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厦大:上好思政“实践”课

2017-07-10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在一周的社会实践中,我们深入调研了4个村庄,采访了42位村民,我们发现思政课上所学的知识不再是苍白的文字,而是分析农村问题的理论基础,非常实用。”近日,厦门大学2015级公共事务学院学生田子耕所在的团队获得该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田子耕的事例是厦大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充分用好“实践”这个大平台的一个侧影。近些年,厦大以实践为龙头,让思政课更加“接地气”。

  农村成为“第一课堂”

  田子耕参与的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吴文琦和教授贺东航指导的思政课社会实践调研组,尝试挖掘湖北省恩施市“村医村教进两委”政策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实践队由来自6个学院的16名学生组成,他们深入恩施市龙凤镇进行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

  实践调研课程是厦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厦大成立思政课实践教学领导小组,下设实践教学中心,负责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连接、思政课与“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相结合,形成了思政教育良性机制。

  近5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先后设立实践教学调研基地10多个,实践教学站点达160多个,累计2.7万多名学生、组成2400多个小组参与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足迹横跨全国31个省(区、市)160多个县(市、区),形成了2377份调查报告,其中数十份以咨政报告的形式被省部级批示、采纳。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白锡能说,思政课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彻底完成的,始终会彰显思政课“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勃勃生机,为学生烹饪好思政课这道“硬菜”。

  现实问题就是教学内容

  厦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讲教师石红梅讲义中的表格里记录了上百个来自学生的问题,这些年的开学第一堂课,收集、梳理、分类学生关注的问题,已成为石红梅的“固定动作”。

  “就像给自己的孩子做饭一样,我们必须知道他们喜欢什么,然后再根据思政课的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准备‘菜品’,这样菜才能合他们的胃口。”石红梅的做法是厦大思政课“问题导向式专题教学”改革的一个缩影。

  2014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厦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启动实施思政课综合改革创新工程,在本科四门思政课中全面推行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教学新模式。每学期初,思政教师通过网络征集、课上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将思政课上成专题讲座是一种探索。改革后的专题式教学采用教学讨论、集体备课的方式,将思政教师队伍分成若干个教学团队,老中青教师聚在一起头脑风暴,共同商议教学方式、教学专题。每名教师一个学期只讲授一两个自己“拿手”的专题,并在年级各班进行循环,实现了由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变。

  不只是知识的“搬运者”

  讨论、辩论甚至是争论,如今渐渐成了厦大思政课一种学术常态。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在教师的“演绎”下,转化成一个个现实问题,以辩论、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很多学生都觉得这样的思政课上得很过瘾,一个半小时的课一下子就过去了,课上自然也就鲜有“低头族”和“神游族”。

  为了提升思政课的魅力指数,厦大开创了集体听课制度。党政管理干部、各个教研室教师代表组成团队,深入课堂一线了解教学情况,听课后再集中讨论,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语言及教学效果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在相互听课学习中,教师们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技巧,研发出研讨辩论、案例分析、情景剧演绎等一系列教学新方法,告别过去单向式的灌输形态,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在互动中实现教学内容的入脑入心。

  厦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许和山说:“思政课教师不只是知识的搬运者,更是授业解惑者。同样,思政教育的重心不是知识本身,而是思辨过程。在授课过程中积极探索不同的教学方式,多视角、多维度进行知识讲解,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思考,然后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才是思政教育的目的和价值。”(通讯员 曹熠婕 欧阳桂莲 本报记者 熊杰)

(责任编辑:刘潇翰(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