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一部以义乌商人创业故事为背景的电视剧《鸡毛飞上天》,在电视台和网络上持续热播。在学生们追剧的同时,浙江义乌工商职院的思政课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在《鸡毛飞上天》开播前,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对电视剧开播新闻发布会、播出时间、播出渠道等内容进行宣传、预热,激发学生关注、观看本剧的兴趣。思政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安排,适时将该剧引入课堂,解读电视剧的同时,多角度展现浙江、义乌发展历程中的辉煌成果。
义乌双童日用品公司董事长楼仲平应邀到学校给学生“剧透”。他说,义乌原本是非常穷的地方,老百姓日子过得很苦。但义乌人勤耕好学,在别人过年团圆时,他们还挑着红糖饼,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换鸡毛。“虽然现在早已没有了‘鸡毛换糖’这种贸易形式,但我们创业者不能忘记那段历史。”
“以前就常听爷爷讲鸡毛换糖的故事,通过观看电视剧和听老师的讲解,让我更加了解了义乌老一辈‘换糖客’坚忍不拔的精神。”电子商务创业班学生刘芸说。
除此之外,义乌工商职院还在思政课上开辟了“浙商精神大讨论”系列活动,思政课教师们集体备课,系统分析各时期的浙商精神,深入浅出的教学风格受到学生欢迎。在学校的创业园里,“将来我也像鸡毛一样飞上天”成了学生的口头禅,大家都在努力成为新时期的“换糖创客”。
现在,学校师生又开始追新剧《人民的名义》。思政课教师王文跃介绍说,《人民的名义》开播伊始,他就被该剧“高规格”的评价——“一部反腐高压下中国政治和官场生态的长幅画卷”深深吸引。王文跃第一时间带着学生追剧,将相关剧情引入课堂教学,通过看视频、说心得、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对我国反腐的严峻态势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学生在课堂实践“一周新闻播报”环节对剧中的焦点和热点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评价。
义乌工商职院党委书记王振洪表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让课堂活起来、强起来、时尚起来。课堂教学要追感人故事的“正能量剧”,更要追国家和全省改革发展的“时事大剧”,润物无声地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传达给学生们。(本报记者 蒋亦丰 通讯员 徐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