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中国教育的坚强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成就述评·高校思政篇

2017-10-21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

  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高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发挥好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打响的第一大战役。

  党管高校是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要在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中确立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通过党委的领导职责,落实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通过党委领导职责的履行和成效,体现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

  清华大学党委一贯高度重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教师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又红又专、爱国奉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传统和精神文化,确保始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把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贯彻到位。学校注重占领思想政治工作制高点,拓展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将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校园生活各个方面。党政班子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带头学、领头做,打造“不漏气发动机”,为抓好全校思想政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成立党委书记、校长任双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将政治立场、立德树人表现作为教师聘用考核先置要求;建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培养模式,要求教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对学生价值引导的核心内容。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抓责任落实、抓方法创新、抓示范引领,让学院党组织强起来、党支部活起来、党员动起来,层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严守规格、下足功夫,完善学校党委主导、学院党委主体、党支部主心骨、党员主人翁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构建“学校党委把方向出政策、发挥主导作用,学院党委强化保证监督、发挥主体作用,党支部主动发力、发挥主心骨作用,党员把自己摆进去、发挥主人翁作用”的责任体系。学校党委始终把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不断强化院(系)级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主业主责意识,切实保障党支部发挥主心骨作用,不断激发党员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主人翁意识。

  创新方式,大力焕发基层党支部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高校创新方式方法,激发党建活力,不断扩大高校基层党组织覆盖面,使学生党支部、研究生党支部、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要做好在高校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使每个师生党员都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

  2017年8月,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将教师党支部明确定位为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教师党员的基本单位,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党团结和联系广大教师的桥梁纽带,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支撑。

  教育部要求,要选优配强教师、学生党支部书记,实施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努力探索把有条件的党务工作者培养成学术带头人,把行政系统主要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培养成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逐步实现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是懂政治的业务工作者、基层行政系统负责人是懂党建的行政领导者,做融合的文章不做分割的文章。

  发挥好高校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打响的第二大战役。

  西安交通大学开发党建学习平台客户端,探索组织生活网上开展、党务工作网上公开、理论学习网上进行、先进经验网上展示;开发党建学习“大数据分析系统”,研究党员活动数据的规律趋势。1221个网络微支部平均产生数据近万条,为学校党委决策把脉问诊基层党建提供了大数据支持,不断提高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

  四川大学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研究生导师遴选和培训重要内容,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导师考核首要指标,并与招生指标、招生资格和导师资格挂钩,要求导师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指导专业学习、科研训练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做好导思想、导人生、导学习、导科研、导心理、导生活等工作。

  清华大学有199个教师党支部,全面覆盖教学科研一线,教师党员2179人,党员比例达63.3%。学校明确规定教师党支部的设置组成、职责要求及组织生活的次数、内容、形式,教师党支部组织生活达到每月一次、理论学习达到平均每学期两次以上。

  中国人民大学按照“抓书记、建队伍、选优训强党支部书记”思路,把最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干部选配到党支部书记岗位,目前学校80%以上教师党支部书记拥有高级职称。

  华中师范大学推选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中青年党员教师担任支部副书记或支部委员,以选任支部书记的标准早选苗、早培养、早成长,目前教师党支部书记中学术带头人占95%,全校“双带头人”比例达100%。

  “双带头人”工程可以充分发挥高校人才集聚、学科众多优势,通过党组织这个平台,把一大批科研能力强的学术骨干和优秀创新人才网罗起来,承担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重要任务,保障高等教育发展有质量、有特色、可持续、上水平。

  “双带头人”工程实施以来,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在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根本性、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不断加强。

  把基层组织力量发动起来、把组织协调统筹到位、把组织推动合力展现,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优势所在,更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紧迫需要。

  聚焦质量,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政课对象是人,重点是思,方向是政,载体是课。”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第三大战役。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党组提出打一场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集中力量进行“思路攻坚、师资攻坚、教材攻坚、教法攻坚、机制攻坚”。

  为全面摸清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情况,找准问题、精准发力,2017年4月至6月,教育部用3个月时间实施完成了“地毯式全覆盖的大调研”。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赴北京、四川、重庆、辽宁、陕西、宁夏、黑龙江、吉林、青海、新疆、山西、西藏、江西、海南等省区市,密集调研教育综合改革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把高校思政课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为调研重点,深入高校听思政课,了解课堂教学情况,与师生深入交流,对打赢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做好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提出全方位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地党委书记和有关部门党组书记要多到高校走走,多同师生接触,多去高校作报告,回答师生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2017年春季学期,各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纷纷到高校讲思政课、听思政课、调研思政课。

  听课专家奔波在一所所高校,200余位平均年龄超过54岁的专家,累计调研行程超过6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5圈,相当于重走数十次长征路。专家每到一校、每听一课,拿出手机轻点几下,通过专门开发的听课记录手机软件,便能实时上传课堂打分和现场照片,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迅速建立起一个由全国2500多所普通高校的3000堂思政课所构成的课堂教学全样本数据库,为思政课建设提供研判状况、查摆问题、研究对策的第一手权威资料。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深入实施“高校思政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推进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创新。要重点抓思政课教学人才体系建设,建立思政课专职教师任职资格制度,推行思政课特聘教授制度,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讲思政课。要重点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重视发挥所有课堂的育人功能,精心打造由思政课、人文素质课、专业课、社会实践等构成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不久前,教育部召开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上海调研片会暨高校“课程思政”现场推进会,推动各地各高校深入开展思政课教学质量年各项工作,打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关键抓手。自2014年起,上海市在教育部指导下,率先开展“课程思政”试点工作。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上海市加快推进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所有课都上出了“思政味”,所有任课教师都挑起“思政担”,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

  强化思想引领,创新方式方法,高校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国高等教育》记者 唐景莉 李石纯 韩晓萌 王惠英)

(责任编辑:岱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