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与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这句深情的承诺,响彻全场、响彻中国。
一年后,“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写入重要施政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在这份文件中,“公平”二字出现了20次,而“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中,教育发展成果被排在第一位。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每一个孩子的发展。2013年,他在给联合国的视频贺词中说,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2014年,他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2015年,他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提出,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让他们同其他孩子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向着美好生活奋力奔跑。2016年教师节,他在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又指出,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每一个”,这是一个国家最高领导人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成为新一届中央和政府施政的目标。
在这一执政理念的召唤下,5年来,教育公平在广度、深度及内涵上取得重要进展。
顶层设计,破解教育资源配置世界性难题
教育格局和生态被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快速发展迅速改变着。
2013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为53.73%;2017年,这个数字增长到57.35%。
一方面,上千万人口向城镇聚集。全国百强县江苏昆山,一年就出现800多名教师的缺口。在山东、河南的一些地方,县城中学的班额达到了六七十人。汹涌而来的教育人口,给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义务教育出了一道世界性难题。另一方面,乡村学生走了,教师也跟着走。在更加偏远的高原、山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教师不愿去,去了留不下,怎么办?
要解决这些“大”问题,不再是零敲碎打的改革就能奏效,必须从顶层突破制度壁垒。
2015年1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目的是“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实现义务教育相关教育经费可携带。
一系列“坚硬”而“明朗”的改革举措,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扫除了“钱”与“责”的障碍。
2016年5月2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4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着力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的问题”。
这份长达6000多字的文件,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调动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等8个部委,充分彰显出党中央、国务院解决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瓶颈问题的决心和魄力。
效果很快显现。据统计,2016年全国共有义务教育大班额45万个,比2015年减少了4万个,降低了1.4个百分点;超大班额减少了3万个,降低了1个百分点。2012年以来,大班额比例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
为解决“乡村弱”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措并举,先后出台全面改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集团化办学、县管校聘、推进教育信息化等多项举措,推动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取得明显成效。
2013年底,《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发布,到2016年,全国有77%的县级行政区划纳入“全面改薄”实施范围,覆盖学校达21.8万所,被誉为“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史上中央财政投资最大的单项工程”。
2015年,国务院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首次从国家层面就支持乡村教师制定专门政策,解决乡村教师突出问题,进而解决教育公平、教育现代化等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强劲有力的举措,把中国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有1824个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国家认定,占全国县(市、区)总数的62.4%。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启动督导评估认定以来,各地累计投入2.73万亿元用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建、改扩建学校约20万所,增加学位2000万个,补充教师130万人,参与交流的校长和教师达185万人次。
今年4月,《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出台,标志着义务教育均衡进入“优质”发展阶段。
伴随城镇化的推进,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自2012年起,国务院连续推出3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贯穿其中的重点任务就是“扩总量、调结构、建机制、提质量”。从2011年到2016年,中央财政总计投入专项资金1000多亿元,用于中西部农村地区改扩建幼儿园,扶持企事业单位、集体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同时,在构建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将公办园纳入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扶持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建立普惠性民办园认定扶持制度、解决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等长期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上,取得重大政策突破。连续5年的“全情投入”,促使幼儿入园率从2012年的64.5%提升到2016年的77.4%。“入园难”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壮士断腕,捍卫教育机会公平
教育机会如何分配,将直接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曾经,“择校热”在一些大城市兴起。能否破解这一难题,考验着政府的魄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破解择校难题。
2014年1月14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进一步明确小升初划片入学模式、对口升学流程、入学办理方式、信息公开办法,落实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职责,强化工作监管和社会监督”。
短短半个月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印发,将工作聚焦19个大城市,要求2014年制定完善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方案,并强调,“到2015年,重点大城市所有县(市、区)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政策,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
一场解决城市“择校热”,努力实现教育公平的“攻坚战”吹响了号角。
2014年2月,北京市教委宣布全面取消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并逐年减少各类特长生招生比例,2014年示范高中招生计划的30%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校。紧接着,北京市取消了义务教育“共建”入学方式,启用入学服务系统,公开学校服务片区,加强学籍管理,下发12条禁令,促使学生入学公开透明。2016年北京市小学就近入学比例达94.50%,初中达90.68%。
