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黄土 红旗 读书声

——甘肃教育精准扶贫调查

2015-11-26 来源:《经济日报》收藏

  在丁家沟中心小学的梦想课堂,企业捐赠的平板电脑授课设备和课程,让孩子们看到外面的世界。

  扶贫攻坚离不开教育支持。在甘肃省,教育底子薄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状。截至2014年底,甘肃省共有10人以下学校(不含0人和1人学校)1794所,在校生10186人,教职工3097人。校舍建筑面积559873平方米,危房面积169131平方米,甚至还有2所有学生、没教师和校舍的1人学校。记者在甘肃调研采访时发现,全面改善薄弱办学条件,正在为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打开大门。

  “白天是最美的地方,晚上是最亮的地方”

  ——全面改善薄弱校办学条件

  绕过积雪覆盖的黄土坡,一圈水泥围墙出现在道路前方,墙头露出砖红色楼体,并有五星红旗飘扬。天祝藏族自治县代乾教学点到了。

  “暖和吧?赶紧把外套脱了,要不然一会儿出去容易感冒。”藏族教师秦抓喜笑呵呵地把我们迎进教室,一开口就引起了记者的好奇:室外只有三四摄氏度,屋里怎么这么暖?

  “新校舍装了锅炉,烧得旺旺的。”秦抓喜已在这里工作了21年。他告诉记者,代乾教学点建于上世纪80年代,多年来一直烧牛粪取暖,味道大、升温慢。后来改成烧煤球,孩子们的脸上都是黑黑的煤灰。而且煤炉子容易熄火,为了安全,晚上10点以后就不能再烧了。要知道,代乾教学点海拔3400米,一年平均无霜期只有72天,最冷的时候气温在零下30多摄氏度。这么冷的天没有取暖设备,孩子们盖着厚被子也瑟瑟发抖。

  2013年,天祝县实施全面“改薄”项目,由各个学校自行申请项目。代乾教学点申请的第一个项目就是锅炉房,花了33440元。现在一年烧12吨煤,用在取暖上的费用不超过10000元,孩子们却再也不哆哆嗦嗦地上课了。

  他们还翻修了校舍,配建了食堂、宿舍。孩子们从大通铺搬到了自己的小床上,中午、晚上也能吃上热乎饭菜。学生家长李成龙看着变了模样的母校说,“在学校吃得好,比家里暖和,生活又规律,我自己都想跟着孩子再上一次学”。

  此外,学校还用上了班班通、电子黑板等教学设备,孩子们能够开齐美术、体育、科学等课程,电视里老师讲的语文、数学等科目也比原来老师讲得生动。

  硬件设施改善是甘肃教育这几年最大的变化。天祝县打柴沟镇上河东小学不仅有多媒体教室、实验仪器室、学生餐厅,还配有保健室、心理咨询室,全校67名学生有10台供学生用电脑。这学期刚刚搬迁新址的会宁县丁家沟中心小学配备了书画活动室、德育室,两位生活老师下午4点以后就接管寄宿学生,不仅带着他们写作业,还为他们安排文体活动。

  跟全国其他地方相比,甘肃省的全面“改薄”更名副其实,因为省里将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幼儿园也纳入了覆盖范围,出台支持计划,拨付专项资金。根据规划,到2020年,甘肃要实现贫困地区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保教设备、师资配备到位,幼儿园保教活动正常开展。在推进幼儿园向行政村延伸的过程中,甘肃省还给每个幼儿班配备20万元的玩教具,比国家要求的每所幼儿园10万元标准还要高。

  在会宁县新添堡回族乡道口村小学附属幼儿园,记者看到新建的园舍里摆放着10多只塑料小马摇椅,沙坑旁装着保护轮胎,孩子们正在烧着暖炉的教室里开心地摆弄玩具。

  “把包括幼儿园在内的学校建好,不仅是教育事业的需要,也是发展经济的需要。父母把孩子放在学校,就能放心出去干活、打工,否则总得拴一个人在家里看孩子。”会宁县教育局副局长汪自仁说。

  作为全面“改薄”重点实施省份,甘肃一年多来共投入103.17亿元,其中中央支持资金44.37亿元,实施1.3万余个项目,设备购置项目2988个,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学校D级危房,惠及全省6493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和160万名在校生。

  “现在我们的乡村学校,白天是最美的地方,晚上是最亮的地方。”离开丁家沟中心小学时,汪自仁充满诗意的语言里满含着自豪。

  “不浪费一分钱,也绝不落下一个孩子”

  ——实现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全覆盖

  上学不花钱,每年还能拿到2000元补助,有这么好的事情?

