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推进“创新、创业、创客”行动
加快培养适应“互联网+”要求的电子商务人才

2015-10-26 来源:教育部收藏

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电子商务行指委自2010年成立以来,坚持以服务行业和院校为宗旨,以加强能力建设为核心,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合作资源配置能力、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和协同协作能力,在推动电子商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打造“五个平台”,提升行业指导能力

  一是就业服务平台。为促进电子商务院校学生就业,我们建立了学生首次就业服务平台(五指网)。先后完成了《客户信息服务职业指导课》和《电子商务职业指导课》的录制,无偿提供给职业院校用于职业指导。二是职教科研平台。我们每年设立了20万元的职业教育科研基金,重点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开展电子商务职业教育科研,为职业院校教师提供科研和参与社会服务的机会。三是成果激励平台。我们设立了两年一次的电子商务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在积极承担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同时,我们还针对某些具体岗位或区域经济特点,举办行业特色型赛事。四是地区辐射平台。我们建立了区域性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和协作组织。每年至少选择五个省份,召开片区会议,深入服务职业院校。五是创新创业服务平台。2015年,在教育部职成司指导下,我们启动了网络拍卖、电商创业和创新成果与知识产权转化等创新创业系列活动。首场网络拍卖会在今年的创新成果交流赛上成功举办,上拍的作品全部形成交易,成交额42060元,最高成交价18000元。

  二、围绕“互联网+”要求,谋划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向

  “互联网+”行动计划出台后,我们立即组织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专业学习讨论,围绕新业态、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岗位要求,研究了电子商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过程中,有一部分技术技能由专业技术技能演变成通用技术技能,这就要求对传统专业进行改造,适当增加电子商务基础技能。当前,迫切需要开发一批财经类相关专业电子商务基础课程。

  二是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如移动商务、跨境电商和O2O等细分领域已经形成广泛应用和相当规模的市场价值。这些领域所产生的技术技能积累,已经具备形成新专业的基础和条件。

  三是“互联网+”所带来的新业态、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岗位,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开发和实训教学等方面要与之相匹配和适应。更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三、下一步工作推进的方向

  今后一个阶段,我们将“互联网+”行动计划要求,以提升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做好如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行业指导体系。推动地方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指导机构,全面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以省级片区会议为载体,支持职业院校牵头建立本地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协作机制。

  二是建立专业设置指导机制。在已有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预测工作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区域人才需求预测长效机制,引导职业院校科学设置专业。支撑职业院校根据办学实际和比较优势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方向。

  三是强化重点专业建设。围绕移动商务、跨境电子商务和涉农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积极推进相关专业和专业方向建设。研究制订《专业建设指南》《人才培养指南》等行业参考标准。支持和配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指导方案和课程标准。

  四是强化师资队伍培养。整合优质培训资源,建设全国电子商务专业教育教师培训网络平台。与具备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点的培养单位合作,组织实施电子商务教师学历提升计划。

  五是深入推动产教融合。联合行业企业,在职业院校共建一批协同创新中心和服务支持中心。支持各地建立多种形式的电子商务职业教育集团。探索建立基于混合所有制的行业型职业教育集团。积极推动职业院校开展电子商务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试点。

  六是完善创新创业支撑平台。与地方有关部门及职业院校合作,共建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创新创业试验区。继续组织好创新创业系列活动。本着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的宗旨,组织好国赛和行业特色型竞赛活动。

(责任编辑:谢沂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