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它是在学习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基础上,将在我国中小学推行的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活动,对于丰富学生实践体验、拓展学生视野、加强学生集体意识和社会道德规范具有重要价值,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课内外、校内外教育、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良好载体。
从2012年起,教育部就组织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了研学旅行的试点工作。各地区在积极稳妥的试验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实践证明,将研学旅行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借用全社会力量,强化了校内外教育结合,丰富了中小学教育的途径和内涵,有助于学生获得更丰富的体验、感受,拓宽他们的视野,加深对国家进步、社会生活、文化传统、自然环境的理解。教育部等11部门正式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必将对全国研学旅行工作的整体推进和健康快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研学旅行工作,我们有必要学习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研究和设计制度,使之更好地纳入基础教育学校系统中,成为学科课程以外的、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
在日本,修学旅行是旨在通过集体外出住宿和亲身体验活动,让孩子们真正以“小学生”的身份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习和掌握社会生活常识和必须遵守的社会习俗,规范行为习惯,起到良好的修身养性的作用。以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自理和自律的能力,安全和守规则的意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了解本地区、本国的历史和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日本从二战后就开始逐步实施修学旅行,到1960年已成为所有中小学的常规教育活动,《日本学校教育法》中对此作出了相应规定。日本的修学旅行在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分别组织一次,原则上安排在各学段最后学年,一般都安排在学期中间进行。目前,每年实施修学旅行的学校都达到90%以上。小学的修学旅行主要以体验乡土文化、体验自然环境为主,中学以上的修学旅行大多以体验日本传统文化、和平教育、职场体验为主,也有自然体验、体育运动、生活文化体验(农村生活体验)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修学旅行已成为学校道德教育和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教育途径。很多到过日本的人都会对日本中小学生集体外出旅行的场景留下深刻印象。
我们认为,日本中小学生修学旅行之所以坚持得好,实施有效,是因为有着较为完善的制度设计和法律保障,同时也得到了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的支持。首先,为配合学校的修学旅行活动,铁路部门会提前公布修学旅行专车时刻表,供各地教育委员会统一预订,在每年修学旅行高峰期还会临时开通学生专列,为学生提供安全、价廉的交通工具;各种社会教育机构、博物场馆、文化设施等,也会为修学旅行提供低价或免费服务。其次,为保证学生的安全,日本文部科学省对各地教委、学校加强安全监管,彻底杜绝事故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其中还包括对盲聋哑和培智学校等特殊教育学校,以及中小学的特殊教育班级的远足和修学旅行的活动组织标准。再次,为减轻家长负担,各地教委制定了收费标准,将修学旅行费用、时间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因此公立学校的修学旅行的行程小学一般为1-2天,中学一般为2-3天,高中一般为5-6天左右。组织海外旅行原则上仅限于高中以上,组织小学生和初中生赴海外旅行的情况在日本公立学校非常少见。
上述经验和做法为我们将研学旅行活动纳入学校常规教育,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研学旅行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首先,要充分认识研学旅行在全面育人中的价值。通过组织学生对红色景点、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等参观访问,可以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民族、对家园的热爱,增加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学旅行突出集体活动,强调在集体中通过真实的集体生活锻炼学生的思想品德。在集体生活中,学生获得与同伴相处的真实机会,过一种真实的生活,从而学会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等良好品质,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在真实的生活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学旅行就是要让学生“行万里路”,让学生的眼、耳、鼻、手、脚、脑等“动”起来。这就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对自然与社会有一个全方面、立体式的直观了解。因此要把研学旅行与寻访红色足迹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活动、开展中国梦实践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以及亲近祖国山水、感受美好大自然活动等相结合。
其次,要通过多方合作解决整体规划和制度建设问题。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总体上缺乏对研学旅行的基本了解,没有纳入学校教育计划,缺少基本规范,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安全和经费保障机制,各地经济发展差异大,组织实施缺乏相关部门的支持,没有校内外一体的联合教育网络,交通、食宿等社会资源难以满足学生出行需求等。要使研学旅行由点到面、由优质校到一般校推进,由部分学生到全体学生参与,在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中,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设计制度和建立机制的问题。而这仅靠教育部门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多个政府部门协作,需要社会机构参与,也需要民间助力、家长支持。为此,我们建议:
1.各地成立由教育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共同参加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协调小组,办事机构可以设在地方校外教育联席会议办公室,加大对研学旅行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指导。
2.多方联动形成服务系统。形成政府机构之间,政府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民间机构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全社会中小学研学旅行服务系统。
3.建立第三方机构(社会教育服务机构,事业法人),认证资质/服务,明确职责和权限,建立校外多方协作的管理机制。通过购买优质服务、与旅行社合作、运用民办基地等方式,为研学旅行创造条件。
我们相信,只要政府各部门、教育内外部、社会各界协同努力,就一定能使研学旅行活动健康、有效地开展,使之真正成为中小学生在校期间一次重要体验和宝贵经历,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高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