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洁的校园,崭新的教学楼,明亮的教室,宽带入校,图书室、实验室等功能教室一应俱全,电脑、触控一体机等现代教学设施样样俱全……日前,走进河北省兴隆县挂兰峪东区小学,此情此景,令记者难以相信这是一个仅有25名小学生和55名幼儿的山区教学点。
近年来,兴隆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投入筑牢根基,补训结合强化师资,因地制宜推进全县小规模农村山区学校特色发展。如同去年8月刚刚投入使用的挂兰峪东区小学一样,小规模农村校“小而美,小而优,小而特”,在兴隆县已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投入:夯实基础着力标准化建设
“九山半水半分田”,地处河北省东北部、燕山深处的兴隆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特殊的地理方位与地质条件造成当地农村校规模小、布局分散的格局。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139所,其中小学120所,在校生20561人,分散于64所完全小学、7所不完全小学和49个教学点。”兴隆县教育局局长司海涛说,“算下来,除了县城几所学校外,大多数农村校在校生规模不超过200人。因此,小规模学校建设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与难点。”
夯实硬件是基础,“校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为小规模农村校建设的首要抓手。
挂兰峪学区共有6个教学点,1个在南天门乡,两个在挂兰峪镇,3个在八卦岭乡。长期以来,虽然已不是过去“土台子、泥孩子”的窘境,但相比起城区学校,教学点的条件还是相差甚远。
2014年,根据县教育局统一部署,挂兰峪学区开始实施教学点规范化建设。2016年8月,珍珠村小学教学楼投入使用;2016年11月,橡树台小学教学楼竣工;2017年8月,东区小学教学楼建成;2017年11月,龙洞峪小学校舍改建完工;2018年初,土岭沟小学和大洼小学校舍重新修缮……
“这些建设,投入资金总额超过800万元。如今,不仅在挂兰峪,在全兴隆的山间乡村,人们看到最漂亮、最安全的建筑就是学校。”挂兰峪学区中心校长贾湘永笑着说道。
多年来,作为省级贫困县的兴隆,在县级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教育投入始终在年初预算优先安排,正常拨款优先兑现,年终超收优先追加,财政对教育拨款的增长比例均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数据显示,4年来,兴隆累计投入4.93亿元用于标准化学校建设和教育现代化装备建设,其中农村小规模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资金9682万元。
师资:补训结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如何强化师资,激发教育内生动力,就成为兴隆农村校发展的要事。
兴隆县开出的“药方”是一补一训——多层面补充师资配备,多途径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据兴隆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郝连彬介绍,4年来,该县新招录教师646人,其中特岗教师310人,争取见习岗教师80人、顶岗实习生191人,全部充实到农村教学一线。2015年与2017年,在应届初中毕业生选录小学全科免费师范生25人,他们学成后也将成为农村学校的生力军。同时,扎实推进城乡教师交流,4年在县域内城乡间交流干部教师1752人次。
为使乡村教师留得住,兴隆除了评优晋级向基层一线教师倾斜外,还把相关津贴重点放在他们身上。4年来,共支出乡村教师生活补贴3297万元、乡镇补贴1730万元。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以教育部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项目和马骏名校长工作室为依托,兴隆近年来组织近千人次教师参加省内外研修,培养出省级骨干校长7名、市级骨干校长13名。
“走出去学习研修,让我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看到了差距,学到了本领。”六道河学区二道河小学校长仇建民深有感触地说。
对于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兴隆将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兴隆分站、李淑民名师工作室和在全县组建的24个学科教研基地、12个学科工作室,作为给全县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充电加油”的平台。4年间,共举办学科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各类培训班426期,培训教师43363人次。
目前,该县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中小学教师高于规定学历比例分别达到99.6%和96%,培养出440名省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
特色:内部挖潜推动内涵式发展
在兴隆县《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方案》等红头文件上,记者看到,“实施推进小规模农村学校特色发展”都被列为重要内容。近年来,兴隆县各地小规模学校在特色发展的道路上也都找到契合自身的切入点。
距县城一个半小时车程的安子岭中心小学,位于群山环绕之中。学校附近的上庄村,因为50年来相继走出刘章、刘向东、刘福君3位全国著名诗人和10余名省作协会员而远近闻名。
“当时县里要求我们特色发展,何不借助上庄的文化名人和诗书底蕴做文章。”安子岭中心小学校长王景海说。自2012年开始,经过3年实践探索,该校逐渐形成了以本地人文资源为特色的学校文化:上庄诗韵文化。
该校自主编写了《读读背背刘章诗》12册分年级的校本教材,将其纳入课程计划,每周每班两课时,并研究出“读、背、悟、绘、写”的校本课程“五步教学法”。
“读刘章先生的诗让我们体会到诗歌的美、家乡的美。”作品《秋野》曾被《河北教育》刊用并获奖的五年级学生伊世欣说。
每年,安子岭中心小学都会有学生习作在报刊发表。每年,都有不少“小诗人”“小作家”脱颖而出。
“如今,安子岭模式已经在学区10个教学点推广。”半壁山学区中心校校长关真江说。
像安子岭中心小学一样,北营房学区姚栅子小学的“果、菜、花”三园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兴隆镇学区南双洞小学借助临近六里坪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而确立的科普探索特色活动、蓝旗营学区洒河南小学的校园足球等,兴隆各地小规模学校特色发展之花遍地绽放。
2015年3月,兴隆被评为省级教育工作先进县;2016年6月,通过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2017年11月,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认定。这些成绩的取得,就得益于该县因地制宜,实施农村小规模学校特色发展的策略。
“经过几年努力,县域内中小学校际综合差异系数分别下降到0.321和0.440。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京津冀名校合作,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并以小规模农村学校建设为突破口,让全县教育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司海涛表示。(本报记者 周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