的学校,实现了资源均衡。一系列调整举措,避免了物资闲置和浪费,又缩小了全师中小学校际间教育资源差异。同时,在不改变资金用途的前提下,教育局统筹使用资金,为多所团场学校配备了图书,不仅解决了均衡中出现的难题,而且最大限度实现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发挥了更大作用。
过去,团场学校“团办团管”的时候,团场学校要承担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任务。如今,“师管师办”后,团场不能直接给学校安排这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工作和任务了。干扰消除后,真正让学校安静了下来,形成了全师上下安安静静致力于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喜人局面。
刘玉成告诉记者,团场学校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后,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党委高度重视,教育局主动作为,人社、编办紧密配合,经过半年多努力,第三师教育系统过去遗留下来的难题和问题全部解决。
“过去,补团场学校‘短板’很难,很多措施和想法难落地。现在好了,改革后全师真正做到‘一盘棋’。班子薄弱的,加快调整;教师队伍弱的,派骨干教师充实。教育资源全师共享,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配。”刘玉成兴奋地说,“改革后,‘顽瘴痼疾’得以消除,第三师教育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开启了新的征程,迎来了新的机遇。”
同第三师一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有14个师的团场学校的办学和管理体制,都实现了由“团办团管”改为“师办师管”目标,也都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团场学校“师办师管”,不仅给全兵团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了无限活力,也极大地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培养更多新时代“戍边人”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报记者 蒋夫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