上海2015年使用“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全面实行入学信息登记,全面推进人户分离子女居住地登记入学,各区县在安排入学时按照“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优先”原则进行。这些措施有效减少了跨区域择校现象。
……
在强力规范入学规则的同时,各地不断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做大“蛋糕”。
北京市横向上采取名校办分校、集团校、教育集群等措施,纵向上采取九年一贯制合作办学、九年一贯制对口直升、优质高中校额到校等措施,使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了再扩大。2015年4月,北京16个区县一次性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评估。
上海市一直推行集团化、学区化办学,有效促进了教育资源均衡优质发展。按计划,2017年上海的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将覆盖全市50%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加入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的学校数量将增至250所左右,覆盖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约25%的学校。
2015年12月,教育规划纲要五年贯彻落实情况总体评估报告发布,19个大城市(包括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公办小学就近入学比例达97.9%,公办初中达95.4%,“择校热”已逐步降温。
2017年3月3日下午,在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面对记者的提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3年下来,第三方机构评估结果显示,对36万家长的调研结果是家长对这项改革的满意率达87%,对102万学生的调研结果是学生的满意率达97%,对14000名教师的调研结果显示,改革实施后,大部分学生已就近入学。”
精准施策,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5年来,聚焦弱势群体、薄弱环节,瞄准农村、山区、贫困地区,教育以洪荒之力开展了一场场攻坚战,努力提升每一个受教育者尤其是弱势群体的获得感……
2011年,教育部与中国残联开展了一项摸底调查:当年全国实名登记的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有近8.3万人!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提上国家议事日程。
2014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出3年内将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从72%提高到90%以上……
2016年,提升计划收官时,特殊教育已华丽转身:上述8万多名儿童少年全面完成入学任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达6000元以上,比2013年增加两倍;全面完成盲、聋、培智三类特教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研制审定……
今年7月,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颁布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
哪里是痛点,哪里就是教育改革的着力点。
据统计,2010—2015年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均在2000万左右。
2013年初,教育部等五部门下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留守儿童工作的三大基本原则:“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家校联动、形成合力”“社会参与、共同关爱”;提出“三个优先”:优先满足留守儿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改善留守儿童营养状况、优先保障留守儿童交通需求,努力构建起关爱留守儿童的一张坚实大网。
201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首次在国家政策体系中,把留守儿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明确为父母、家庭。在此基础上,加大教育部门和学校关爱保护力度。
教育部在全国确定了10个县(市)作为留守儿童教育关爱观测联系点,以点带面,提升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水平。
学童的需求在哪里,公共服务就要延伸到哪里。
2011年,一场民间发起的指向贫困学童的“免费午餐”公益活动,引发了社会高度关注。当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要求“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
近6年来,中央财政为此投入1591亿元,覆盖1590个县、13.4万所学校,受益学生达3600多万人,近1/4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营养膳食补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跟踪监测表明,2015年,试点地区男、女生各年龄段的平均身高比2012年高1.2厘米至1.4厘米,贫血率从2012年的17%,降低到2015年的7.8%,营养不良问题得到缓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有关部门密集出台相关资助政策措施,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截至2013年底,全国31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建立了学前教育资助制度。
2014年,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
2015年,全国统一实施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
2016年,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
在高等教育阶段,则建立了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校内奖助学金、勤工助学等多种方式的混合资助体系。
在中国大地上,不能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5年来,全国累计资助学生达到4.25亿人次、资助金额达近7000亿元(不含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和营养膳食补助),累计资助资金和财政投入都比上一个五年周期翻了一番。
调查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正逐步提高,到2020年将增至10.8年。
于是,一个时代课题日渐清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按照精准扶贫的思路,国家首先选择在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破题。
2011年,财政部和教育部启动实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重点支持连片特困地区普通高中发展普及。党的十八大后,不仅对此项目加大投入力度,而且启动了“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计划。截至2014年,中央财政对两个项目共投入110亿元,惠及300多万名高中生。如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达87.5%,比2012年提高2.5个百分点。
此外,大学招生向中西部、寒门学子倾斜。早在2008年,“支援中西部地区普通高校招生协作计划”便启动实施。党的十八大后,协作计划的力度进一步加大,2017年安排协作计划28.7万人。该计划自实施以来,中西部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缩小到5个百分点以内,圆了100多万个中西部地区孩子的大学梦。
2012年起,重点高校定向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实施,如今,已累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27.4万人。
千秋功业,惠泽民生!
5年来,面对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公平为第一原则,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努力实现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精准扶持特殊群体,最大限度地保障每一个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这5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但是坚守的原则、奠定的格局、确立的制度,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基石,成为未来社会的稳定器。(《人民教育》记者 余慧娟 赖配根 施久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