  “在我们甘肃就是这样的!”丁家沟中心小学校长田鹏说,所有学生学杂费全免,县里为每位寄宿生每年提供生活补助1000元,还有一年250天、每天4元的营养餐补贴,一共2000元。只不过这笔钱全都补给学校,由学校花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上。

  “这是甘肃省的土政策。”据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介绍,在国家标准基础上,甘肃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普遍提高补助水平,搭建了一套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覆盖资助体系。

  记者在《甘肃省教育厅省扶贫办关于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中看到,甘肃现在按照每名学生每学年1000元的标准,免除贫困家庭幼儿在当地接受学前教育的保教费,所需资金由省财政和市县财政按6∶4比例分担。

  在义务教育阶段,甘肃实行的是国家规定的“两免一补”,每年对寄宿小学生、初中生分别补助1000元、1250元,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还有特殊补助。进入高中阶段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获得每年2000元的助学金。

  从今年起,甘肃又实行省中等职业教育全免费,并为所有全日制中职学校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每年2000元的资助。对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进入省内高职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费和书本费。贫困家庭考入高职(专科)、本科院校的学生每年能获得最高8000元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由政府贴息,并提供勤工俭学机会。

  这套全覆盖资助体系为数十万家庭困难学生雪中送炭。仅2015年,全省就为50008名家庭经济困难学前儿童下达资助资金2800万元,为186515名家庭经济困难高中学生下达资助资金3.73亿元,118550名家庭经济困难中职学生下达资助资金2.371亿元。

  “钱如何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我们为全省400多万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设立了教育档案,鼠标一点,每户家庭的住址、成员情况,孩子在上幼儿园还是小学,一目了然。”王嘉毅说。

  记者在甘肃省资助中心看到了这个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随机点开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龙泉乡银川村,页面显示全村共有贫困户164户、贫困人口634人,幼儿园1个,配备保教人员3名,小学1所,学生172人、教师17名、桌椅190套、教室9间,已覆盖宽带网络和班班通。页面下方还有填表责任人姓名和联系电话。

  记者又在另一个页面层层点击到一户家庭。页面显示这家有个男孩,正在大水子小学上五年级,已享受两免和营养餐,没享受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应该是因为孩子是走读。”甘肃省资助中心副主任蔡润说。

  “这些数据都是各学区、学校安排教师利用暑假,配合驻村干部逐村逐户入户摸底,填表统计得来的。”蔡润深知这些数据得来不易。为保证数据真实准确,各县还安排专人对乡镇在大数据平台上录入的信息进行审核,有问题及时反馈,确保录入数据的准确有效。在实际工作中,利用这些数据开展的学生资助、扶贫还要经过公示。这既是一种宣传,让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应贷全贷”,高中助学金全覆盖等针对建档立卡的精准扶贫政策人人尽知,也是一种监督,保证教育扶贫精准到位,不浪费一分钱,也绝不落下一个孩子。

  动老师校长的“饭碗”

  ——教师区管校用实行“走教”、校长取消级别竞聘上岗

  只要有钱,硬件设施的改善不是难事,而在乡村留住教授知识的老师却是不易,尤其是专职的音体美老师和有经验有水平的校长,在区县学校也是紧缺资源。为此,甘肃在兰州市西固区试点教师区管校用实行“走教”、校长取消行政级别竞聘上岗,取得了不错效果。

  教师区管校用,是指教师编制统一集中在区教育局,由区编办根据学校需求随时调整,让城区富余的优质师资也有机会去农村任教。

  兰州市28中学美术老师张呈珠就是首批“吃螃蟹”的人。他原是达川中学美术老师,曾带领学生在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上取得金奖,自己也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带队教师。28中了解后向他抛出橄榄枝。当时,28中只有一个50多岁的美术教师,学生的科技创新课根本开不起来。考虑到达川中学课程已步入正轨,28中的平台更有利于自己传播经验,张呈珠通过区管校用机制,顺利地来到28中。他跟达川中学也保持联系,经常电话指导。现在,两个学校在张呈珠的带动下都设立了科技辅导基地,科学氛围日益浓厚。

  “区管校用”能为学校弥补薄弱学科,但是会不会优秀老师扎堆优质学校呢?“绝对不会。”兰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南战军生怕好政策被误会,他解释,教育局会在考虑学校需求、教师意愿的总体基础上把控调整,学校确实有需求才能调动老师,同时要求老师必须待够3年才能流动。

  为鼓励教师向乡村流动,西固区还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如建立教师农村任教经历制度,凡晋升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的教师,必须有在农村学校任教3年及以上经历;根据学校位置远近,为农村教师发放每月300元至500元的交通费;建立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制度,每月200至400元。由于编制灵活、政策给力,今年有22名城区教师自愿报名到农村学校任教,补上了乡村师资短板。

  西固区的教师流动以鼓励为主,中小学校长却被逼着必须交流,甚至出现了小学“兼并”初中的怪事。这件事情就发生在西固区的23中。

  河口镇中心学校是远近闻名的优质小学,可对口的23中却是一所薄弱校。有能力的家长在小学4年级就纷纷给孩子转校,避开23中,低谷时23中全校仅有不到100名学生。

  2014年10月,河口镇中心学校与23中合并,小学校长石明文担任这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校长。小学“兼并”初中本来就少见,更何况初中校长是科级,小学校长却没有级别,怎么行得通?

