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用10个“更”诠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10个“更”中,“教育”居首,引人注目。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总部署、总动员,吹响了改革的号角。
教育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实现人民对更好教育的期盼,除了深化改革,别无他途。5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从上到下,教育战线焕发出改革的激情、激荡起蓬勃的动力,推动中国教育事业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夯基垒台,架起“四梁八柱”
唯改革者强,唯创新者进。
这5年,党中央总揽国家发展的时和势,作出全局性的谋划部署,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如同一枚枚棋子,有力地落在改革发展的大局上。
改革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教育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自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用改革的方法解决了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然而,旧问题解决,新问题又会产生,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当前教育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过去30多年的改革,很多容易改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留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甚至是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例如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管办评分离等。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全面”“综合”“统筹”“全方位”是高频词。改革的总体布局被形象地比喻为“四梁八柱”,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一深刻的思想也贯穿到教育领域的改革中。
教育领域立柱架梁,究竟要立哪些“柱”、架什么“梁”?
“要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经费投入体制、考试招生及就业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人事薪酬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对深化教育改革指出了明确方向。
巨轮扬帆远航,方向至为关键。
事实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有了非常明确的重点和突破口:
围绕考试招生、课程内容、创新人才培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等内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围绕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等方面,推进办学体制改革;
围绕完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机制、落实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改革教育监测评价机制、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完善高校治理结构等方面,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围绕教师管理制度、完善投入保障机制、改进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等方面,推进保障机制改革。
改革,改到深处是利益。人才培养、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每一项改革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全面深化改革绝非局部领域的“小修小补”,而是要敢涉险滩、敢动真格,啃下一个个“硬骨头”。
紧盯育人,改革步步动“心”
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历来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把握关键、立意深远,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成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一条清晰主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随后,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进行全面规划。今年9月,《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发布,为中小学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从六大途径细化中小学德育工作,把德育落实、落小。
大学生思政工作在这5年也开创了新局面。2016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政课教师徐川“火”了,他那篇名为《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文章在网络上一再传播,坚定的理想信念、轻松幽默的语言,300多个公众号的转载,让徐川以一种亲切可感的形象刷新了公众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如何让高校思政课越来越“可心”?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思政课质量提升、大学思政工作改革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
同样关涉培养什么样的人还有一个重要议题——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没有教育质量的提高,高素质人才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毫无疑问,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要务,也一次次成为每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教育关键词。
围绕着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要义,标志性工程频频推出:
——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完成修订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出台230个中职、410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研制90多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实施系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创新工程、医学、农林、法学等领域人才培养机制,已覆盖600余所高校,数十万学生受益;
——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已有350所高校、120家科研院所参与,覆盖所有省份,每年惠及16万名学生;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基本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切实加强;
——我国成为本科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协议会员;我国高校近600个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世界排名前百分之一,50多个学科进入前千分之一;
……
培养人才,离不开选拔人才的古老命题。考试招生制度是人才培养的枢纽,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深刻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就是在这5年里全面启动:
——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充分体现了“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材、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精神,从招生计划分配、考试内容和形式等五大方面,明确改革主要举措;
——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等关键配套文件相继出台;
——2017年被称为“新高考元年”,上海市、浙江省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启动后的首批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两地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全国高考改革风向标;
……
这5年,教育改革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创新教育供给方式和育人为本上蓄足了改革动力,在人才培养改革上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
资源配置,彰显教育公平
一个家庭,口袋里的钱该花在哪儿,用在谁身上,都有自家的规矩。
一个国家,财力、人力、物力、技术、信息等资源流向哪里,往往代表这个国家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纵观这5年的教育改革发展,在教育资源配置上,保障教育公平成为最重要的价值取向。
2015年1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通过“三个统一、两个巩固”,首次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2016年5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用十大改革举措来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加快缩小县域内城乡教育差距。
统计显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覆盖了全国2600多个县近22万所义务教育学校,被誉为“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史上中央财政投资最大的单项工程”。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五个一批”工程,其中就有“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教育部等六部门出台《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成为国家首个教育脱贫的五年规划。
入学机会亦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保障人民群众的入学机会公平,是推进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尤其是把保障入学机会公平的阳光普照到贫困地区、弱势群体。
这组数据很振奋人心:过去5年,我国累计资助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教育和高等教育学生(幼儿)达4.25亿人次,资助总金额近7000亿元,基本实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
教育部对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频出含金量高的改革动作,重点监测的24个大城市数据显示,义务教育基本实现免试就近入学、划片规范入学和阳光监督入学。
实施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高考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到5个百分点以内;实施国家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2012年以来累计招生27.4万人,更多的农村孩子有了上重点大学的机会。
一些特殊群体的利益需求成为资源配置关注的重点: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在公办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比例稳定在80%左右,30个省(区、市)实现了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
教育资源的配置更意味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从“985”“211”到“双一流”,高校建设不再固化身份。2017年,三部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更明确了资源分配的指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突出建设的质量效益、社会贡献度和国际影响力。
能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考验各级政府的智慧,资源走向哪里,代表政府的执政思路,想让资源走向哪里,代表政府的引领能力。5年里,教育改革发展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守住了底线、补齐了短板、提升了水平,进而让各项标志性工程逐一稳稳落地。
创新制度,激发澎湃动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我国举办着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究其根本,在于教育治理理念、治理体系、治理方式、治理能力滞后,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在一些方面,政府“越位”“缺位”,制约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社会参与的积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领域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从“越位点”退出,主动放掉该放的权:
——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使省级政府有更大的教育统筹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这代表教育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后的一个战略设计,是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路;
——政府向学校放权,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和干预,教育“放管服”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深化“放管服”改革,累计取消15项部本级教育行政审批,取消所有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取消两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取消11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教育行政许可事项。
从“越位点”退出,还要把“缺位点”补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加强督导体系建设,全面强化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大功能。比如,第四轮学科评估推出了“绑定参评”等多项创新举措,杜绝了“拼材料”“数头衔”,真正实现以评促建,把关注点引向学科质量和水平提升。
找准突破口,以制度创新促根本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尊重基层、尊重首创”的精神再次凸显。教育部负责人强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就要扑下身子把一线情况摸上来,把施工现场放到一线去,找准制约改革的‘卡脖子’关节点”。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出台《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为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明确了路线图和任务书,同时也为先期探索的学校吃了“定心丸”。
2016年5月,常熟理工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揭牌。这已是常熟理工学院正式挂牌成立的第5个行业学院。在有的高校还在纠结身份问题的时候,已经有一批像常熟理工学院一样成熟转型的高校。
而一切制度的创新,都要沿着法的轨迹前行。
依法治教,是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创新要和于法有据相结合。
《民办教育促进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一揽子法律的修订完成,代表着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步伐加快。同时,这5年里,完善以章程为统领的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章程制定核准工作基本完成。
特别是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经过“三审”通过,实施分类管理是此次修法的核心,触及到了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矛盾。从取得合理回报到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理顺了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顶层设计问题,将“营利”这一昔日敏感字眼置于阳光之下。
改革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这5年,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大局大势,以大手笔大方略谋划全面深化改革。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迸发出澎湃动力,实现了跨越发展。9月28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晒出5年“教育成绩单”:中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的教育,也必将一如既往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进,引领中华文明、推动中国航船驶向更远的彼岸。(本报记者 赵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