  西固区教育局局长张达介绍,2014年起西固区取消校长行政级别,原25名区管校长只保留职级层次,其工资待遇、人事任免、考核评价均交由教育局统一管理。同时,各中小学校长由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学校办学实际和岗位需求,面向省内外择优选聘、竞争上岗。校长每届聘用期为3年,在同一学校连续受聘满2届的原则交流,满3届的必须交流,让优质校长资源辐射全区学校。

  在23中,两校合并后,石明文对初中、小学老师重新安排,优秀小学老师可以在初中代课,还把中心学校严格的考核机制带到了新学校,校风学风有了很大转变。这些,附近村民都看在眼里。今年秋季开学,片区内的小学毕业生实现全部报到。

  “有竞争才有活力。”西固区委书记张国一告诉记者,“我们还引入退出机制,对不合格的教师、校长采取停止培训、竞聘上岗的方式管理。”在这一思路指导下,西固区近3年来公开招考选拔了18名优秀教师补充到中小学副校长岗位,今年竞聘校长4名、续聘校长10名、交流轮岗校长18名、解聘校长6名。

  “马儿跑得好,马儿少吃草,马儿还会挣钱花”

  ——利用现有资源、引入社会力量

  2014年,甘肃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仅为672.2亿元,全国倒数。

  在人多钱少的地方当教育厅厅长,王嘉毅恨不得把每一个钢镚儿掰着花,能改建的绝不新建,也不贪多图全,一校一策,缺啥补啥。所有的“改薄”信息一律在学校门口公示,花了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学生、家长、老师一起来监督。

  各个学校也想了不少省钱办法。上河东小学每天邀请一位家长来协助做午餐,不仅能省下一个炊事员的工资,还能让家长了解孩子们吃得好不好。天祝县民族中学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马才成把唐卡工作室设在学校,既能为学生授课,自己也有地方创作、展示作品。道口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则是通过改建行政村小学多余校舍,附设两三个幼儿班,安排多余小学老师接受转岗培训,既省钱又省力。

  总之,在甘肃办教育,就好比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少吃草。这还不算完,王嘉毅盼望着,最好马儿自己还能挣钱花。听起来像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是甘肃省的教育马儿就是会自己找钱:他们大量利用社会资金,来减轻财政负担。

  在丁家沟中心小学,记者看到孩子们的书桌背后印着“丰汇租赁有限公司捐赠”,教室的阅读角写着“香港福幼基金会捐赠图书”,配备了平板电脑的梦想教室是上海梦想基金会投资25万元建设的,暑假基金会还免费培训教师,就连学生们身上穿的校服也是校长田鹏拉来的赞助。

  “学校使用社会资金约300万元,占建校资金的四分之一。”田鹏告诉记者,这些资助信息大都来自县教育局资助中心,那里有一些公益机构、企业的介绍、联系方式,需要自己去对接。田鹏也已经习惯这种方式了:“学校还缺个大功率的锅炉,我最近再去看一下有没有合适的资源。”

  “吸引社会力量,除了可以引进资金缓解财政压力,还可以引进先进的理念、管理模式,这正是发展教育急需的。”在介绍甘肃教育成就时,王嘉毅也把社会资金支持教育列入十大亮点。“甘肃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外援项目,与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美丽园丁教育发展基金会、北京市永源公益基金会、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甘肃省乡村教师培训志愿者联合会等基金会、社会团体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定期为我省培训中小学教师。”王嘉毅算过,每年支持甘肃教育的社会资金不低于5000万元。

  “这些钱全部用于改善学校条件或教师培训。”王嘉毅很感谢社会力量的参与,为此,今年教师节,甘肃省政府设立了10个“支持乡村教师特别贡献奖”,专门表彰支持甘肃教育公益机构。

  甘肃的教育扶贫工作同样得到了公众的认可。2014年,兰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李硕豪对968名义务阶段在读学生家长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87.3%的被调查者表示很满意或者满意,对政府履行义务教育职责状况评满意的比例达89.7%。(本报记者 佘颖)

(责任编辑:谢沂楠)